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港樂已死”的再思考
(后殖民地身份)不会以一种稳定的表征出现,或形成另一种稳定的身份,它必须学会拥抱消失,改写消失,最终超越消失。

一個人的公屋史 - 《香港公屋》書摘
我當然從小就知道在屋邨長大就等於平民百姓,外面有一些比自己更富裕的人,但那是抽象的觀念。要到那一刻,我才真的感受到差別:當我和我的同輩要競爭有限的香港學額時,他們的未來已由他們的家中安排好,要當地球牧民了。

新書介紹:《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
❰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絕對是近來我最愛不釋手的書。

香港去中央圖書館 beta launch
本年五月,我忍受不了港府肆意下架書籍,踐踏香港歷史文化,決定籌辦「香港去中央圖書館」,Hong Kong DeCentral Library(HKDCL)。

记录我的“反送中”大游行
2019年6月9日,无数的香港人再次走上了街头,反对修订逃犯条例。带着要去发声、参与、见证并记录历史的心态,我也加入了游行的队伍。去到现场先是被人海震撼了,游行的人多得让人难以置信。全城沸腾,老少白衣,并不夸张。主办方民间人权阵线后来宣布有103万人,警方则称最高峰时有24万。
銅鑼灣有個咖啡園
本文早前載於香港地區網媒《銅鑼灣企鵝》。沒錯又是我,「銅鑼灣企鵝」的朋友。咖啡園是一條我很喜歡的散步路線之一,在疫情的三年間已走過無數次,由最初因為它的荒蕪而有點膽戰心驚,到後來連清潔步道的食環署工友也認出我來,而我也認得守住馬棚公墓的保安。本文2022年11月己完成,不過一直未有好時機刊出,直到今年的清明節,終於出版。

我眼中的那個民間的「香港文學館」
在不斷推廣文學和出版的,有「香港文學生活館」,在收藏香港文學相關資料的,有「香港文學特藏」。香港早就已經已經有「香港文學館」了。

解構林鄭(還有她那代人) - 讀呂大樂 《四代香港人》
林鄭搞出來的爛攤子,到底從何說起?(註:原文於 2019年6月22日在 Medium刊登) 早前在Medium 看到有筆友以病理學的角度分析林鄭的過度自信與狂妄。而朋友最近重讀《四代香港人》這本2007年出版﹑簡單而精要的社會學經典,驚覺這本書完美解構了今天林鄭的行徑。

就算這樣,我還是在你身旁(2):事情準備
十八歲的陳詠欣,與領養審核

[會計] 會計新手入門 1
希望能用最簡單的文字,讓你學懂會計!首先,什麼是會計?會計不是數學,不是加減乘除,所以懂會計不代表數學好!簡單來說,會計是指按會計準則把數字收集、編輯、分類、再制成一份財報,供不同使用者了解公司的財務情況。必須知道的會計原則!開始學習會計前,必須理解會計概念,才明白為什麼會計準則會要求你這樣做哦。
九龙皇帝
香港沒有完全的代表制民主,所以真正的政治生活空間是在公共空間中,而不是在議會裏……他們的街頭抗爭已經被證明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屋邨你住哪一座:走遍香港254條公共屋邨之後
每當我和別人說「我打算走遍全港所有公共屋邨」,往往都會得到一個疑問:你會看什麼?畢竟,公屋嘛,每條邨都差不多。就算要看,看一條邨就夠了,不用看多過一條,更別說走遍全港254條。

我的新書發佈了!如何觀看一座城市 - 《城市散步學》
去年的《香港散步學》,輕鬆地介紹散步路線,今年的《城市散步學》,是它的另一面,詳細去討論觀察城市時的切入角度。雖說學術一點、理論化一點、城市研究一點,我寫的時候,還是以深入淺出為第一目標的。我用這本新書,整合了十多年來所想,希望用力整理出所謂「觀看城市」,是怎麼一回事,去講其樂趣和深入一點的延伸思考。

港漂、港定、新香港人:移民者怎麼溝淡香港人?
Photo by Houses Cheung on Shutterstock《國安法》頒佈前夕,給言午兄捎了一段微信,問他會否移民。他豪氣回答:留下來,活下去。我認為從內地移民到港的言午兄,沒必留在香港,陪香港人攬炒。他的回答倒是出乎我意料之外,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紛紛嚷著移民的當下,他的堅定讓我有一絲慚愧。

誰的失敗?讀李怡《失敗者回憶錄》
與其說這是李怡個人經歷的失敗,不如說,他恰恰如鏡子一般,折射了整個二十世紀,前半葉全球社會主義實驗的興起與失敗,後半葉新自由主義一統天下,而後帶來新的分崩離析、危機四伏。如尼采所言,他讓自己實踐在這些思潮之中,活出時代的矛盾。

2021.02.08 獨處的時候
淡水河畔公園今天 LikeCoin 鑄幣三週年,昨天為了慶祝,加上星期日好天氣,ibikeYouBike 從樹林出發,經三峽橫度大漢溪到鶯歌,再一直往北騎了四十幾公里。因為逆風騎得很慢,到淡水已經錯過了日落。為扮感性,在金色水岸坐了下來,矯情造作地拿出耳機,聽了〈獨處的時候〉和〈彼個所在〉。

抵台前的24小時
哪怕只能謹慎呼吸

Fricatives - Eric Yip(翻译)
热气蒸腾,完美,洁白
內地民衆爲何不支持香港抗議運動——從微博熱搜看內地媒體塑造的“香港暴徒”
(註:本文採用網上簡體字轉繁體字工具,如有轉化錯誤,請指正,謝謝。) 香港的“返送中”抗議已持續半年,而絕大多數公開表態的內地民眾卻都一直表示反對。他們高呼“反港獨”、“抵制廢青暴力”、“支持港府和港警”、“支持一個中國”——雖然香港抗議的主流意見並非謀求獨立,而且更多的暴力來自警方。

助慶
特別的日子,原本每個人都可以自己的方式慶祝,但今年可能要步步為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