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我的鯨魚老爸》:誠實活著的疼痛
《我的鯨魚老爸》有太多優秀的特點值得細說,包括各種文學隱喻、宗教意象,或是視覺元素等,各個形象鮮明又意味深長,而布蘭登費雪睽違多年擔綱主角,卻直接挑戰生涯顛峰的表演層次,更是本片最大亮點,讓人無法將目光從他身上移開,並且對角色有著難以忘懷的同情同理,綿延直到燈亮散場之後。

边疆、民族与宗教:我小时候的宗教经验
我的回族同学,那个百口莫辩的穿青人,还有我自己的民族身份,统统被隐去了,只剩下一个“云南人”,进而笼罩在“中国人”这个更大的身份下。

信宗教,就一定要去聚會嗎?會裡的觀點真的多元嗎?
信宗教是不是一定要去聚會?會裡觀點多元嗎?分享一些所見和思考

如果真實只有一個,為何世界上那麼多宗教?宗教說的真的正確嗎?
宗教說的真的正確嗎?如果真實只有一個,為何世界有各種宗教?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

給以色列總理-納塔雅胡的一封信
止戰訊息!
《畢奧神父》:與基督一起流血的人
畢奧神父(Padre Pio,1887–1968)是二十世紀天主教一個傳奇人物,以其身上五處「聖傷」(對應耶穌釘十架的五個傷口)及其他神蹟奇事聞名。他在生時求助的信函及訪客不絕,在2002年獲天主教教宗封聖。二十年後,意大利導演阿貝爾.費拉拉(Abel Ferrara)推出了畢奧神父的傳記電影。

基督教的真"義"
因言行稱義 vs 因信稱義---同婚法案的探討

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
因為這個故事中的幾個要素,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很多理念和中國原有的文化觀念結合,就形成了今天很多人熟知的內容,即七月十五這天就和「鬼、、祭祀、孝親、報恩」等要素有關了。
高深
心海廣大無邊,每個人都是孤舟伴我行,航行在海上,佛教只是中空的海上浮球燈塔,夜行指引孤舟,不致發生擦撞,宗教並沒有什麼高深精華。
道學 vs 古蘭經
民主之缺陷~金線之路~第一寶

簡論韓國民主國~
高自殺率~殺嬰案

美國民主自由~舊金山 (罪惡之城)
民主省思

人類發展宗教及神話的目的
人類發展宗教和神話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它們的目的在不同的文化和時期可能有所不同。

《聖女的秘密》:在教會逃避神
威脅與庇護 (劇透)一所寧靜的修女院,突然闖進了一個不務正業的男人,難免令人感到威脅。這個男人叫艾力,其實是來尋親的;他的妹妹艾瑪即將在這裡宣誓成為修女 — — 正因如此,艾瑪更感不安。艾力是家裡的不肖子,曾因醉駕之罪入獄,最近才獲釋。他來這裡向艾瑪分一份亡父親的遺產,但艾瑪已把那筆錢奉獻給修院。

輕跟重的擔子
擔子相關的符號在聖經裡多次出現 ,雖然可能使用不同詞彙,例如「重擔」,或者提到「背負」,但基本上指的都是人扛了某些重物的形象,而且大多指的是無形的壓力與責任(加6:5)。這是很容易理解的勞動形象,古今中外皆然,聖經裡有時候也會使用牛負的軛來指涉類似概念,總之都代表著一種「外加」的...

我姓「雲豹」(???-聊聊繼嗣規則和圖騰崇拜
這篇小短文是用來提供給大一的學弟妹(不論哪一屆)檢測一下自己這個學年被民族學考驗完之後,還有記得什麼用的。民族學在這個方面其實可以有很多的著墨,但也許是現在整體研究的趨勢,導致常常看不出來這方面的知識及能力可以怎麼用。這篇小廢文肩負某種拋磚引玉的小期待,讓還在迷惘自己喜不喜歡這個學科的學弟妹們有所依歸。

人之內心的深潭——《行過信仰之路》胡慕情映後座談
2019下半年,Giloo與誠品電影院合作,在「2019當代紀實電影院-Vol. 2:信仰之後主題影展」中規劃兩場放映,本場次為11/2的《行過信仰之路》,Giloo並邀請新聞工作者胡慕情來進行映後座談,以下為座談內容。

【電影】屍蹤天使
少數超反推的電影?前段有著看似正常普通的犯罪推理過程,後段的翻轉卻超乎想像的令人無法接受。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查考聖經提防假先知:以耶利米書為例
我們先來看一段經文:猶大王西底家差瑪基雅的兒子巴施戶耳和瑪西雅的兒子西番雅祭司來見我。他們要求: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正率領軍隊圍困這城,請替我們祈求上主。也許他會為我們行神蹟,迫使尼布甲尼撒撤退。」於是,我把上主對我說的話轉告他們,要他們告訴西底家,上主—以色列的上帝這樣說:「...

有關邪教組織4-警醒警醒再警醒
前面提過,大型邪教組織一方面在宗教呈現上,表面都非常正常,內部則難以直接看出問題,因為我們不會警覺有問題。(一些小型邪教神壇騙財騙色之類則是另一回事,兩種邪教受眾不大一樣。) 再者,他們的宣教手法非常符合現代潮流,完全都是各種激勵課程、心靈成長、抒壓健身、支持團體等等,加上各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