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着力即差」的心理互动
大约从去年起,和中国的朋友对话时发现「焦虑」、「卷」这类词的高频出现,恰好这些词汇也是互联网上常常涌现的关键词。不知这究竟是当前中国人生活的真实一面写照,还是由于「流量」裹挟,我们看到的,都是数据侧重,所以增加了我们经常看到的机率。
不论这背景怎样,都不禁引人观察和思考。这由外向内或由内而外的映照是一个潜在的恶性循环吗?作为个人,如何阻断这种从环境到个体间循环流动的焦虑阴影呢?
区分自发的内省 vs 被迫的内耗
探索自己的情绪本是内省的好习惯,因为情绪的产生背后都有特定的行为动机,识别自己为什么会产生某种情绪,有助于将「无意识」意识化,从而帮助我们更加有意识地采取行动。
然而当这一切变成所谓的流量密码,化作既能引起共鸣又仿佛“正能量”的词汇,只会裹挟深陷其中而不自知的、本就压力山大的一代年轻人。本意是减轻焦虑,结果看一堆互联网妙招越减越焦虑。天天把“焦虑”一词放眼里、挂嘴边、甚至变成脑海钢印,能不焦虑吗?
想想墨菲定律,越不想发生的事越会发生。重要的还是回到自身,回到每天实实在在的生活,回到这一刻,了解自己最真实的需求和想要改进的方面。
体验的是体验本身,而不是词汇
比如「开心/快乐」。自然而然去体会当下欣喜的那一刻就好。沉浸感受自己的感受,不突然跳脱出来,振臂高呼我抓住了快乐秘笈。
这类似「语以泄败」和「观察者效应」:一说一盯,原本有的也没了,或者受影响了。因为感受是自发的、无序的,而观察和诉说需要逻辑和理性,当前者转换到后者,啪🤷🏻♀️,快乐没了。
「盲目的快乐」有一定的道理,当然,这不是指贬义的那部分,是说快乐的那一刻犹如烟花四溢,火光乱蹦,来不及被语言形容。手舞足蹈的时候哪来得及作诗呢(所以我觉得杜甫的悲剧就藏在他的诗歌里)。
快乐就像薛定谔的猫,不开盒那ta就永远在里面活蹦乱跳。
再比如「情绪稳定」。这不此地无银吗,潜台词就是有情绪不稳定的时候——顺便恭喜你,说明你是个正常人。
了解到自己的情绪在变化、「不稳定」,才会促使我们找出影响其变化的原因,才能将潜意识意识化,才不被情绪牵着走,更加从容地面对和理性处理境况。
说一个人「情绪稳定」,不是夸赞,是心理操纵,是另一种形式的“煤气灯效应”,是老陀笔下的「歇斯底里」的当代版。一正一反,都是在评论ta者情绪。个人情绪只有自己知道,别人评价是越界。子非鱼哦。
又比如「状态好/松弛感」。松弛感这词我第一次听说还是去年去一趟中国,和老友见面时被评说(当然对方是好意)。我猜这个词是在「卷」的语境下诞生的?可生活本来就张弛有时,为何定个指标呢。又多个指标,不松弛也不奇怪了。
虽然这些词汇本义都是好的,当作正向的自我心理暗示也是好事,但不过度才不会喧宾夺主。毕竟调节内在情绪和状态的目的是引导行为,实现内外融洽以更好地拥抱生活。词汇是没有生命力的,更不是用来给自己或ta人贴标签的。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