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與本質.拋擲與流亡:《攝.相.現象學》中的影像追索
然而,在那幾年,我對張燦輝教授的印象,多停留在嚴肅的研討會與論文宣讀之間。除了知道他長期負責中大的通識教育擘劃,因而與我在淡江大學、中山大學負責的通識教育課程,在生死、愛欲、友誼、幸福、烏托邦這些永恒的哲學主題上間接有所呼應外,對我而言,從台灣當年的遠距離來看,這位專業的現象學家並沒有很強的存在感。
「自在存在」與「自為存在」 — 沙特存在論的基本組成
要進入《存在與虛無》,了解沙特對「自在存在」與「自為存在」的劃分是至關重要的,除了要分別明白它們意指什麼,亦要知道沙特如何理解兩者的互動關係。
「現象學懸擱」的幾個注解
提到胡塞爾的現象學方法,很多人馬上就會想到「現象學懸擱」(phenomenological epoché)。雖然這概念無疑是進入胡塞爾現象學殿堂的鑰匙,但由於胡塞爾本人對「現象學懸擱」的理解隨着他的現象學發展而不斷修正,要為這概念下一個確切的定義,其實十分困難。
超簡短說明《存在與虛無》是說什麼
先前兩篇說了沙特作為現象學家的理論脈絡,今次則很簡短地說一下《存在與虛無》的理論任務是什麼。
沙特以閱讀胡塞爾作為《存在與虛無》的預備工作
基本上所有現象學家的起點,都只能夠是胡塞爾,沙特亦不能夠例外。
沙特是一個現象學家嗎?
說起沙特,很多時候都會聯想起他作為一個存在主義哲學家,在二十世紀的法國引領了一個時代的思潮。但另一方面,作為一個現象學家,沙特是如何定位的呢?
為甚麼「講故仔」也可以是哲學?── 沙特與現象學哲學
為甚麼現象學總是只在「講故仔」?如果講個故仔也算是哲學的話,文學家應該是最好的哲學家了吧?
初讀梅洛龐蒂(Merleau-Ponty)
二十世紀的法國哲學家,個個名字響噹噹,很容易陷入大思想家崇拜的問題,所以首先弄清「這個哲學家有什麼特別」,就有機會避免哲學中二病。
理論上是如此,但無法應用在這個情況?:讀《現象學作為一種實踐哲學》
「學科」告訴我們普遍的原理;但是,如果要把原理有益處的、降低風險的應用在生活,而且是應用在各種個別的、不同的特殊案例中,我們還必須去面對偶然性與特殊性,思考原理如何和現有的情況相結合。這便是所謂的「技藝」。
身體,與我們艱難的生活:讀《法國現象學的蹤跡:從沙特到德里達》
身體,總是需要水、空氣、陽光;不管我們有沒有意識要這樣做,身體總是需要世界、持續的與外在世界交換一些物質。身體不但活在世界之中,並且總是主動的需求、走向這個世界。
從別人與懸置,短暫的逃離限制:讀《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
那麼,我們能做什麼呢?我們也許可以「往外」,去看看其他人的處境,與我們的有什麼不同,再去問那個「為什麼」。打開我們的眼界,使兩邊的處境有可能互相影響。所以,在沙特看來:討論一個人在他的處境中的思想與抉擇,也就是在探討哲學;因為「哲學」就是在處境中的哲學,是在一個人活生生的生命困境…
憂鬱與時間經驗:淺談現象學對「創傷記憶」的討論(下)
依據胡塞爾的研究,賓司汪格認為:對「憂鬱症」的處理或治療,可以是在患者失去了時間感知能力的情況,透過「事物的共通性」,讓患者與我們維持在一種真正的溝通中。
憂鬱與時間經驗:淺談現象學對「創傷記憶」的討論(上)
依據賓司汪格(Ludwig Binswanger),「憂鬱症」與「狂躁症」的原因,是因為患者「對時間的經驗」遭到了破壞。人類對時間的體驗,基本上是以「未來-過去-現在」的模式展開;而「憂鬱症」的形成,即在於患者的時間模式出現異常,把「未來」的優先性轉移給了「過去」。
現象學十四講|閱讀筆記(vol1~3)
本系列文章旨在整理現象學十四講的內容,並同時藉由整理的過程深化自我閱讀效果,與期待透過分享到網站能創造類似讀書會的狀態。
📝📝現實的反叛 Ep. 7|《影像的視野》、《綠色的憂傷》
這個物件的特別之處在於「觀者必須以實體見到該物件才能看到它的全貌」透過影像無法了解這個物件的完整,影像只呈現了它看到的而非你想看到的。
📝📝現實的反叛 Ep. 6|眼睛的隱喻
眼睛不存在於主體所見的世界,反而是存於使主體能看見的世界
愛情,是不要取走他所在意的事:讀黃鼎元的《如何愛,哲學家有答案》
「哲學」,提到這兩個字總顯得太過嚴肅,讓人敬而遠之。但「愛」就不一樣,關於愛的話題,總是能引發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的興趣,讓人悄悄的豎起耳朵來偷聽。那麼,這群在我們想像中不食人間煙火、講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論的人(哲學家),會如何愛?或是,哲學能對我們現實中的愛情,有什麼幫助?
碰觸與愛情:從列維納斯《總體與無限》談起
即使兩隻手重疊,也不一定碰觸得到。列維納斯在《總體與無限》的第四部份這麼說。真正的碰觸,總是帶著一點害怕:害怕自己太用力,害怕她的肌膚因為自己的手而損傷,害怕自己消減了她原本的光芒。
催眠術,可以治療現代社會的文化病症?:畢來德談《莊子》X艾瑞克森
這篇文章將以畢來德( Jean François Billeter)的思考為中心,談談他對現代世界的觀察、診斷,以及他所提出的治療方法。畢來德認為,我們走入歧途最大的原因,就在於幾項我們對「人類」的錯誤詮釋。我歸納為,對生命的三種重要元素的忽視:一、身體;二、想像力;三、他人。
重現與再現——讀《青春︰獻給他們的情書》
訪問及拍攝被訪者本來經已介入其生活,介入到甚麼程度,甚麼是演戲,甚麼是實象……這非但是流派之間的歧見,更是前線紀錄片工作者需要深思的哲學題。即使沒有煞有介事的字幕或剪接質詢,在取景到剪接期間,其實早已潛藏導演對自身文本的理解,就算不是以全知身份呈現,也肯定帶有相當程度的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