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想法會漸漸創造你的現實
之前有聊過史蒂芬‧柯維在《與成功有約》中寫道,我們用甚麼樣的濾鏡來看世界,世界就會以甚麼樣子呈現在我們面前。今天想要圍繞這個概念,小小聊一下,會有一個小故事,和兩個心理學現象,字有點多,先謝謝耐心看完的你。
首先,先聊聊小故事好了,深受文友 @小鹿斑比的影響,最近總是特別留意日常和閱讀中看到的小故事。想著想著,透過小故事來傳遞想法,更能讓人有意願閱讀,也更好吸收,閱讀時腦內所創造的畫面也使故事更有記憶點呢。
旅人們與城門旁的老人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生活在一座座的城之中,說是城也不過就是石頭壘起圍著的區域。即便時代不同,人們還是和現在一樣,總會有人想離開自己的家鄉,到別的地方尋找一些新機會。
一天,一位旅人來到了一座城,城門口除了衛兵之外,邊邊還坐著一位老人。人們到一個新的地方,總會習慣先打聽一下,這是一個甚麼樣的地方。
「你們這個地方好不好呀?」旅人向老人問道。
「回答你之前,先跟我說說你的家鄉吧。」老人依舊坐著,但目光停留在旅人上。
「我的家鄉糟透了,人們自私自利,不互相幫助,沒有任何人情味可言,生活中沒有一件快樂的事,所以我才選擇離開那裏。」旅人情緒激昂的抱怨道。
「聽你這麼一說,那這座城也是一樣糟呢。」老人回答。
旅人聽了後心想也沒有繼續留在這座城的必要,便啟程前往下一座城了。
隔沒幾天,又有另外一位旅人來到這座城,同樣地,旅人向坐在邊邊的老人發問。
「你們這個地方好不好呀?」另一位旅人向老人問道。
「回答你之前,先跟我說說你的家鄉吧。」老人對另一位旅人回答了同樣的話。
「我的家鄉是個好地方,人們友善,臉上常掛著笑容。每到早上走在街道上,大家都會互相道早安呢。」旅人一邊說著一邊回憶起家鄉,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老人笑一笑回答
「聽你這麼一說,那這座城也和你家鄉一樣好呢。」
不知道這個故事大家會怎麼解讀呢?
我的看法是,在老人的想法裡,每一座城都有不同的樣貌,有好的也有壞的;有樂於分享的人也會有自私自利的人;有熱情的人也有冷漠的人,差別在於每一位旅人所關注的是什麼,認為世間險惡的人,不論到每一座城都會看到險惡的一面。而認為世界友好的人,也容易發現每一座城的美好之處。因此老人因為旅者們不同的回應,而給出不同的答案。
但故事終究是故事,真實的世界是複雜交錯的,用險惡濾鏡的人會讓自己過得很辛苦,也不容易與社會產生連結。而用美好濾鏡看世界的人,也容易被有心人士佔便宜甚至身陷險境。所以自己延伸出的信念則是「善待所有初次見面的人,但時刻保持警覺。」,但實踐卻也不容易,是值得練習好長一段時間的事。
自證預言
稍微與這則故事有關係的是「自證預言」,這是一種社會心理現象。意思大概是當你認為某一件事是真的的時候,接下來的許多行為都會朝向證實這件事情而行動。舉例來說,有天小明去算命,算命師說他是做設計師的命,小明當真了,在這之後小明找的所有工作都往設計類的方向去找,最後小明當上了設計師,一邊覺得算命師真準。但有沒有可能算命師說,小明是開挖土機的命,小明最後也有可能成為一位挖土機司機呢?
