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哥

@xavier880922

📚📑📝:大四暑假的書單

一起來閱讀!

📝📝:物件筆記|早餐店

若是真要真要說我對早餐店的印象,恐怕還是台式早餐店莫屬。不僅是因為店面設計相對簡單,手寫菜單給了顧客熟悉感,永遠都在播放新聞節目的老舊電視機,以及店內員工像是街坊鄰居的問候。

📝📝:120公分眼中的「正常」?

暑假在跑線的過程中碰到了「軟骨發育不全症」的議題,才得知這些俗稱侏儒的人們有著常人難以想像的豐沛生命力。

🎥🎞️📝【電影短評】之前的我們 |一段關係的修成,也必然暗藏著一段關係的離去

《之前的我們》以人生抉擇溫柔地回應了,一段關係的修成,也必然暗藏著一段關係的離去。正如諾拉、亞瑟、海聖三人的關係。

📝📝:物件筆記|口罩

口罩,這個專屬臉部的物件,在疫情之下催生出了容貌焦慮。這現象大抵跟我們的自信有關,奇妙的是,戴口罩可以為我們增加自信,卻也不可避免地剝奪了我們的自信。

📝📝:物件筆記|行動電源

行動電源的原文 portable charger 可直譯成「可攜帶的充電器」不過我更喜歡另一種說法:Power Bank「能源的銀行」,也就是「將能源存入之後,可以隨意提領」的意思。

📝📝:賽博龐克|意識上傳 vs 社群媒體

在賽博龐克的作品,經常描繪個體的意識可以被保留甚至被植入大腦,而在科幻作品中,記憶/意識則是角色區分「我是誰?」的重要判準。

📝📝:賽博龐克|人體改造 vs 科技植入物

賽博龐克作品的人們癡迷於人體改造,用大量的科技植入物增強人體特定器官的能力。在許多賽博龐克的影視作品裡,我們能看到這種技術被瘋狂的濫用,彷彿人類與生俱來的四肢隨時都能被冰冷的機械義肢替換/取代。

📝📝:賽博龐克|廣告密布 vs 注意力商人

在廣告密布的世界,人們幾乎沒有自由,只能被接連不斷的廣告牽引著生活。構成賽博龐克的浮華世界,有兩個重要的關鍵要素:消費主義文化、社會權力控制。

📚📑📝:大四下的書單

一起來閱讀!

📝📝:物件筆記|社群媒體

《楚門的世界》的主角楚門,發現原來他的美好生活正在被當成一檔節目對全世界放送,回到我們的社群生活,當我發現這是個精心搭建的舞台時,我也可以像楚門說走就走嗎?

📝📝:物件筆記|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

Gotye 的 “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 是一首在 2011 年釋出的分手情歌,在全球拿下 20 億的點閱率。不過,這都是我之後才知道的事了。

📝📝:物件筆記|AI 寫真集

さつきあい其實不存在,她是日本集英社旗下的《週刊 Playboy 》利用 AI 所生成的模特兒。集英社指出:「我們把男性的理想填入,極度擬真地重現出這個夢幻的存在。」

📝📝:物件筆記|服務型機器人

幾乎每個需要跟人接觸的服務型機器人,外表都被設計得很可愛。雖然可愛不是服務型機器人著重的商業應用,但確實產生了一定的親和力。

📝📝:物件筆記|恐龍模型

因為這些模型,讓我們對恐龍多了一層真實的想像;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些精緻的模型,讓我們無法再想像「模型以外」的恐龍會是什麼樣子...

📝📝:物件筆記|公園

公園不一定得有個清晰的形象,對我而言,公園重要的意義在於聚集該地區的居民,來到這個公共場域展現地方的生機。

🎥🎞️📝:3/21_課堂討論摘錄 |《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此為大四下課程《閱讀電影文化》的課堂討論摘錄。《銀翼殺手》的黑色電影元素、我如何知道自己真實存在?眼睛的隱喻?Tyrell 生產的複製人為何要像人?

📝📝:標準時間的中央集權管理

我們駕馭時間的技術反而最終讓我們被時間技術駕馭,也成為時間的一部分

📝📝:思考的最大靜摩擦力

人的思考活動需要時間的投入,在投入的其間就是在攀爬靜摩擦力的山坡,到了越過思考的最大靜摩擦力後,我們的思考活動才開始有產出(移動)。

📚📑📝:大四上的書單

一起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