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22-28/5/23)
天主教香港教區及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分別開設為中國祈禱會。文藝出版社新社長江程輝就職,以「艱辛」形容基督教出版事業。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15-21/5/23)
本週時事都涉及政治及國家安全。本港首次舉辦基督教中國化研討會,國家相關當局有派員出席;再有書籍從公共圖書館下架,包括 Breakazine!;在校堂會與學校關係因國安法實施後,合作空間持續收窄。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8-14/5/23)
李盛林牧師為代禱信用詞不當,引致網民認為他強逼蘇晴退出Collar而致歉。

生死前的八種味道
離開了的人、無論是生離還是死別,仍透過味道活在我們之中。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1-7/5/23)
英華女學校稱收到《給十九歲的我》導演就不當言論的致歉,並將一至兩個月內完成該片爭議的檢討。錦江小學及其辦學團體中華基督教會長洲堂,決定申辦私立小一,正等待當局回覆。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24-30/4/23)
本週從缺。踏入五一黃金週,香港頗為熱鬧,而教會界顯得平靜。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17-23/4/23)
建道神學院自一連三天的「塑造香港教會前景會議」,公開會議部份分享到教會面對國安法、各項統計數字下跌及教會事奉人員青黃不接等議題,據報超過七百人參與。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10-16/4/23)
建道神學院一連三日(十五至十七日)舉辦「塑造香港教會前景會議」,探討教會前景。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留港長者狀況及服務需要調查」指因子女移民而留港的長者較易出現社交孤立和感到孤單。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3-9/4/23)
聖公會及天主教香港教區發出復活節文告,提醒基督的復活為港人帶出盼望;五間教會於受苦節舉行遊行活動,均被要求符合國安法等事項下獲批不反對通知書;中華基督教會長洲堂錦江小學未獲批於九月新學年開辦小一,面臨殺校危機;播道總會褫奪早前涉教唆教友投資的劉信之牧師職銜。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27/3-2/4/23)
棕枝主日的宗教遊行獲批不反對通知書,惟參與遊行者被要求必須手持棕枝。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20-26/3/23)
浸信會出版社一名前員工,涉嫌詐騙該社共約卅八萬元,其中部分受益人是告的親戚及三名朋友。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13-19/3/23)
早前因被指教唆教友投資而被播道總會紀律的劉信之牧師,向所屬教會請辭並向所屬宗派總會「放棄牧師銜」。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6-12/3/23)
近日在串流平台上架有關韓國邪教教派的紀錄片,廣受香港社會及教會關注,因有香港人在香港加入該教派、繼而受害。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27/2-5/3/23)
基督教迦南堂近年來備受不同指控,最近被指「偽造文書」及「虛報人數」等事宜;海員之家重建地盤發生四級火警,該地點一直為海員提供宗教服務,重建後仍預留宗教場地。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20-26/2/23)
分享信仰反省及資訊的網絡平台麥田圈,其 Patreon 突無故被刪,正面對經營困難。嗎哪餐廳本於信仰理念,於兩日間向學校提供過千飯盒,重新檢視該事工存在的意義。ChatGPT 的應用及亞斯伯里復興引起信徒關注和討論。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13-19/2/23)
本週從缺。這週較多信徒轉發今期《時代論壇》頭版、《1人婚禮》導演周冠威的專訪及錄音。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6-12/2/23)
香港多間教會、機構及神學院均呼籲為土耳其地震災情禱告,亦有機構接收及轉發物資。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30/1-5/2/23)
基督教音樂發展聯盟正式成立,為教會提供一站式基督教音樂產品售賣及授權服務。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引發倫理及道德爭議,在一片質疑及罵聲中宣佈暫停公映。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23-29/1/23)
本週從缺。疫情消退,香港百廢待興,教會也在靜待上主恩典。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16/1-22/1/23)
福音證主協會第一任總幹事、一生推動聖經教導事工的薛孔奇先生已於八日安息主懷,享年八十二歲。《低聲道》轉載信徒面書帖文時引起爭議,原帖文者要求刪帖不果,自行刪除所有內容,不少網民亦留言聲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