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當代英美形上學有感: 隨說分析、歐陸、中國哲學之別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
·
IPFS
我的博士論文關於《莊子》,從這個角度來說,我的研究範圍算是中國哲學。但我的哲學口味很雜,對英美和歐陸哲學的興趣可能更濃(記住我是說「雜」不是說「博」,勿抽水)。對現代哲學發展稍有認識的室友,或許都聽過英美哲學與歐陸哲學之分,而中國和東方哲學,如果有這種東西的話,則為第三支。像荼毒室的網頁,我們也有一項分類叫「哲學傳統」,裡面便是「英美哲學」、「歐陸哲學」和「東方哲學」。

原文刊載於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作者:豬文

  我的博士論文關於《莊子》,從這個角度來說,我的研究範圍算是中國哲學。但我的哲學口味很雜,對英美和歐陸哲學的興趣可能更濃(記住我是說「雜」不是說「博」,勿抽水)。對現代哲學發展稍有認識的室友,或許都聽過英美哲學與歐陸哲學之分,而中國和東方哲學,如果有這種東西的話,則為第三支。像荼毒室的網頁,我們也有一項分類叫「哲學傳統」,裡面便是「英美哲學」、「歐陸哲學」和「東方哲學」。這三脈有何分別,大家可能都有些印象(或偏見):英美抽象瑣碎、靠攏科學;歐陸艱深誨澀、語意混亂;中哲漫談人生、古舊陳腐。不過,要定義它們,麻煩得幾乎不可能成功,所以我也無意交待我的想法。我只是最近看了一本好書,想借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這三脈哲學傳統的「感想」。

  前陣子和古道風吃飯,談起這幾年在英國攻博的經歷,說到我曾旁聽 Williamson 的「形上學」一課。Williamson 是牛津哲學系碩果僅存的「名將」。「名將」當然只是指知名度,不一定和實力、貢獻相當。相對牛津五、六十年代的黃金時期,「名將」滿系,現時除了Williamson 也真沒幾個達到那種高度。Williamson 的專長是知識論、邏輯和形上學。如此 hardcore 的東西,對我這種門外漢來說,實是難以接近,所以一直沒有去旁聽過他的課。到了去年,快要離開牛津之際,為了追星,還是硬着頭皮去聽他的「形上學」。這門課只讀一本書,每個禮拜三小時,討論書中兩至三章。讀的是 Ted Sider 的《Writing the Book of the World》。單看書名,「寫出世界之書」,夠霸氣了吧?在此之前,我只對英美語言和心靈哲學有極皮毛的認識,對形上學基本上一竅不通,加上 Sider 的行文不算簡單,所以讀得非常勉強。但這卻成為了我當時逃離《莊子》和論文的出口,而且有種知性上的大滿足,十分過癮。近年英美哲學的形上學研究十分熱熾,Siders 這本書甚至是一本「meta-metaphysic」的書,後設地討論形上學的本質與方向。如果大家還聽到有人批評英美哲學只是搞搞語理分析,對形上學這些根本的大問題漠不關心的話,一笑置之便好了。

  那天說着說着,還說起「grounding」這個近年非常紅的形上學概念和相關的研究。結果又害我忍不住再離開我的論文,鑽進英美形上學的離奇世界裡(又或者這只是我拖延的一種方式……)。我讀的是 Karen Bennett 的《Making Things Up》。為甚麼要選這本書?我之前沒有聽過這位哲學家,但單是看她的個人網頁,已覺得這個人十分有魅力。她個人網頁的首頁,都是些平常的東西。但最底下卻有一句很吸引人的話:「我本來可以不當個哲學家的,如果你也想窺看一下這個可能世界的話,可以按這裡。」結果一按進去,是一則關於她的新聞。原來她曾是個世界排名第一的專業拳手……好,然後按進她的publication list。第一項是一本叫《Making Things Up》這本書,她上載了書的引言,供人免費閱讀。她在那條連結的後面寫道:這引言只有十頁,如果你只是因為拖延症來到這個網站的話,這引言也浪費不了你多少時間。我那時心想:你也太賤了吧,怎麼會知道我只是因為不想寫論文才來到這裡?於是,我便因為她的幽默感,看了她的引言,然後找了第七章來看。誰知,一看便忍不住一章接一章看下去。她的行文直接了當,文氣似在說話,但又不失深度和創見,趣味盎然,實在是認識「grounding」的上佳入門選擇。