在1968年的時候,美國有一個這樣的實驗。一位心理學家,自稱自己是教育界的頂尖人士,來到一所中學給學生們做智力測驗,接著告訴老師哪幾位學生智力較高,但這幾位「高智商」的學生其實只是隨機抽取的,跟智力測驗完全沒有關係,他們的智商與其他學生並沒有太大區別。
隔了一段時間心理學家再次回到中學查看這些學生的學習情況,這幾位被分配到「高智商」的學生,在成績與自信上都有顯著的提升和改變。心理學家推測,可能是因為這些老師覺得這些學生智商較高,所以不厭其煩的教導這些學生,就算是當下不懂,老師也相信他們一定能懂。同時老師也可能無意識地給予這些學生更多的關注和發言機會,甚至誇獎他們是聰明的孩子。
這也讓我聯想到我們平常在腦內的自我批評與對他人的臆測,如果輕易的確信了這些聲音,是不是也會慢慢的讓這些呢喃實現呢?或許這正是許多智者們提到「多留意小我之聲」是很重要的,像是在《當下的力量》和《我可能錯了》裡面都有提到類似的概念。
認知衝突
而有的人可能會說,那如果今天一個算命師說,我會在30歲錢賺到1億,這種很難實現的事情,也無法用自證預言來實現呀!在《人性實驗:改變社會心理學的28項研究》中則提到了這件事,人們相信後會開始積極地自證預言,以上面的例子來說,可能在第一次創業的階段失敗,有些人可能會放棄,但你深信30歲前會賺到1億,所以在30歲前,你會不斷的去嘗試。但到了30歲呢?這時候就可以聊聊認知衝突了。
在1950年代,美國有一名家庭主婦瑪麗安‧基奇(Marian Keech),他自稱是受到了神靈的啟示創立了宗教。在她的神諭引導之下,信徒們相信在1954年12月21日,我們所熟知的這個世界,會在上帝的指令之下被洪水給淹沒,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無一倖免,將完全消失。但在地球毀滅的前一夜,將會有飛碟來接走虔誠的信徒,載著他們到其他星球居住,直到洪水消退,再載著他們回來重建新世界。
但是神諭並沒有實現,到了1955年世界依舊運作著。雖然有不少信徒覺得自己被騙,憤而離開了教派,但也有許多死忠的信徒願意繼續追隨瑪麗安。這時引起了社會心理學研究者們的好奇,於是有研究者裝作是信徒潛入了教派中,他發現雖然有人憤而離去,但也有人即便散盡了家產、與妻兒離散,也不帶有憤怒,反而覺得正是因為信徒們的虔誠與忠心感動了上帝,上帝因此而赦免了這世界。這些留下的信徒為此深深的感到驕傲,肯定自己對社會的貢獻,並因此更加的狂熱。
這種將失敗的預言用各種理由合理化的策略,在許多人的身上常常發生,只是沒有像邪教信徒那麼嚴重而已。這是因為預言失敗的事實,與原先的認知互相衝突,進而產生認知失調,會使人產生心理上不愉悅的緊張狀態,所以人們會傾向將它合理化。
回到賺1億的例子,我到了31歲還是沒賺到1億,於是我回去找算命師,算命師聽了我的質問便回答說「你是不是這段期間有吃牛肉?」,很有可能認知衝突就在這一瞬間被合理化了,甚至不用去找算命師,光是在網路上看到有人說做生意不能吃牛時,就有可能會暗示自己「原來我一直以來事業不順就是因為吃牛啊」。
結
其實認識的知識越多,越是對習以為常的認知感到懷疑。但有一點在心中是漸漸確定的,那就是「用友善和美好的濾鏡看待這世界,會比用仇恨和憤怒的濾鏡看世界對自己的身心更好」,用憤怒的濾鏡看待世界,我們會自證這樣的預言,世界很爛,即便遇到好人或好事,也可能會因為認知衝突找理由使其合理,像是「他對我好一定是有目的!」,不論如何都會讓自己不開心呢。
相較之下,對我來說美好的濾鏡更適合長時間配戴呢。它可以使我們更加快樂,但也別忘了加上一些警覺在其中。
不論如何你是如何看待這兩類濾鏡,都希望你可以了解,我們永遠有選擇自己要配戴哪一副濾鏡的權力。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