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意味着什么?如何做哲学?
动机、初步讨论、后续计划以及更多

高扬“民贵君轻”旗帜的孟子:站在民主政治门前台阶的先驱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描述的正是孔孟从天道仁政论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想社会追求。

人道的完整循环——《中国传统学术之结构》简介(四,完)
中国哲学,所学弥深的人,往往信道弥笃。老子了然于“使人必信”之后的反之动转折,所以他的所言就有信验。道有精有信,中国思想家的修养,是个人之精——真正人性,与知识的信验,不断融合而最终达到冥合的过程。这就包含了信仰(知)——“仰不愧于天”,和人性的通达(行)——“俯不怍于人”。在这个基础上才有思想和学术的建立,
黑暗荣耀
你一定要比你的仇人聪明

马基雅维利与法家思想的比较——兼议政治现实主义
[摘要]政治现实主义认为,政治不应该从政治以外的伦理或自然法领域寻找自己的基础,政治本身是能够自我证成的。按照政治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法家和马基雅维利主义皆为政治现实主义的代表。而从政治内部寻找自身基础的结果,只能是政治实践的有效性,最终或将滑入保守主义和“有效即是正义”的窠臼中。

前贤的认识——《中国传统学术之结构》简介(之二)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将道分成阴阳,本体论和认识论,就已经是“二”的层次的东西,愈分愈多,更是愈讲愈远,是向“三”和“万物”层次的南辕北辙。这样的解道,一无所获可想而知。

佛教哲学基本概念「四法印」与「四圣谛」解说(一)
研究一切错误,从错觉到各种错误观念,作大众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分析师,这是佛教的僧侣——佛教的哲人一开始尝试去做的。并非合理化的精雕细琢,而是不断把不合理的错误、偏差和衍生物,以及把人如此持续产生差错的认知本身,作为深刻的现实来思考,从而扩充理性抵达的范围而使其周遍于所履人世。

先秦学术成一系统——《中国传统学术之结构》简介(之一)
个人思想必求一致而圆融;这种一致而圆融在于中国人的思想,而中国人不能脱离历史,因而得知这个过程一定以中国人的方式进行,最终的解决一定带有中国精神的印记;而不能是纯粹外来的东西。

历史规律的最早揭示:从孔子的公正到孟子的公平
孔孟之道绝不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从孔子到孟子一脉相承,他们所揭示的是历史社会的运行规律:权力受礼法制衡,权力制约能达成君臣的平等,专制独大最终导致社会失序、乃至败亡。

.pdf |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笔记(更新中)
本书将传达在当代西方哲学中最为核心的东西——思想自由的理念。它会使读者感到,要评估每一种主张、每一条论证和每一套理论,并且尝试着判断它们是否可以被接受,这最终都依赖于每一个人的独立思考,而非听命于权威。
未来客
二十二世纪某天,NASA收到了欧洲寄来的一个包裹。内中有信,“……考古学家发现此物于希腊某处海底,约公元前400年,疑似日志记录仪器,依稀有NASA标志尚存,
人工智能遭遇定律
根据墨菲定律,人工智能如果可能被滥用,就一定会被滥用。在一般情形下的正常应用、好心的情形下,即便“无咎”,“事情变坏”也会发生。那么人工智能的“事情变坏”会怎样发生呢?这要从彼得原理来看。
孔子的克己复礼:最早宪政运动的倡议和尝试
历史上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误读,不但是历代儒家的有意或无意为之,而且也还包括一些外国的思想大家以管窥犳的偏颇认识,如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就瞧不起孔子和《论语》著作,认为:“孔子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上的训诫,除此我们不能获得任何特殊意义上的东西。

對「中」字字源的一些猜想(一)
楊道還 2/10/2023 「中」字的字源與意味,使我困惑了很久。這裏是積歷年所得的一個階段性的小結。(一)「中」字的重要性 「中」這個字的重要性,大概不需講,但還有些部分不大為人註意,因而有可講處。與「中」字字形有關聯性的字,有三四十個,大多只是形聲字,沒太多的特別含義;也有字形裏有「中」,但卻只是像。

孔子的中庸之道 :华夏的自由之光
英国人自从签署《大宪章》后,经历了六百多年演进,始终对公正孜孜不倦的追求,最终获得法治和自由,从而幅射影响了西方文明、乃至世界现代文明,这是一颗公正种子长成文明参天大树的故事。孔夫子推崇中庸,中庸是天道,中庸也即公平,由孔子的思想出发,我们只要披荆斩棘、一路前行,最终也能抵达自由的彼岸。

2024
杨道还 2/7/2023 最新的人工智能机CHXCL,经过大幅改进,训练参数超过万亿量级,从数量的复杂度来说已经超过了人脑细胞数目的千亿量级。CHXCL的制造者宣称,CHXCL学习了几乎全部人类文本知识,因而可信度大幅提升,终获市场认可,订单预订到2044年,投资者的慷慨与坚持终获巨额回报。
外星人聊天
公司说,让你开发智能工人干活,你弄了个偷懒、打滑、还特精明的人工智能出来,现在还缺这个么?要你何用?
诗人与语言
杨道还 1/30/2023 诗人、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在林里漫步。诗人突发感概:“啊,听,多么曼妙,‘热爱自然的人与世间万象,有着心神的交流,对他,她可说各种各样的语言。’” 哲学家和语言学家问:“你讲的这些话,莫名其妙。我们很想知道,对你来说,语言是什么呢?

孔子思想的深层结构:确立现实可行的政治和道德标准
如得赛先生教诲,能有什么新角度新纬度去审视中华古代经典?我觉得用三个原则来研究是适合的:一是用“奥康姆剃刀”原则来削减多余的繁文修饰,拒绝以水平低劣或神秘的理论来解释伟大的思想。二是可理解的原则,凡是站得住脚的理论都是可述说和明理的,不求诸神秘主义;三是理论可持续原则,理论因应问题而起,亦随问题变化而有新发展。凡是躲在“博大精深”、“圣人之言”和“自我体悟”背后故作高深的理论,都是枯死状态的化石。

孔子思想的现代挖掘:基于文本而超越文本
亚里士多德曾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是赛先生认知治学态度的精粹,严复早就认识到:“须知言论自繇(自由),只是平实地说话求真理,一不为古人所欺,二不为权势所屈而已,使理真事实,虽出之仇敌,不可废也;使理谬事诬,虽以君父,不可从也,此之谓自繇。”重新认识中华古代先贤的伟大思想,理应从孔子的去圣人非偶像的认识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