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學
Lee Adama
主理
8 人关注
20 篇文章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Derek Parfit (二):從自我到承諾與責任

為甚麼我們會覺得政客不能今天的我打倒昨天的我?因為無論昨天的那個人,還是今天的那個人,都是「我」,是同一個人啊。梁振英在參選時說要行全民退保,今天梁振英便應該守承諾推行,因為無論是當選前,還是當選後,那個人都是同一個梁振英啊。為甚麼昨天我殺了人,今天我就要為這件事負上道德責任,應該補償或者受到懲罰?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入門經典:遇上 Boethius 的《哲學的慰藉》

Boethius 想要探討的,是哲學如何安頓人生的苦難和厄運,如何讓人在浮沉不定的生命中,得到一點慰藉。事實上,這部虛構的對話錄,就正正是 Boethius 因叛國罪被囚的時候寫成的。Boethius 出生於羅馬的名門望族,年紀很輕便已在政治和學術上甚有成就。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Derek Parfit 哲學的慰藉:從自我說到死亡

Parfit 說明了自我的同一性問題不重要而且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所以我們並不能直截了當地說十年前的「我」,或十年後的「我」,跟我都是同一個人。我們只能說他們都跟我有某種心理連繫,我續存了十年前的「我」的心理特質與印記,十年後的「我」又續存了現在的我的心理特質與印記(這就像小甲/…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讀當代英美形上學有感: 隨說分析、歐陸、中國哲學之別

我的博士論文關於《莊子》,從這個角度來說,我的研究範圍算是中國哲學。但我的哲學口味很雜,對英美和歐陸哲學的興趣可能更濃(記住我是說「雜」不是說「博」,勿抽水)。對現代哲學發展稍有認識的室友,或許都聽過英美哲學與歐陸哲學之分,而中國和東方哲學,如果有這種東西的話,則為第三支。

相关标签

  • 中國文化
    1419
    共時性
    816
    國文
    1216
    創世紀
    615
    上癮
    1313
  • 維根斯坦
    814
    中庸
    1115
    本質
    1214
    抽象
    1113
    形上學
    512
返回全部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梅洛龐蒂的基本立場(四):肉身主體、身體圖式與兩種活動

笛卡兒之後,心與物二分為兩個部分,往後的哲學家都一直想解決或消除這個問題。也就是說,心靈或意識是一種存在,身體或物質是另一種存在,但究竟兩種是如何協同運作呢?且心靈屬「第一身」的東西,與「第三身」的物質互動很難理解。若果生命存在可分為心物二元,那麼昆蟲這些較低等生物有沒有意識?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梅洛龐蒂的基本立場(三):「整體大於部分之和」

所謂的形式(form),其實是從質料(matter)與其他質料的內在關係中構成。先有質料,再有質料與質料之間的關係,後來就自動地構成一種形式,形式可以說是內在於質料的整體關係之中衍生出來的。故此,智性主義所講的,先設立一套預定形式,再把質料套進去,或者如經驗主義者一樣,只講到質料…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梅洛龐蒂的基本立場(二):對經驗主義的攻擊

我認為梅洛龐蒂不是反科學的,他只不過是認為這一種原子論式的自然科學理解方式,不適用在人文與社會科學裡。當然,這種研究並非全無意義的,但是把這種實驗室中的量化方式,用於研究生物的行為之上,並認為這就是生命現象的全部,則會產生盲點。要知道的是,在梅洛龐蒂著作《行為的結構》中,他區分了…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梅洛龐蒂的基本立場 (一):對智性主義的攻擊

很多人閱讀梅洛龐蒂的著作時,都會發現裡面有大量關於科學實驗的例證與討論,頓時感到有點驚訝:為甚麼一個哲學家要花那麼多時間與篇幅去講這些科學研究,其用意為何?一般而言,我們都有種刻板印象,覺得歐陸哲學家與自然科學無關,講的都是接近文史、藝術、政治,以及存在論之類的問題。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人類不是動物的其中一種?動物等同於物件?── 傳統主客與心物二分的問題

究竟人跟動物的差異有多遠?人類這物種有沒有我們想像中,與其他動物截然不同;而其他動物有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笨?究竟人與動物之間的界線,是不是一條清晰的線。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時間旅行(上):我們都是時間旅行者!

