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438 are following
2.2k articles

.

.

【腦內雜音】有時候我希望科技公司全部爆炸

Kueen

GA幫你統計,所以你不用算了;掃地機器人幫你掃地,所以你不用動了;Google幫你查找,所以你不用看書了;翻譯機器人幫你翻譯,所以你不用學了。但人活著,不是目的就在「經驗」,所以,省略了過程之後,我們在經驗的是什麼?便利為我們省下時間,帶來了「結局」,但這樣真的好嗎?

1

書評》冷宮裡的故人,看透一切,好好求生:評馬欣《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

Openbook閱讀誌

我們害怕被馬欣說中,像是把脈時害怕被中醫生發現昨天又吃了多少麻辣鍋,啃了幾支冰棒。但馬欣的快狠準,不是針對個人的。她不會怪罪我們的嗜冰惡習,因為她早知道,我們所居住的世界就是個冷宮,你我都是囚禁在此的故人。馬欣在後記裡寫到了她「壞掉」的親身經驗。《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的出版,意謂著馬欣最終還是用了文字,一針一線,修復了她自己。

1

麵包、雞蛋和牛奶

司湜

每個人都給出自己認為「最好」的選擇,能為吃者著想、為身體著想、為心靈著想。確實都很有道理,也並沒有是非對錯之別。一頓早飯的討論,看出三代人之間的分歧,這或許就是所謂的世代隔閡或「代溝」。

4

Diaspora

考拉不渴

有沒有一個詞會讓你淚流滿面?

生活 | 燒焦的荷包蛋

天藍

但現在雞蛋的價格越來越貴了,甚至跟兩年前比較一件翻漲了接近一倍左右,很怕再過幾年,雞蛋也變成高端食材,只會富人吃的起,普通人可能就等新年才使得買來吃一吃了。

2

人生最大的困惑 | 今天要吃甚麼?

灰太的胡言亂語

不得不說決定一天的食物從來都是人類不斷循環的大難題!

1

關於自由派與保守派的深夜隨想

何補齋

「30 歲前不是左派沒良心,30 歲後還是左派沒腦袋。」

原來不懂

懂点

原來,我一直不懂。

英文名字

Flora異想

你們的英文名字是怎麼來的

4

而我們並不如煙

蔡牧希

畢業數日之後,才敢細細看這本冊子。如果這是青春的貯思盆,文字是魔杖,召喚那些或許煙飛雲散的日子,一一回到大武山頂,瞭望那些艱難而歡樂的時光。

酒醉的鸵鸟

Seymour

然而我还是喜欢最初的时候,你摸摸头,对我说。

而我仍遙望一枚月色

蔡牧希

一旦提起「林文月」 ,我彷彿又可以聽見柯慶明老師飛揚的語調——那是六朝風華,是東瀛物語,是我當時無法想像卻悠然神往的世界。

(Matters新人打卡)关于我们胃里游曳的金鱼和诗歌

潮汐预警

一篇个人说明书,或曰独白,或曰徒劳无功的自我辩驳。

充實且匆促的日常切片

海上的冥王星

(我嘗試接受雜亂的編排與時間序列;)那些終將成為很久以前,在不久的以後。

害怕唸書

Bonbon.嘎

一切問題都是同樣的問題

1

三個關於未來的關鍵字:遞日,聽鴉,唔係你估

楚思

「未來」到底會怎樣?由一些粵語關鍵詞想起:遞日;聽鴉;唔係你估⋯⋯正因為未來,唔係我估,估都估唔到,那麼,猜不到都仍要想像。

2

可以痛,但不要苦

不重要

今朝睡夢時浮起了一句:「可以痛,但不要苦。」醒來後回想,覺得天才,這樣譯Pain is inevitable , suffering is optional,多簡潔。立即google,原來,人家早把痛和苦拆開來譯,做對句。又立即覺得沒什麼特別。

誰的粉

不重要

做粉絲並不容易,那是一條兩頭拉扯的大欖,一邊叫愛,一邊叫理智。盲粉,大多不盲。他們知道自己支持的對象的不濟,是人也好地也好作品也好,缺點,都很明顯,特別是在這樣透明的年代。每次讚好轉載,也是一種表態,留證,別人看在眼內。社交網絡化的危險在於,一切都太確鑿。

人類是瑕疵品,所以一直不會有成品

不重要

不去看畫也記不起,畫是有筆觸的。粗糙、塊狀,打側看還是立體的,放得久會脫色和佈塵,像牆壁一樣。從電腦設計vector graphic到AI拼湊的順滑圖片,從摸起來凹凸有致的紙品到滑不溜手的像素玻璃屏幕,精製、無瑕、平面,成了不刻意回想就照單全收的default。

無不曉李宗偉

Joobao

李宗偉是馬來西亞已退役的國家運動員,長達21年的職業生涯,共贏得了69個國際賽事男子單打冠軍。他,是我最尊敬的運動員,身上帶有不輕易服輸,不向命運妥協的精神,燃起了我多個想放棄的念頭。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