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泰國的甜蜜滋味:Thai Select介紹的9種泰式甜點

猴老大
·
·
IPFS
·
泰國甜點並不一定附隨於主餐之後,本身就可以是喜慶或祭祀場合的主角,甚至是當地物產豐饒的象徵。

泰國官方推廣正統道地的泰式料理、餐廳與食材加工品的認證 Thai SELECT 今天在他們粉專上介紹了9種泰式現代甜點。

圖片來源:Thai Select。官方臉書粉絲頁上介紹的9種泰式現代甜點

內容提到泰國甜點並不只是附隨於主餐而已,很多其實是出現在喜慶場合和傳統祭典,或是顯現當地豐富物產的表徵。

這9項甜點大多數品項在台灣不容易找到,趁他們有可愛圖片可以參考的機會,和大家介紹一下~

以下順序請參照圖片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1. Som Chun

在夏天比較容易看到(但泰國何時不是夏天我就問)。在甜湯中盛著荔枝、龍眼、mango plum、marian plum和薑絲等。

以前在學校做的時候,我記得還有放炸紅蔥頭酥。當時就覺得泰國甜點好特別,竟然會在甜湯裡放鹹的配料!可是搭配起來就是很好吃!

som chun是荔枝的另一個名字,也是甜湯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因為是皇家料理,不可讓王公貴族們吃到有籽的水果,製作的時候通常會全部去籽

這道甜點曾經出現在拉瑪二世國王(1809-1824在位)所寫的皇家詩歌裡。

2. Khanom Sam Pan Nee

名字可翻作「心愛的」,是常出現在婚禮上的甜點。含著就入口即化,硬要比喻的話可能有點像旺旺小饅頭。

又甜又有著椰奶的香味(泰國幾乎所有甜點都有的香味就是),彷彿是愛情與浪漫的化身(?)

製作的時候會用到很多精巧的小模具,覺得很像《紅樓夢》裡那些貴族在吃東西一般的講究。

3. Khanom Chor Moung

漂亮的紫花蒸餃,內餡可自由選擇做甜還是做鹹。如果是鹹的版本,通常會用絞肉、花生碎粒、大蒜、香菜、胡椒等食材。

外皮用蝶豆花水和檸檬汁染色,就可以呈現漂亮的紫色。

製作的時候要用特別的小鑷子,先把內餡包好搓成小圓球,用小鑷子在外皮上一片一片的夾出花瓣後再拿去蒸。

因為十分費工,我在曼谷唐人街的小巷子裡買到幾支小鑷子帶回台灣,然後就再也沒有做過XD

4. Khanom Phra Pai

會出現在婚禮上的喜慶甜點,有點像湯圓。外皮由糯米粉製作並染成不同的顏色,內餡則是綠豆餡。

名字可以翻譯成「微風」,象徵為新人帶來平靜與幸福。

5. Bulan Dan Mek

這道甜點的出現靈感同樣來自拉瑪二世所寫的詩歌,名字可翻譯成「月亮推開了雲朵」,有著唯美的形象。

中間黃色部分主要食材是雞蛋或鴨蛋,旁邊象徵的雲朵則同樣用蝶豆花染色。

6. Khanom Bueang

泰式脆餅或泰式可麗餅,在泰國街頭十分常見,上面的topping鹹甜都有,可以是甜的金蛋絲或是剁碎的蝦肉。

最早的文字記載出現在阿瑜陀耶時期(1357-1761)。製作道具是長柄+底部圓圓扁扁的金屬片,才能把奶漿推開變成小圓形在爐上烘烤。

7. Tub Tim Grob

紅寶石甜湯,參加過我在士林小灣咖啡活動的朋友應該都有吃到!

做法是把熟荸薺切成小塊之後用火龍果或是食物色素染成紅色,外表再裹上木薯粉後拿去煮,就會變成外表QQ又有脆脆口感的紅寶石。

對台灣朋友來說光看外表可能會覺得像芋圓,但咬下去是意料之外的脆脆口感,反差頗為新鮮!

搭配椰奶甜湯和波羅蜜,夏天加冰塊喝一碗真是十分舒爽!

8. Khanom Re Rai

外表類似麵條,也會染不同的顏色。

把麵團放在表面有很多小洞的模具上按壓,就可以壓出一小撮一小撮的小麵條團。表面會撒上乾炒過的芝麻粒和椰絲。

名字來自「蟋蟀的巢」(哈哈哈!)

9. Khanom Seeda

希達七彩籃子,這個我沒吃過也沒做過!

籃子裡裝的是染成不同顏色的甜椰絲。名字來自於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主角羅摩王子的太太希達。

我還在研究那個籃子是要怎麼做.....

-

下次在泰國看到這幾種甜點趕快買來吃吃看吧!但連續吃就會覺得怎麼都是椰奶的味道XDDDD

部分內容來源:Thai SELECT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猴老大廚師、講師、東南亞。右手拿鍋鏟,左手拿麥克風,期望透過有趣又有深度的泰國美食,成為架起台灣與東南亞文化的橋梁。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關於用日文閱讀泰國相關文史資料

南洋版紅樓夢《娘惹回憶錄》

從《沙茶:戰後潮汕移民與台灣飲食變遷》看台灣-東南亞的飲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