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泥
引言:何謂超越式的文化科技治理?
舊石器時代的情緒,中世紀的制度,與神一般的科技。承蒙青平台與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垂青,有機會參與2023.09.02「⽂化治理・下一步」論壇引言,討論⽂化科技與文化傳播《文化科技綱領》的下⼀步。以下僅就個人講稿與簡報部分留一個紀錄,本文經稍事修正後釋出。

翻譯:秘密結社、網路國家、火人祭、ZUZALU—對新政治社群的思考
《秘密結社》為麥特.普利維特於 8/22 寫的文章,在加密社群強調「去信任」的當下,重新梳理一個改變世界的社群,其內聚力從何而來。他分析了歷史上重要的另類社群與社會運動進行的方式,並提出推測性的「社群技術」,來支援未來社群的發展。

初探 Polis 2.0:邁向關鍵評論網絡
An Initial Exploration of Polis 2.0: Moving Towards Seed Review Networks。本文介紹了 Polis 的運作方法,與加入了 AOI 開發的群眾對話工具 Talk to the city 之後的 Polis 2.0 試行專案點子松 AI 民主化對齊大會。並就可能的回饋網絡與角色扮演的未來,進行腦力激盪。

翻譯:賦稅作為終局之戰
本文翻譯自 Shunsuke (taka) Takagi 的文章《Taxation as an Endgame》。本文討論多元宇宙(Plurality)與激進市場(Radical Market)中關於資源的分配技術,並於web3世界的實踐案例。並於分配技術之後,提出公共資源獲取的管道,並建議將「手續費」視為「徵稅」,以建立永續的網路自治生態。

太空事務:以激進市場尋找民主化太空無線電共同市場
「無線電頻率是一種公共資源。」尤其在低軌通訊衛星科技成熟的現下,國際共頻譜治理成為迫切問題,如何在科技發展寡占與普及服務福祉之間取得平衡,本文嘗試提出激進市場(Radical Market)中的部分共有制(Partial Common Ownership, PCO)作為因應之道,為區域共同市場提出可能藍圖。

尋找有別於電馭極權與財閥亂鬥的第三條路
從「棄成長」達到「豐裕」,從「去中心」達到「多元宇宙」,從「解耦」達到「複雜」。在豐裕的多元宇宙中,我們終於覓得數位民主。

演講講稿:民主化AI的實驗與展望
7/12 在點子松談民主化AI,我是一個人類語言模型,主要吸收唐鳳的公開逐字稿進行優化...以下是優化的結果。

專訪逐字:Suji Yan 談網絡國家世代
〈難寶堅尼〉Podcast向來探討web3文化生態系,多討論科技與文化之間如何交纏。目前〈難〉來到第二季,由Mask Network創辦人Suji談論網絡國家(Network State)的推論,Suji以殖民史、霸權博弈與網絡空間作為論述條件,他認為我們這個世代,是網絡國家原生世代的爺爺,所以一起來做華盛頓的爺爺吧。

讀書會:論 ImpactDAO 敘事空缺之處
邁向數位團結,需有足夠的心靈彈性,找到標準化的次文化脈絡。

綠藥丸網絡1:在地組織發行NFT有什麼是值得注意的事?
回歸鄧八數字,把無限時空延伸的幻想拿掉,注意有邊界的數位體驗!當新事物比舊事物更容易創造時,歷久彌新的舊事物便會產生巨大價值。

為何公家單位值得參考公共區塊鏈?
一切都在於如何妥善分配資源給數位公共財的締造者

阿宅導讀:創造文明的人
在飛地書店的 Web3 for all 讀書會,名為《文明帝國遊戲設計師自傳》讀書會,實為遊戲吟遊time。

腦洞:X-Read 電子閱讀里程補助
現實比故事更精彩,這是一篇從愛沙尼亞「X-Road」分散公民系統幻化出來的「X-Read 電子閱讀里程補助」幻想文。

NFT 故事集:工程師浪漫,一個台灣收藏駭客的美學旅程
姑且不論生成藝術(Generative Art)在當代藝術史的地位終將被如何評判,由 NFT 市場所發酵的生成藝術審美觀已經自成一個小而美的生態系,甚至讓毫無藝術背景的群眾,進入收藏體系,甚至發表作品。今天側寫一名台灣工程師的故事。

分散式治理的小結與連載再開
想要改變遊戲,就要加入遊戲。網絡治理並非觀念,已於公共行政領域討論多年,Web3 的新工具是否成為顛覆性的全新治理科技,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地方的鑄造者
第二屆鑄造者論壇會後隨筆

林茲電子藝術節(三)|作品與 AI
前兩篇文章,分別討論林茲電子藝術節策展方向與 NFT 選品之間的關係,第二篇稍微整理林茲電子藝術節這幾十年間的路線流變。這篇文回頭談談個人感受,以下若有主觀稚拙之處,敬請見諒。

關於藝術與分散式科技,兩本閱讀推薦
這週有兩本我很喜歡的刊物出版了,都與新媒體藝術有關,很榮幸能成為其中一本的作者之一。一本是《藝術松 ARThon》年刊第三期,主題為 Web3;另一本由蛇形藝廊出版的小手冊《FAE3, Future Art Ecosystem 3》,也是年刊,也是第三期,恰好也是 Web3。

免費鑄造一份自由
台灣藝術家王新仁(阿亂)與林經堯即日起在生成藝術平台 fxhash 發表免費作品《21/29.7》與《Shape of Freedom》,以免費鑄造(free mint)聲援自由。

餘燼永恆|鏈上駐村實驗結語
身為鏈上駐村機制策劃者,將結語寫於此。「鏈上駐村」可能為實體的「空間問題」與數位的「資料庫問題」帶來新的思考層次。問題無法解決,但說不定問題本來就不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