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test
- Trending
我是基督徒,我關心政治
最近Threads 上面瘋狂看到「我是基督徒,我挺罷免」跟「我是基督徒,我反對罷免」的圖文。這讓我想到大學時參加基督教長老教會的營會,總是會在活動裡聽到一些牧師把「建立台灣國」跟「建立上帝國」劃上等號。我雖然也希望台灣獨立,但總覺得有點怪怪的,又說不出所以然,後來就先暫時丟在心裡某個角落不管。
从“爱国病毒”到“流量贼”:司马南现象与习近平时代的意识形态操控
作者泽西围绕司马南偷税被追罚引发的舆论风暴,剖析其背后庞大的“爱国生意”模式,并追溯这一现象的根源—习近平13年来系统构建“爱国主义”政治工程。司马南等所谓“爱国斗士”实则是制度红利的投机者,借民族主义之名行逐利之实。而这种病态生态正源于习所播撒的“爱国病毒”,一种将爱国与爱党爱领袖绑定的意识形态病毒。

台灣價值不是誰說了算
個人不認同單一政治價值觀等同於「台灣價值」,不過也懶得每次看到被標記就回覆,這大概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中共军权危机曝光,习或无力开战?
台湾的危机,主要取决于两大关键因素,一个是美国因素,一个是中共因素。川普上台后,美护不护台变成了不确定因素。中共因素取决于习近平能否完全掌控军队。

追求自由民主与“不接地气”
William刚刚发表了一篇很严肃也很有趣的妙文,标题是“ 李老師團隊所創造的全新「反共」模式”。这样的妙文应当得到同样严肃而有趣的回应。以下是我的尝试回应。(本想在其文下直接回应,但尽管努力追求简短还是字数超标,就只能在这里以这种方式回应了。

【金句】Thomas Sowell - Politics has turned the lofty ideal of equality into the ugly reality of...
政治已將高尚的平等理想扭曲為對他人成就感到怨恨的醜陋現實…

碎片集草稿(五):三種「中立」
「中立」其實也有各種不同的意思呢...「各打五十大板」未必是適當的做法。而當我們說「打破二元對立」時,想表達的究竟是什麼?
2016、2020、2024美国总统选举特朗普与民主党候选人得票对比及变动分析
综述:特朗普在多数派群体中支持稳定,又获极右和民粹加持;民主党基本盘不稳,在若干少数派群体中遭遇“跑票”严重;三次大选反映美国民意右移,草根与精英对垒、美国撕裂、保守民粹兴起,改变美国社会、冲击世界秩序

越远离 越解放
当一个人远离某种束缚、压抑、困扰或依赖关系时,会逐渐获得更多的自由和幸福。这样的时刻,在我截至目前的人生里,有三次。
【转载】目前日耳曼学的总结
为了凸显自己文明人的身份,这些族群往往会去模仿日耳曼的生活方式,比如学日耳曼的素食主义,比如法庭上坚持戴假发。

被撕毀的承諾:烏克蘭棄核三十年與國際信任崩潰
1994年12月5日,烏克蘭代表在布達佩斯簽下備忘錄的鋼筆尚未冷卻,這份承載著核裁軍理想的文件便開始顯露裂痕。當烏克蘭將1900枚戰略核彈頭移交俄羅斯拆除時,這個年輕國家不會預見三十年後,自己將在戰火中質問國際社會:「當我們需要保護時,你們的承諾在哪裡?
意识流一日:创作·意淫·阅读·政治
意识流,更通俗易懂的名称叫自由联想。由日常所见所闻而来的自由联想本应止于个人,现在选择挑选某一天的意识流/自由联想片段发表出来,是着眼于它们涉及或大或小的我认为是重要的公共议题,这样的文字发表出来大概不会跟《我的首次一夜情》(My First One Night Stand)那样被熟人或陌生人窃笑或笑出声。

非美的美国
时间来到了2025年,中国的知识分子通过美国之音认识到的那个“非美”的美国,已经在特朗普的连任浪潮中被彻底摧毁了。

從美援與星鏈看台灣問題
單純的政治閒聊,把近期看到的幾篇新聞連連看,嘗試了解這個世界是如何的運作。

性别政治·国际政治·台湾前途
三个话题看似想象力三级跳,但实际上是无缝对接。

游泳·水温·金枝·暴君·狐狸
本以为没什么好记录的一天,稍微仔细回想一下,居然几个小时之内就能有如此之多的可圈可点的事情。先前的没什么好记录的想法只是思想懒惰。

國蔥補選票數猜測
雖然沒打算特別關注民眾黨的補選,不過有活動還是來蹭一下熱度。

「2025 主張罷免不適任立委,是我們的義務」臺灣⽂學作家連署聲明
此份罷免連署聲明由美國國家圖書獎史上首位台灣得主作家楊双子發起。

母子对话怎样才能不错位
假如说,好文就是能引发读者思考问题的文,那么,低音的“离散与归宿:荷兰日料店里的母子错位对话”在我看来就是超级好的文。作为读者,我们无一例外不是为人父母就是为人子女,低音的文章可谓覆盖全球80多亿人。现把我对文章的回应作为单独的文章发表出来,目的是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读到它,读完它,想到和思考更多的问题。

從焚書歷史想到圖書館預算
不讀書的人也不想要別人讀書,可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