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远离 越解放

·
(edited)
·
IPFS
·
当一个人远离某种束缚、压抑、困扰或依赖关系时,会逐渐获得更多的自由和幸福。这样的时刻,在我截至目前的人生里,有三次。


  • 第一次:离开中国。

2019年爆发的香港“反送中”事件,第一次让我直观地感受到政治与自己生活之间真实的联系,媒体叙事与实际状况之间巨大的落差,也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真正所处的政治环境。

紧随其后的2020年新冠疫情、舆论环境的压抑、疫情之下种种悲剧的发生、极端的封控措施带来的次生灾难、求助无门的普通人……看着几乎所有人都处在一个马尔可夫链上,忘记昨日,随机走向明日,我下定决心必须离开。2023年4月,我离开了中国,来到了日本。

  • 第二次:离开原生家庭。

我成长在一个专制的父亲与焦虑的母亲组成的家庭中,但庆幸的是,我的童年由外婆长大。她给予了我仁慈与勇敢。使我成年后清晰地认识到:我必须尽早离开原生家庭。为了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摆脱父母焦虑、暴躁和控制欲的阴影,彻底终止代际创伤,我花了十多年,从内心的疏离到最终以物理距离划清界限。
离开中国前几周,我主动给母亲打电话,坦诚地表达了多年来自己所承受的伤害。电话最后,我告诉她:“如果可以,以后就不要再联系了。”

  • 第三次:离开前任。

我和前任是在疫情封控期间通过Twitter认识的。
经过短暂的交流后,我们很快意识到彼此拥有相近的价值观。第一次见面,我们便发生了关系。他告诉我,自己很久没有这么轻松和快乐过。我当时也有同样的感受。在那段封控的日子里,我们大多数人都处于一种无处可逃的、弥散性的压抑与痛苦中。似乎只有亲密关系,甚至仅仅是身体上的亲近,才能暂时缓解那种无力感。在权力视我们为工具的压迫环境中,做爱本身也是一种反抗。

也是因为这种认同感,我回应了他的“求救”,倾注了几乎全部的积蓄与精力,资助了他近两年的时间。从前一段婚姻留下的抚养费,到赴日留学所需的签证、学费,以及日常的衣食住行。陪伴他从中国来到日本。直到2024年底,积累已久的矛盾最终爆发,我们走向了分开。所幸,属于我的大部分钱最终都追回来了,尽管过程充满了欺骗和不断的失望。

今天,无意间打开Matters,又看到他在写自己的父母。我没有点开,也知道里面具体会写些什么。现实生活中,他已年过四十,仍持续接受母亲的经济支持,并维持着日常过于亲密的沟通模式。这种状态决定了他根本无法真正与原生家庭割裂开来。但另一方面,他却不断在社交媒体上控诉自己的家庭,以此为谈资,建立起自己的叙述与人设。与此同时,又在网络上努力表现着自己认真、勤奋且理性的一面,每天规律地学习打卡,刻意营造出绅士、理性的社交形象。所幸,他至少没有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真实生活中的糟糕品味,因此看起来仍算体面。他是我真实相处过的人中最糟糕的一位。当看到他的Bio上写着“人在日本,尝试开启新的生活”时,我依然难以平静。


以上。

此刻,我已步入28岁。
我或许不是最幸福的,但至少足够幸运,也还算清醒。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