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 Wu

@gemtamicin

福禍相倚的砷:砒霜、烏腳病、血癌藥、半導體

大家聽到「砷」可能會有些聯想,包括烏腳病、砒霜、癌症等。到血液科後,反而因為它對治療特定白血病(血癌)有一定作用,而又對這物質多了點親切感。剛好在臨床上遇到了慢性砷中毒的白血病病人,便開始思考「哪些人會砷中毒」、「砷中毒典型表現為何」,以及「這個治療血癌的物質,是否也會導致血癌」這些問題。

會診數篇 (3) 十個增加會診診斷敏銳度的心法

依會診難度不同,平均每位病人所花的時間各異,簡單的話三十分鐘內解決,難的話可能會到兩小時,然而,會診醫師的時間有限,如何在短時間內掌握重點,需要更多的經驗與指點。

無用之用:論療效無益的臨床試驗 Futility in Clinical Trials

安寧病房都要求我們每週讀一篇文章,本篇文章為今天於病房會議時的報告內容。

當我被問到…臨床醫師怎麼執行時間管理?

醫院教學部在近一年來常叫我去和學妹們無償分享當醫師的心路歷程,以及各個職涯的轉挒點該如何決策。左思右想,還是來把常被問到的問題統整一下,寫成【當我被問到…】系列。

醫學次次次專科化 The Sub-sub-sub-specialization of Medicine

文 吳懷珏 由於醫學專業知識的演進以及臨床需求的深化,醫學分裂成一個個的專科,乃至次專科、次次次專科、次的N次方專科,似乎是個必然。除了病人在就醫上有「我到底該看哪科醫師」的困擾,初入醫療業的學員更面臨專精或廣闊的抉擇。延伸閱讀:專精或廣闊?

專精或廣闊?醫師職涯上的兩難

帶醫學生與不分科住院醫師(PGY)時,通常會瞭解一下他們對於未來想做些什麼。絕大部份還是會留在醫界,有些年紀輕輕已經嶄露對特定領域的興趣,有些則什麼都可以試試,沒有非怎麼樣不可。我也往往會用細胞分化的比喻來和學弟妹們聊職涯規劃:最終還是要進行程度不等的分化,人的時間精力有限。

醫學進步的漸近

最近讀到的一篇實在是讓人在往後的日子裡迴往返覆地想起,那就是知名腫瘤期刊 Lancet Oncology 簡短回顧 20 年來走向的短文。老實說裡面沒有太多新知,只是筆者所寫的內容與我過去隱隱未能化諸文字的想法疊合,覺得能被寫出來,實在是太好了。

評王禮霖《富都青年》:馬來西亞盛世中的裸命

謝謝法界的朋友推薦,帶我看了《富都青年》。在漆黑中摸出手帕來拭淚,獄中手語獨白處,更有些細瑣的聲音響起,許多人出來眼眶是紅的。看完後找了幾篇影評來看,總覺得好像還有更多面向可以被探索,試著把自己思考的一些單詞丟到ChatGPT,覺得不甚滿意,只好還是人工自己寫一篇。

我過勞了嗎?—臨床否定對上實證肯認

就像是大考完後才開始重感冒的學生一樣,在最忙、最累、睡最少、最餓的時候,還有意志力可以支撐自己把該做的事完成,卸下工作後,倦怠襲捲而來,身心被負面感受吞噬,只能費力地斜躺在沙發上用兩根食指敲出指令。

《以學術為志業》對醫學的啟發—醫者讀馬克斯韋伯有感

大概是自己看會診時遇到了很有啟發性的主治醫師,再加上平時與家人主治的互動很正面,在面對其他一些主治醫師時,落差感竟十分地明顯,而且明顯到讓人沮喪。知識與方向的匱乏讓我的思緒飄到了馬克斯韋伯《以學術為志業 Wissenschaft als Beruf》的演講。

行醫中的區判/秀異(Distinction):當布赫廸厄出沒臨床現場

在臨床的情境中,「區判」每天都在發生。「這樣的 practice(行醫模式、風格、作法)過時/不符合實證」等構句,便是執行區判的例證,因為在講述的過程中,我們已經將人事物放到某個尺規丈量,極小化在不同情境下其實具有不可共量性(incommensurability)。

多元文化主義能吃嗎?大鍋飯、大熔爐、沙拉盤,還是一碗湯?

有些人覺得多元文化是大鍋飯、大熔爐,也有人認為是沙拉盤,甚至是一碗湯。大家大概被外送平台的「今晚我想來點…」影響太深,想到都是食物。一些文學研究學者則認為,文化的樣貌也可以用意義之網(Clifford Geertz)或記憶之流(Ulf Hannerz)來描繪。

設定 Git and GitHub

想要和世界上寫程式的人有所連結,首先你要知道 github。

青春並不溫柔 Who’ll Stop The Rain 影評心得:愛妳的自由,使我更為自由

劇名的 Who’ll Stop The Rain 來自克里登斯清水復興合唱團(Cre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CCR),雨作為子彈、體制暴力實體化的借代,穿越抗議紙板,暈染學生的衣物。零落的雨滴串起零散的人群,匯連集體的抗爭與個人情愛,我們感受到的不只是…

以色列猶太關鍵詞筆記

本文用來梳理閱讀以色列相關書籍後新學到的關鍵詞

📚論猶太人猶太性:以色列與加薩走廊主題書單

加薩走廊戰火再起,資訊片斷零碎,讓人一時半刻不知道如何梳理脈絡。閱讀相關著作或許是個可以進入狀況的作法。我想到2022年五月的主題式讀書會為「流著奶與蜜之地」,我們讀些以色列與猶太裔思想家的著作,討論到的作品來自薩依德、艾默斯奧茲,甚至是弗洛姆。

閱讀作為一種煉成

今天參加左轉有書的「閱讀即抵抗:中國威脅下台灣書店、出版與社會韌性」座壇,席間提到在捷運上讀紙本書以推展「閱讀作為一種抵抗」這個概念,讓我不禁會心莞爾。

研究記事 (2) 臨床病例研究的眉角

林口長庚的內科住院醫師訓練實在是…頗為紥實。今天第一天開始看感染科會診,毫不留情的 12 張,而且半數是長期住加護病房的個案。更想捶死自己的是,我一開始不知道我只要看醫學大樓的會診,連同其他區的病人也先研究了一輪病歷(將近 20 張)。事情多到只能延遲下班,還差點趕不上倒垃圾的時間。

語球增多症 Hyperlogocytosis (1) 空日計時

語球增多症 Hyperlogocytosis:一種病因多樣的臨床診斷,表現為團塊狀的話多到滿出來,好發於睡前、酒後等任何意識狀態位處中陰的時候。

會診數篇 (2) 臨床照會有所謂的原則嗎?

回頭檢視自己回覆過的會診,還是會覺得有些不盡完整之處。寫得多或少、限縮或延伸,或許是行醫風格或哲學的問題,我更好奇的是,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會診原則可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