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與時間經驗:淺談現象學對「創傷記憶」的討論(上)
我們現在來討論「憂鬱」這個概念。為了承繼過去的醫學探討,我們這裡說的「憂鬱」,不是指人有時候會感受到的情緒;而是特別指這種情緒在長期累積後,已經演變成心理問題的一種現象,即「憂鬱症」。
未來-過去-現在:人類的奇特生存模式
依據賓司汪格(Ludwig Binswanger),「憂鬱症」與「狂躁症」的原因,是因為患者「對時間的經驗」遭到了破壞。人類對時間的體驗,基本上是以「未來-過去-現在」的模式展開;而「憂鬱症」的形成,即在於患者的時間模式出現異常,把「未來」的優先性轉移給了「過去」。在思考憂鬱這件事以前,我們先來談談一般人的「時間經驗」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未來」在時間體驗中佔有優先的地位。
雖然外在世界的時間,是以「過去-現在-未來」的順序流逝。但是,人類的生存方式,卻是用「未來-過去-現在」的模式來感受、理解時間。怎麼說呢?
基本上,這個描述是從未來是「不確定的」,這個特徵開始的。不像「過去、現在」都是已經完成了、固定了;「過去」已經確定下來這點很容易了解,而「現在」其實也有很多固定的狀態,譬如說現在「我餓了」或「我不餓」,這就是一個固定的狀態。然而「未來」卻是真正不確定的:我們可以預估我們未來「會餓」、「會不餓」,但這些狀態卻還沒有真的固定下來。
基於此,我們有兩個理由說:「未來」,在我們的時間經驗有優先性。
1.未來是不確定的。我們的「存在」(being)也是不確定的、變動的;而我們的時間經驗是存在方式的一部份。
2.我們首先是從「未來」的視角出發,才可能與世界中的任何事物(包括自己)進行理解與交流。
第一點的理由比較明顯;我們著重來討論第二點。關於第二點,我們須要引用另外一個在生活中必定會遇到的要素,即「慾望」(desire)來輔助說明。這裡說的「慾望」是指我們對事物所發出的或愛或恨的想法,讓我們想要親近或是遠離某個東西。而我們之所以對某個事物產生慾望,常常是出自我們當下的狀態,譬如說:我可能在某個當下很想吃蛋糕;但如果換一個時間點(像是我很飽的時候),蛋糕就完全不會引發我的慾望。也就是說,蛋糕還是同一個蛋糕,但它對我的意義(我想要吃或不想吃),卻是由我的慾望、我當下的狀態所決定的。
但是,我們常常會有一個預設,也就是:對於一個存在物而言,先A.有這個存在物本身,才會B.有我對這個存在物的慾望。A比B更為基本;在邏輯上,一定要先有這個存在物本身,才會有我對它的慾望。
但是,這樣卻會引發一個難題:我們所預設的「事物本身」這個概念,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我們對世上的任何東西,一定會或多或少的有親近或遠離的慾望。即使是「漠不關心」,也常常是壓抑下來的「遠離」。譬如說:當我想親近某個人時,卻遭到我所不希望的對待;那麼下次我若遇見另一個想親近的人,或許我會把上次的經驗投射到這一次,以至於我用「漠不關心」來保護自己。
於是,一方面,「慾望」是我們看待一個事物必定會經過的窗口;另一方面,我們的生活又不得不預設「事物本身」這個概念。在科學上,我們會說:「依定律與物體的儲能(capacity),它可能變成另一個狀態或維持現有的狀態;這是關於物體本身的事,與我的慾望無關。」在道德上,我們會說:「依據道德的要求,我應當救他,即使他是我的仇人,我很想殺死他;但道德與我的慾望無關,只與『他本身』是個人有關。」
然而,在過去、現在這樣已確定的時間點中,在我們的視野裡所呈現出來的事物,已經浸染了它帶給我們、我們對於它的各種感受;我們不可能把這些感受剝離出來,來認識「它本身」。可是,我們的生活信念,又不斷的須要回到、引用「某某本身」這個概念。因此,我們可以合理的說:唯有不確定性,能夠挪開事物所呈現的各種狀態和我的慾望,只遺留下有某某事物「存在」的這件事。而在我們的生存模式中,這種關於「不確定性」的經驗,就是對於「未來」的經驗。
所以,經過上述的介紹,我們可以把「未來-過去-現在」這個模式,更簡單的改寫成「可能性-已經是-互動(communication)」。
參考文獻
海德格,〈形而上學是什麼?〉。《路標》,孫周興譯
馬賽爾,〈「有」之現象學的草案〉。《是與有》,陸達誠譯
強納生.雷(Jonathan Ree),《海德格》。蔡偉鼎譯
汪文聖,〈從胡塞爾與海德格之時間現象學來看創傷記憶的問題〉。《現象學與科學哲學》
汪文聖,〈從胡塞爾現象學來看照顧存在性的現象學探討〉。《現象學與科學哲學》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