  這幾個星期,我看得可謂如痴如醉,更讓我禁不住讚嘆這些英美哲學家有多麼的瘋狂,多麼的聰明。例如第八章,她處理的問題是:世界是不是「平」的?這當然真的不是在問地球是否平坦,而是討論這個世界的不同事實或者東西,有沒有一個層級上的差異。很抽象吧?一般來說,我們都會覺得這個世界的眾多東西,有些是更根本的,有些是給建構出來的。例如:組成這張桌子的粒子,比起這張桌子更加根本,因為這張桌子是由那堆粒子所建構出來的;白水健碩的身材,比起他的魅力更加根本,因為他的魅力是由他的身材建構出來的。但有沒有一種可能,這種形上學的層級只是一種錯覺?世界的樣態根本不是由東西一層一層的建構出來呢?這種主張,Bennet 稱之為「平世界論」:世界其實沒有所謂誰建構誰,誰比誰更根本。

  聽到這裡,開始頭昏頭漲了嗎?我第一次讀到這裡時,也覺得無比神奇,怎會有人想要處理這些問題啊?在她提出她的論證之前,我連這個問題到底要怎麼討論也毫無頭緒,到底我們能給出怎麼樣的論證去支持或反對它呢?我差不多完完全全想像不到。我的意思是我不單至不知道具體有什麼論證,更是連大概會有什麼論證也想像不了。世界是不是「平」的?怎論證啊!?結果,她居然可以很認真地討論這個問題,而且對「平世界論」提出了很有力的反駁。

  看這本書時,一直讓我想到一個英文字:rigorous。這大概是我覺得英美哲學最引人入勝的地方:用最嚴謹的態度,最縝密的思維,去處理各式各樣哲學議題。近至甚麼是妒忌,遠至世界是不是「平」的,同樣一絲不苟地給論證、建立理論。看的過程中,常常會想到歐陸哲學家或現代科學家會如何恥笑這些當代形上學家。我有時候也覺得他們真的很狂,都二十一世紀了,居然還會坐在椅子上「空想」世界是不是「平」的。但同時我又會覺得他們真的極嚴謹而聰明,討論這些抽象至極、世界裡最根本的問題時,依舊扎扎實實、一步一步去論證。有時候,更會來一記神來之筆,讓人讚嘆連連:怎麼會想到這麼優雅的理論啊?例如 Bennett 最著名的,便是她對基礎事實的基礎為何之理論(what grounds the grounding facts?),真的十分精采,有機會再談。我對英美哲學感受最深的,是它的「細」。

  上一本我忍不住一章接一章看的書是 Todd May 的《Post-Structuralism Anarchism》。這算是歐陸哲學的書,也是看得很爽。我看的歐陸原典很少,但就我的經驗來說,歐陸哲學給我的快感是完全不同的。例如,歐陸哲學的時代感很強,法國哲學的發展跟其他人文學科,甚至現實世界的變化是密不可分的。一邊讀着哲學,一邊扣連到現實世界,譬如六八學運,你會赫然發現所有東西都環環相扣,整個世界彷彿向你打開了一樣。從這個意義下說,歐陸哲學是很「宏大」的。不像英美哲學,你很難定義歐陸哲學家做的是形上學、知識論、語言哲學還是倫理學,因為他們的理論好像甚麼有牽涉,拉扯著所有東西(相較於英美哲學,就算是在討論世界最根本的問題,他們還是把它拆得很「細」地去討論)。因此,歐陸哲學的「顛覆力」很強,常常會整體地顛覆了你想法和你的「世界觀」,改變了你看其他問題的態度。譬如讀現象學和傅柯。讀完一覺醒來,世界看起來好像真的會變得不一樣。

  說了西方哲學這麼多,那中國哲學呢?我還記得非常清楚,大學一年級時,「中國哲學史」的補課,鄭宗義老師在夜裡教授孟子「義命分立」的模樣。那時候,我真的感到無比震撼:哲學往你的心猛搥,回應著你心深處最根本的憂患與困惑。陳腔濫調地說,唯有中國哲學,讓我想到「生命的學問」這五個字。對我來說,中國哲學的價值就在於它與你實實在在的人生的連繫。中國哲學不只能讀出來,更可以活出來。

  讀 Bennet 這本書,跟讀沙特、讀《莊子》是截然不同的經驗。英美的「細」、歐陸的「大」、中哲的「深」,都曾讓我感到過無比雀躍。哲學實在是一門太有趣的學問了。何者才盡得哲學之真義?打和啦!Super!

好青年荼毒室官網
好青年荼毒室Youtube
好青年荼毒室Instagram
好青年荼毒室Patreon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此帳戶由 Matters 團隊代為管理) 哲學人團體。目標是把循規蹈矩的好青年帶進哲學的世界。 文章有深有淺,古今中外,無所不談。在這裏,一切都可以被質疑、反省和追問。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驀然回首,在幻想中相見

六合彩金多寶襲來,你知道自己不會中頭獎嗎?

《哲學未來書》預覽篇章:文化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