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book icon

閱讀筆耕

@penfarming

IMO 人物誌 @Ryan:創作者壓力山大!精神科醫師科普憂鬱症

邀請大家在生活中實踐「同理情緒」,試著跟身邊的人說:「聽起來這讓你滿難過/生氣/擔心的呢。」觀察對方的反應,並分享執行後的心得。

創作者經濟 IMO 週報 #21|帶著走的職場力:30 歲的 30 條建議

Arne Bahlo 在即將滿 30 歲時,仿效 Kevin Kelly 新書書名,寫下了 30 條他認為對自己和他人有用的建議。

《闇之伴走者》創作有趣故事的祕訣在於⋯⋯

我想,不只是漫畫,如何在寫作上拿捏好「結構複雜化」與「讀者看得懂」的平衡,是每個創作者窮極一生的追尋。

社區活動|你策展,我贊助,成為你心愛文章的伯樂!

創作者經濟 IMO 頻道的社區活動小額加碼使用方式,以及第三季度徵文活動進行中!

閱讀筆耕|成為伯樂!第一次申請 Gitcoin Grants 心得

十個學徒級別的 1 美元,會比一個葉問級的 10 美元,打出更高的傷害值。

創作者經濟 IMO 週報 #20|降維打擊?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惹爭議

「這篇散文的所有情節都是發生過的,但我不解釋這件事是不是發生在我身上。我沒有說不是,但我也不會說是。」潘柏霖說。

IMO 人物誌 @Max:航太工程師的創作結構力學

區塊鏈只是技術,重點是你想在 Web3 做什麼事?

《花月殺手》還原、並補完一段黑暗歷史記憶

由衷致敬這部作品,它為我們還原,並補完一段原先有可能被淹沒遺忘的黑暗歷史記憶。

創作者經濟 IMO 週報 #19|當「爆紅」來敲門,你會開門嗎?

爆紅⋯⋯如果沒有足夠的抗壓性駕馭的話,會不會因此倒下呢?又如果生活奢靡走上歧途,會不會背離了創作的初心呢?

閱讀筆耕|我心目中的 Public Goods 是什麼?

Public goods, driven by the public (community), publish some good content publicly.

IMO 人物誌 @閱讀筆耕:辣個失敗兩次的人

我一直很希望透過集體智慧,和社群一起精進「創作手藝」或交流「多元觀點」,我失敗了兩次,但沉澱下來的養份,催生出這份電子報。

《LIAR‧千算》知命,用命,然後才能信命

他說命理就像一款遊戲的攻略本,上面有地圖,能夠告訴你行經哪個地方,會遇到藏有香菇的磚塊。儘管你知道了,但若不主動出擊去敲撞它,事情是不會有所進展的。

創作者經濟 IMO 週報 #18|創作者的「三體」一致性、批判性、建設性

換了新 logo;我們將參加第 19 輪 Gitcoin Grants 的募資,目前草案已經張貼於公開頻道,供大家檢視也徵求反饋,一起讓【創作者經濟 IMO】專案變得更好!

IMO 人物誌:《我們如何守住台灣》作者訪談!

不是機率問題,而是博奕問題⋯⋯最危險的時間區段落在執政當局「由軟轉硬」的轉折點。

讀《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四個收獲,與一人公司的關聯

當初在讀《一人公司》時,尚未接觸到 Heptabase 軟體,所以利用本次機會,重新建立兩張卡片,拼入《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的知識體系(白板)裡。

創作者經濟 IMO 週報 #17|創作者秒懂の職場求生術

⋯⋯反過來思考我們和職場的關係,活用這個環境堆砌自己的主堡,而不要迷失於為別人的主堡挖掘護城河。

《離職說明書》你的熱情必須押「ㄤ」韻!用 Heptabase 梳理熱情

從三本書、兩篇文章裡,利用 Heptabase 軟體梳理出對「熱情」的世界觀,這是一個持續迭代的過程,和大家分享。

創作者經濟 IMO 週報 #16|充滿「異國文化風情」的一期

創作者與異國風;LikeCoin 創作基金暫時停止派發;創作者經濟 IMO 進駐 mirror.xyz 去中心化寫作平台,歡迎免費鑄造。

閱讀筆耕|以太坊是什麼?以太幣是什麼?

以太幣、以太坊到底是什麼?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從以太坊衍生出來的「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程式」,又是如何又是如何改變整個幣圈呢?本文帶你一探究竟!

創作者經濟 IMO 週報 #15|紙本也能展現新思維?一覽卡片盒筆記的前世今生

⋯⋯爸爸發現就讀國一的女兒這次連假結束後就要段考,卻忘記帶回課本、筆記,手邊只有從補習班在路邊發的段考複習教材,於是想到不如教她怎麼使用卡片盒筆記法複習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