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
什麼時候都是最危險的時候
我懷疑,有些人早在綁架國家之前,就已經先被國家綁架了。
現實(二十五年之後的恥辱與和解二之二)|2014年紀念六四
活在這個我們被迫閉嘴與失憶的恥辱現實之中,不去與現實和解,也不去委屈自己,反而很不現實地保存自我,難道不是一樁意義非凡的事件嗎?
恥辱(二十五年之後的恥辱與和解二之一)|2014年紀念六四
二十五年過去了,政府或許真如他們所說,「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同樣地,我們也把恥辱紋在了自己的身上。
我們守護記憶,直到最後一人 |2009年紀念六四
也許有一天,我們真的會變成大多數人眼中的瘋狂先知,並且一個個老去,一個個凋零,所有記得六四的全都整代人整代人地消失。即使到了那一天,再也不是為了起到什麼實際作用,而是單單因為這個記憶本身就是道德的
唔關我事|2017年紀念六四
你怎能說這只是「那個時代」的事呢?
六四與愛國 |2012年紀念六四
六四和中國有關,可是卻成為香港人自我認同的核心
在一隊坦克車前 |2009年紀念六四
這個意像彷彿就是預設了靜默的圍觀者的存在;就像一齣沒打算演給任何人看的戲,但卻讓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有注視的義務和責任,並且沉思其中的意義
愛國港人的六四創傷———給程翔 |2005年紀念六四
六四的結局不只壓抑了香港人參與政治的熱情,延滯了曾經可望可即的民主前景,同時使得香港人對於「愛國」產生了抽離的情緒。這就是香港的六四創傷綜合症。
2006年紀念六四:放下六四向錢看
迴避六四,甚至迴避文革,並不能證明往日的正確,更不能彰顯現在的成就。
族基政治
我喜歡馬來西亞,其中一個原因是我把它當成學校,一間能教懂我族群政治之魅力與困境的學校。對我這個中國人來說,這實在是一門十分切時的課程。馬來西亞的長壽執政聯盟叫做「國陣」,底下有三個分別代表三大族群的政黨;一是馬來人的「巫統」,二是華人的「馬華公會」,三是印度人的「國大黨」。
道德和倫理的回歸(政治機器的倫理元素)
(注:本文是杨照《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一书的推薦序) 《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這個書名嚇人一跳,因為它似乎太過煞有介事,道德說教的意味太濃,保守、傳統而且古老,幾乎不像是任何一個現代評論家會喜歡取用的名字,尤其不像楊照著作的書名。畢竟,他是一個生活在當代社會裡的知識分子,而且受過...
逆向的犬儒
人民對政治的漠不關心,對政治人物的高度懷疑,通常都被認為是民主政治的致命傷。假如人人都覺得公共事務與己無關;都認為枱面上的政治人物只會說謊,誰做都一樣,那麼;從而導致投票率長年偏低;那麼公民的參政權又該從何談起?這種政治冷感正是許多學者反省代議民主政治的起點,他們通常把它形容為犬儒主義的表現。
梁文道:不諱直言(民主與勇氣之二)
曾經有段日子,我迷上了古代希臘的一切,甚至到了自修古希臘文的地步。可是,花在那些典籍的時間上越多,我就越是覺得迷惑,那些遠古異邦人的世界就和他們留下來的文字一樣,晶瑩如一只在陽光下折射出重重虹彩的稜鏡,只是我找不到任何可以穿透進去的入口。便說民主,雅典的驕傲,從那時到現在都有人在...
梁文道:古典民主的活化石(民主與勇氣之一)
瑞士這個國家我去得越多,就越是覺得着迷。倒不是因為那些早已印成明信片的湖光山色,也不是因為它的名錶軍刀朱古力;而是因為它幾乎是個不可能存在的國家。這麼說,並無絲毫不敬,只是想誇張點強調它的特異。比如說它的中立,以及那愛好和平的形象。來自瑞士的白底紅十字旗固然代表了全球最大最著名的...
即便到了最後,現實和常識的必要
區議會選舉結束之後,許多人認為整個治港策略應該會逐漸貼向現實,慢慢回歸理性。這種猜想當然十分合理,因為如此震撼的選舉結果,將會徹底改變下一屆特首選舉委員會的構成,極有可能使得中央政府陷入被動,無法如臂使指地決定未來香港的特首人選。再加上美國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間接危及香港獨立關稅區和金融中心的地位。
寫在香港區議會選舉之後:誤判了什麼?
為什麼建制派會在區議會選舉大敗?他們接下來會做什麼?中央政府對這件事情又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在試着回答這些問題之前,我想先介紹一條朋友發來的短片。這條短片想要解答的問題,是為什麼中國的豬肉價格會在近日瘋狂上揚,而它給出的答案竟然是美國在背後操縱,他們派出特工,潛伏中國境內,以巨大的...
廣東人就該說廣東話?
在香港堅持說廣東話,推動粵語文化;這究竟是一個香港主體的體現,甚或包含了些許港獨的意味;還是一個歸根認祖的愛國行為呢?過去幾年,因為政治形勢的緊張複雜,時常會出現一些讓我覺得難以理解的現象。舉個簡單的例子,晚清陳澧著有《廣州音說》,其中有這麼一段非常有名,時常被人引用的論斷:廣州...
再硬下去是反恐?
幾個月以來,在同情抗爭運動的市民圈子裏,一直流傳一種講法(或者我該說是幻想?),相信中央政府最後會為了拉攏大部分香港市民的民心,清算香港警方,把他們當成用完即棄的過河卒子,狡免死,走狗烹。而啟動這一點的關鍵,就是曾經的社會主流共識,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道德高尚的納粹德國(見過漩渦的人,未必知道漩渦的樣子──二之二)
「英國媒體實在應該為他們對德國撒的謊感到羞恥。」1935年,德國旅途當中,在日記裏頭寫下這句話的人,叫做貝瑞.道姆比爾上將(Sir Barry Domvile, KBE, CB, CMG)。他出身自聲譽卓著的海軍世家,前一年,才剛剛從英國皇家海軍學院校長的位置退下來。
希特勒的柏林歡迎你(見過漩渦的人,未必知道漩渦的樣子──二之一)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一般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事爆發的日子。同年,全世界最古老的旅行社之一,英國的「通濟陸」(Thomas Cook)有一份向英國遊客宣傳德國旅行團的小冊子,上面寫着這麼一段話:「所有令人着迷的古老事物都在這裏,四處還有更多令你驚喜萬分的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