飲食文化
42 are following
77 articles

愛吃鬼研習社姊妹會

愛吃鬼研習社姊妹會

呂嘉俊

如果世上沒筷子

一雙筷子,可連結到從前的世界,窺探到一個國家的飲食文化,更是了解前人生活的一件信物。難怪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在 Empire of Signs 中,也對筷子推崇備至:「使用筷子,食物不再是受蹂躪的獵物,而是被平和傳送的物質。」在他眼裡,筷子大概是一個可以了解世界,同時分開國界的重要符號。

Nature Ting

肉桂捲風潮來襲,解開肉桂捲起源、文化之謎(附有蛋奶&無蛋奶食譜)

文/Lena 前言 繼上回分享司康(Scone)的起源與食譜後,發現似乎有許多讀者和我一樣對甜點的歷史背景感興趣,因此這篇來分享最近熱愛的甜點——肉桂捲(Cinnamon roll)。肉桂捲在台灣已經風靡了一、兩年之久,先前我每次在麵包店或甜點店看到它,總會被它上頭...

蒟蒻魚

搓麻食

搓個麻食,又來胡言亂言

蒟蒻魚

百花釀碧玉

來惦念一下粵菜

射手媽咪婷婷

人生真的很好玩:是我玩這個世界,不是這個世界玩我

香港四大才子蔡瀾的生活哲學。

世界走走 seh seh

走走晚報:地表最「酷」婚禮👬

0425晚報

Adon

旅遊談文化|湯匙只能用來喝湯嗎?

每次出現有米飯的配菜時,最有趣的就是除了小朋友之外,大家不會用湯匙吃飯。除非是液態的食物,要不然一定都是用盤子承裝,會用或是習慣用筷子的人,我們都覺得要用筷子吃香米,超級困難,但多少能夠夾起來一些,但相反地很多人都用叉子吃鬆鬆的香米!

Adon

旅遊談文化 | 朋友們聚會時,你需要箱裝酒

在法國的飲食中有所謂「餐酒」的文化,法文叫作「Vin de Tables」,英文是「Table Wine」。吃飯的時候會根據餐點的內容搭配特定的酒,讓食物和葡萄酒的口味變化更加地多樣化,讓人更能享受美食。

Adon

旅遊談文化| 不可以切斷的法國長棍

法國人對於長棍麵包的態度真的就跟日本人對拉麵的態度一樣,是用生命在對待的!

芝心友

《沼澤女孩》裡的南方菜

因為對南方菜很好奇,於是看《沼澤女孩》時,特別留意奇雅吃的食物。她家境貧困,因此吃的是最簡單的菜式,如燉腰豆、玉米麵包、玉米粥和比司吉。不過有一次她隨父親到鎮上吃大餐,那餐就比較吸引......

蒟蒻魚

港味是什麼

自以為常年浸淫在港式飲食的我,好像從來就沒有認真思考過到底港味是什麼?

猴老大

從《沙茶:戰後潮汕移民與台灣飲食變遷》看台灣-東南亞的飲食連結

天氣變超冷!!在台北真的要凍死了啊啊啊!大家要注意保暖!當然說到冬天,重點之一就是吃火鍋,在台灣吃火鍋最經典的調味料就是 #沙茶醬了!去年年底出版的《沙茶》一書,裡面有太多有趣的故事想跟大家分享!你知道沙茶醬其實是來自於南洋地區的「沙嗲(satay)」嗎?

艾家香草

香草保存之乾燥方式總整理

不論是自己種,還是買來的新鮮香草,如果用不完,乾燥保存就不怕浪費!

廢文女孩

雜記:男朋友居然不愛吃火鍋?!

對於交男朋友,我一直沒有想過「飲食習慣」也是好重要的一環!

心心 Xinxin

料理隨筆|靈魂料理 Soul Food—燉牛尾

我覺得soul food的特色就是會有很多燉煮料理,這個煮法剛好也很適合牛尾,他們絕對會煮到透而且完全入味、讓濃濃的肉汁扒在上面,如果喜歡燉菜類型的料理,應該都會覺得很美味!雖然我這次點的口味偏鹹,不過香味與口感都很棒,這樣一份燉牛尾真的可以配好幾碗白飯!

小毛毛

葵涌雲南小鍋米線前後記

雞絲如雪醬如紅,日當午時客滿途,酸甜脆辣味恰好,再來嚐時已不同。

小毛毛

東方美人捲蛋與時代的剪影

曾經的老店注入新血,進化成契合時代的樣子

FoxCabin

生煎包?生煎饅頭?水煎包?來聽它們的故事吧!

我包包子的手勢不夠純熟,外表跟厚度有待改善!不過,餡是自己喜歡的比例,加上新鮮起鍋真的覺得好好吃!今天不談外表談內涵,聊聊生煎包的故事吧。

陳皮 DryOrange

我的午餐盒

準備餐盒時,想起了過去留學生活的一些點點滴滴….

猴老大

餐廳就是非正式的大使館:泰國的美食外交與反思(一)

現在想像你長期旅居海外,或許有時候會因為思念台灣的食物而開始搜尋附近的台灣料理店,慢慢篩選後找到一間評價看起來還不錯的餐廳;進到餐廳之後,看到店內台灣風格的擺設、附有繁體中文的菜單、有鹹酥雞和滷肉飯等熟悉的菜色、播放的台灣流行音樂,還有用熟悉的台灣腔調中文和你打招呼的服務生,一瞬間你覺得有回到故鄉的感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