時間旅行(time travel)是人類其中一個終極夢想。誰不想得到一個月光寶盒時,大喊一聲「般若波羅密」,回到過去拯救你的白晶晶?比起長生不老,人可能更想成為時間旅行者,親手彌補那些年裡無法磨滅的遺憾。

ASTROJOKE

Ten Thousand Things: Module and Mass Production in Chinese Art Chapter 1 Review

對於文字本質的思考,結合本有的語文教育及知識,發現從來沒有從它的筆劃——即形象去入手。直到閱讀這篇文章。

可如何

體用合一的智慧_從心探究存在

人之存在大義,為探究第一原理;因其為究極目的所以神聖、因須探究原因所以理性。究極目的與原因,即至善,相對於你,那是共善大我。我們須提昇智慧,智慧是探究第一原理之知識,其並非來自感官對外部的追求,而是從心開始,能自在綜觀探索本質,即在人們短暫的生成滅壞生活裡,善於培養發展思維辨析、…

9樓C室

浮游人生,遊戲人間——讀《什麼是遊戲?》

有說人生如遊戲,只不過用玩遊戲的態度看待人生。遊戲無論如何像真終究也是一場遊戲,完局後不論贏輸都可以重來,過了關也可以 load save 換另一個方法再闖關。偏偏生命一開始就注定朝向死亡,既不能重複亦容不下反覆試驗,這些卻只在遊戲裡得以完滿。

山姆小鬼

论力

这篇文章主要包含了我学习哲学时对一些形而上学问题,包括实体、力的实在性等,的浅显思考。

怙恃主者

人,貴有羞恥之心

我們的原祖父母亞當、厄娃因罪惡被逐出樂園 “於是二人的眼立即開了,發覺自己赤身露體,遂用無花果樹葉,編了個裙子圍身。當亞當和他的妻子聽見了上主天主趁晚涼在樂園中散步的聲音,就躲藏在樂園的樹林中,怕見上主天主的面。”【創世紀三:7-8】 創世紀以來,人就有了羞恥之心,而這羞恥心會影響我們的行為。

可如何

新靈魂觀_擴大參考結構、取得集體演化的力量

這陣子很迷戀形而上學的相關書籍。四十歲以前去探究哲學書籍,好像是自己造作出來的需求,因為「我想要知道」、「我想要懂得比別人多」、「我想要廣博的學問」之類的出發點,現在想想,那是很折騰自己的事,也是自己形成的恐懼,害怕要是我不懂些什麼,我可能就會失去些什麼,有些自我閹割的緊張感。

谢孟

万物皆可meta:从形而上学到人文学界的“元思维”

去年我在《关于自由的自由:从NBA自由门看自由的边界》一文中提出了meta-freedom(元自由,即关于自由的自由)这一概念,有些读者认为这种抽象思维偏数学,未必适用于人文学科。其实不然,数学中固然有类似的概念,但它真正大放异彩的却是人文学界,后者充斥着缀以meta的术语,如m...

9樓C室

懷疑信念接近真相——讀《維特根斯坦》

擷自博客來網路書店書名︰維特根斯坦 (Wittgenstei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作者︰Anthony Clifford Grayling翻譯︰張金言出版︰Oxford Unversity Press (Hong Kong)版次︰2016年IS...

韓十洲的妙人哲學

别再被“保安三问”忽悠了,这是一个思维圈套

“问”(questioning)是喜欢刨根问底的“童心”或“赤子之心”(ask why)之见证,也是哲学的精神内核,在人的认知和思维中起着先导作用。如果一个人不再能提出有sense的问题,那就表明这个人已经丧失了有效思维的能力。但很遗憾,这貌似当下的一个普遍症候。

李BOBO

“认知升级”是什么?

这几年一直有听到一个词:认知升级。在我看来,“升级”这个词,其实暗示着一条“脉络”:先要有“脉络”存在,才能提“升级”这个词。那么认知的“升级”,是在哪条“脉络”下发生的呢?借用“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概念,我觉得从“务实”到“务虚”之间的脉络,是与“认知升级”相符的: 首先是“...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