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262 are following
647 articles
Psyinforest.森林裡的心理師

如何更喜歡自己

上次我們談到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會不喜歡自己,這種複雜又矛盾的感受,需要時間慢慢的進行自我覺察和調適。我們可以使用這些以心理學知識為基礎的方法來幫助自己:認識自我:嘗試探索自己的內在世界,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優點、缺點,理解並且相信自己是一個獨特的個體。

呆丸

【紀錄片】我12歲,你介意嗎?

相當衝擊的捷克紀錄片,在網路的陰暗角落中,潛伏著一群道德與世俗相悖的人們。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Psyinforest.森林裡的心理師

<你喜歡自己嗎? 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會不喜歡自己>

工作中有時候會遇到一些服務對象有的過度節食、有的手腕上有許多條疤痕、或是曾做出許多危險的行為,卻似乎一點都不怕自己受到傷害。這時候我可能會問: 你喜歡自己嗎? 

Psyinforest.森林裡的心理師

<容易緊張焦慮怎麼辦? >

     焦慮是一種常見的情緒反應,我們可以使用這些以心理學知識為基礎的方法來幫助自己因應焦慮

Brandon

甚麼是人生意義

我對這個題目的興趣源於閱讀正向心理學中有關快樂元素的文章,當中提到「意義」是快樂元素的其中一個。我在培訓中也會提到這個概念。之後我對怎樣定義它產生了疑問,在一段時間學習之後我有以下的理解:

擺爛水母的絮集

無人之境

顛沛流離也好 好想好想離開這裏啊

Psyinforest.森林裡的心理師

<害怕自己讓父母失望怎麼辦?>

接受失望是正常的: 失望是人生的一部分,我們不可能滿足每個人的期望。學會接受失望,並尋找讓自己繼續前進的方式。

Victoria

個人與文化:多樣性與共通性的交織

本文深入剖析「個人與文化」的關聯,揭示了文化知識在個人心靈中的作用。雖文化影響人,但個人也積極塑造文化。筆者引用Keesing的研究,強調文化知識僅是個人知識的一部分,主動作用不容忽視。多樣文化中,個人角色與適應亦被探討,強調價值觀重構的多樣性。文章最後呼籲尊重文化與個體差異,促進社會多元融合。

Psyinforest.森林裡的心理師

<如何面對感情中的不確定:擔心伴侶沒那麼喜歡我>

 當你擔心伴侶對你的感情時,以下是以心理學知識為基礎的建議,希望可以幫助你應對這種情感,以更健康的方式面對自己對伴侶感情的擔心,同時促進個人成長、建立伴侶之間更穩固的情感連結。

Psyinforest.森林裡的心理師

<如何面對別人的情緒>

最親近的家人或朋友在面前表現出難過哭泣、憤怒、害怕等負面情緒時,我們可能只會慌張的叫對方「不要哭」、「別難過了」或是乾脆轉身逃走,想幫助對方卻不知道從何開始,因此今天想談談要如何面對別人的情緒。

Psyinforest.森林裡的心理師

<在困境中成長-如何面對校園霸凌(School bullying)>

無論是哪一種形式的霸凌,對受害者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影響,包括心理創傷、情緒困擾、學業成績退步、自尊心下降等。許多人即使相隔多年,過去被霸凌的陰影都仍揮之不去,可能影響後來人際互動的方式,甚至成為引發精神疾病的導火線。

Psyinforest.森林裡的心理師

<如何面對家人的離開-談自殺者遺族>

遭遇到家人自殺身亡是一個極度痛苦的經歷,以下是一些以心理學知識為基礎的方法,可能有助於在這個難關中找到一些支持的力量:

Psyinforest.森林裡的心理師

精神病去汙名化 - 用接納與關懷面對罹患精神疾病的朋友

   如果我們能夠回想起自己在這三年來對於COVID-19確診者態度的變化,想起歧視和誤解可能對社會造成的傷害。我們就可以試著以同樣的方式撕下自己心中對精神疾病貼上的那張標籤、試著理解精神疾病、試著用平常心和患者相處。將「他們」視為「我們」的一份子,如此即可幫助他們更加融入社會生活,「他們」就會逐漸變成「我們」。

Brandon

「人事物」: 我們人生的三大任務

在培訓中常會提到「人事物」、像「我們喜歡的人事物」、「討厭的人事物」。似乎「人事物」本身就包含了我們人生的三個大任務: 連結人、完成事、得到物。

是肿不是胖的肉骨头

玉佛寺烧影集

7.28.2023

朗遊世界

【閱讀筆記】讀歐文.亞隆《一日浮生》

亞隆的關切,有時更好像透過書本直冒出來,向我叩問,現在我所為何來,所為何去?

小星

生病了就去看醫生,身體和心靈都是一樣的。

每天看見我的社交媒體被各種資訊洗版,但就是沒看見有人對心理疾病高談闊論。但我發現我從以前發表關於我去看心理輔導的經驗至今,斷斷續續的都會有朋友私底下私信詢問我,其實本身遇到了什麽困難和狀況,適不適合去看心理輔導?雖然我都一律建議去看看,但是感覺大家對心理輔導還是心理有一道坎過不去...

星星

忙碌背后有贫瘠,努力背后有逃避,我们该如何回到此时此刻? | 一个C-PTSD幸存者的自我分析

很多时候,你的决定都是基于对陷入困境或遭到抛弃的恐惧,而非基于与世界进行有意义且合理的互动。

獨樂

好好先生自救指南(一) |確診

如果你是一名好好先生,請務必閱讀這篇文章,你現在的處境很危險

徐寫

《罪後真相》-真相不過是種選擇

「聽來的答案,你相信嗎?真相不過是種選擇……」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