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文化主義能吃嗎?大鍋飯、大熔爐、沙拉盤,還是一碗湯?
有些人覺得多元文化是大鍋飯、大熔爐,也有人認為是沙拉盤,甚至是一碗湯。大家大概被外送平台的「今晚我想來點…」影響太深,想到都是食物。一些文學研究學者則認為,文化的樣貌也可以用意義之網(Clifford Geertz)或記憶之流(Ulf Hannerz)來描繪。

IMO 人物誌 @fj 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底層邏輯》說書分享會
⋯⋯初入職場,像是驚慌受怕的松鼠,在冬天會為了一頓飯憂愁。可是隨著不斷的成長,時間和經歷會把我們雕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我們終究會成為從容不迫的巨人。

教會成為知識共同體,何以(不)可能?
近來有兩件事情縈繞在心,一是遇見很多無法在信仰群體落腳的基督徒,其二就是如何推動基督徒閱讀。第一百零四期的《字花》恰巧以「讀書會」為主題,拜讀完其中勞緯洛的〈「知識共同體」何以可能?〉,實在千頭萬緒,必須好好整理一下。

IMO 人物誌 @雨果.Hugo|閱讀做公益,如何「永續經營」讀書會?
不管在社群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購書者、聽者、分享者、贊助者——都可以「推進」作業基金,為公益出具一份心力;這已經落實了 Web3 世界裡「code is law」與「用戶參與」的精神,儘管技術上不是 Web3。

[散文]為何我要參與Chelsea 的閱讀配方
2022年,在Spotify surfing 的時候,聽到了「喬西的咖啡沙龍」的聲音,一開始是從「子彈筆記」這集開始聽,除了Chelsea的獨特的咬字嗓聲讓人很放鬆沒有壓力,還有她準確的重點整理,給我不少知識。而去年就從Chelsea的網頁上知道有讀書會這回事,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參與。
開始練習《愛的業力法則》GO!
己所欲,施於人。種子呀!快快長得跟大樹一樣吧!
勸讀(三)與書連結的六種建議之一,提問
持續為讀書會努力中!!

講題煩惱中
聊聊今年要講的題目,後面公布昨天問樹的答案

勸讀(二)躬行實踐
主要是寫給阿姨們看的,順便聊聊水豚讀《論語》,這書不錯看喔~

【瑩光教育讀書會 _《課室討論的關鍵》2】
這堂課真的需要讀過東西才能來討論嗎?課前任務不要因爲出而出,或是為了讓學生重視自己而出課前任務。

學校沒教,但你一定要會的<好好拜託>,讓同事不覺得你煩,更願意幫你?
上了社會大學以後,才發現任何問題的源頭都是人,人真的是非常複雜的動物,也剛好,我們都是人,拜託失敗了又怎樣?反正,nothing to lose;但因為犯了很多低級錯誤而毀了你的人格,那就得不償失了,以上分享這本哥倫比亞大學最受歡迎的社會心理課,祝你在未來拜託路上一路順遂。
《課室討論的關鍵》瑩光教育協會讀書會
沒有所謂的 #沒有標準答案。上課一定有標準答案,只是是過程有標準答案,還是結果有標準答案。我們掌握的是「程序性」的知識和概念。

【小說】秘密生活(15)
穿著廉價素色T恤、藍色牛仔褲的素華,雖明顯感受到彼此的差距,卻對於這個渴求追求非課堂知識的異性青年,感到非常好奇,想要探索他的世界。

閱讀筆耕|遠距會議(9)・旅綜險二三事
正名旅平險 vs 旅粽險、意外 vs 傷害⋯⋯以及分享旅遊綜合險的三個構面。

書 · 人生 · 鄭美里》從婦女新知到社區大學,我的讀書會時光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期以閱讀的饗宴,勾動讀者的共鳴。

閱讀筆耕|遠距會議(8)・發現你的天職 ①*②*③
優先關注的焦點擺在:核心本質、核心技能、價值觀。

非專科小白的區塊鏈學習筆記──甚麼是 EVM 、智能合約 、代幣 ?
一個歷史系寫的的區塊鏈學習筆記...

女紅碎念|好好出口氣,為什麼生氣?
很發心的免費讀書會,要報名以zoom的方式參加。早上參加這場讀書會。其實關於情緒、心靈,依舊不外乎“觀自己”這件事,帶領老師滿滿的摘要和實例分享,也是引導回覺察自己,停止你你你的對話,更多我我我的行動!事情都知道啦!不過三不五時還是需要書籍或像這樣的讀書會,再讓自己回到這個頻道上,走向更好的自己。

社區活動結案報告|《區塊鏈社會學》讀後感
本案經於 8 月 31 日完結,一起回顧活動,並彙報獎金的核銷與派發事宜。

《區塊鏈社會學》導讀・你真的理解「去中心化」嗎?
⋯⋯因此「去中心化」的精髓是架構、管治的去中心,這叫無大台⋯⋯最後竟可收束到「中心化」的邏輯,稱作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