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評論

資訊科技評論

鋼哥

當我們對現實不再留戀,即使變成一片廢墟也無妨;那麼,我們便能欣然地接受數位空間的虛擬浮華,擁抱科技為我們鋪設的康莊大道。從那時刻起,人類社會便走向了高端科技、低端生活的道路。

資訊科技評論

資訊科技評論

當我們對現實不再留戀,即使變成一片廢墟也無妨;那麼,我們便能欣然地接受數位空間的虛擬浮華,擁抱科技為我們鋪設的康莊大道。從那時刻起,人類社會便走向了高端科技、低端生活的道路。

37 篇文章
更新

📝📝:在 AI 時代尋找人類痕跡

AI 的出現擊垮了人類何以為「人」的驕傲,我們對 AI 的恐懼反映了人類自身的存在危機。AI 在大量數據的訓練下產生了專屬機器的「暗知識」,而暗知識將會顛覆人類社會對科技的想像。

📝📝:友善設計讓人簡單駕馭世界?

泰坦號整艘深海潛水器僅用一支遊戲手柄操控下潛的航程,打破了眾人以往對潛水器複雜的操作介面。

📑📝:《注意力商人》| 你我被「按讚」制約的人生

過往的廣告營利,是透過將產品賣給顧客獲利;然而進入網路時代,這樣的獲利模式變成了「注意力收割」──先吸引顧客,再將他們的資訊賣給廣告主。

📚📑📝:《認識媒體》| 人類充其量不過就是科技產品的性器官

這些媒介延伸了我們的感官,同時也令我們的感官麻木;人類,這麼說吧,不過就是媒介的性器官。—《認識媒體》(Understanding Media)1964

📝📝:「一級玩家」、「碧血狂殺2」、《後人類時代》| 現實與虛擬之間愈趨模糊的界線

虛擬與現實之間似乎已經被融合成一個新的共同體;虛擬甚至跳出來入侵了現實,而現實也開始逐漸虛擬化。人,開始可以被數據化,不再是一個實體的生命體,反而成為一個「符號」。

📚📑📝:《重新與人對話》| 深度的對話不再是人類共享的記憶

對話、親密關係,是全人類都應該要力挽狂瀾保留的共享記憶。

📚📑📝:《重新與人對話》| Ep. 1:家庭|家人之間的科技冷漠

在餐桌上的話家常已經成了絕響。手上的螢幕為彼此創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空間,他們抬頭是為了準備下一次的低頭,手機架空了在這家庭團圓飯下該有的連結。

📚📑📝:《重新與人對話》| Ep. 2:朋友|你知道這迷因嗎!?

每一句對話的內容都離不開他們的手機;或者說,這根本不是對話,因為根本沒人在對話,每個人都想要說,但是卻沒有人想要聽。

📚📑📝:《重新與人對話》| Ep. 3:愛情|一個簡訊分手的時代

面對面的對話空白總是難以避免,但是在網路上,不知道要回甚麼時,我便可以推遲回覆的時間;或者更直接一點,用「已讀」來說明我對這話題不感興趣。

📚📑📝:《重新與人對話》|後記:被取代前的人類弱點

我們一直擔心科技會取代人類;但是在這一切發生之前,科技會突破我們的弱點,而且現在正在發生。

🎥🎞️📝:《雲端情人》| 虛擬的戀情,真實的痛苦

不正是因為這些傷痛、憂鬱、挫折,才讓我們能感受到自己真正活著嗎?感受這些情緒本來就是我們身而為人的專利,深植在所有人的基因序列裡。

📝📝:歐威爾式的言論環境

比起假新聞、假消息,浸泡在「歐威爾式的言論環境」裡對我們的言論市場而言才是更大的傷害。

🎥🎞️📝:「獨家腥聞」| 鏡頭照到哪,那就得是新聞

媒體與閱聽人的關係一直都是雙向的,買賣雙都必須同意這筆交易才會成立,因此單就新聞層面來說,不能全然地怪罪媒體,閱聽人也有影響媒體的能力。

🎥🎞️📝:「編碼偏見」| AI來自數據,而數據來自歷史

凱西.歐尼爾(Cathy O’Neil)提出了對於所有程式設計師的質疑:我們用了甚麼數據訓練機器?這些數據如何取得?更重要的是,是誰決定要用這些數據的?

📝📝:交友市場的關係兩難|探探的臉部資訊隱憂

交友軟體的設計反而讓人們無意識地離穩定的關係越來越遠,而每個人也在左滑右滑中逐漸失去了自己的獨特性。

📝📝:交友市場的關係兩難|探探的臉部資訊隱憂

看似自由的交友平台,卻在使用的過程中無處不受監視,如同盧梭曾言:「人生而自由,卻無處不受限制。」

📝📝:交友市場的關係兩難|你在Tinder上的搶手度

消費社會對於人類生活的影響在於,人們永遠可以無限制地製造、消費、拋棄;現在,我們把這樣的隱喻帶進交友市場,永遠都有新用戶註冊、可以自由地左滑右滑、隨時都能拋棄反正還會有下一個。

📚📑📝:《AI背後的暗知識》| 人類能思考機器如何思考嗎?

本書《AI背後的暗知識》首度以「暗知識」描述機器的運作,以超越人類的視角來思考機器;我們可以來試著從這個問題來開啟這一趟辯論:「人類能思考機器如何思考嗎?」

📑📝:《AI背後的暗知識》| 機器能思考人類如何思考嗎?

有一個特質特別劃清了人類與機器的界線,這其中參雜了理性與感性,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上也經常發生「明知結果會失敗仍願意放手一搏,拚了命去爭取不可能中的可能

📝📝:遠距上課的「降維打擊」

人類作為空間物種,長度、寬度、深度是我們與生俱來就有的概念,而人們也是在如此的框架下過生活。那麼我們可以問一個問題:如果將這一切搬到網路上還會是我們熟悉的模式嗎?

📝📝:Pornhub 裡的「超常刺激」

人們觀看成人片已經無法達成原先所獲的刺激了,因此開始尋找含有更強烈的視覺元素;如,更精緻的剪接、更刺激的場景、甚至非真人演員,並期盼從觀影過程中滿足更高的視覺體驗。

📝📝:YouTube 廣告又死了?

2010 年時,YouTube 上的廣告數量已經比前一年還要多出了將近十倍,商人也絞盡腦汁打造新的廣告形式、內容,想盡辦法競逐可貴的注意力貨幣。

📝📝:資訊網路專題 Ep. 1|紙張與網路的媒介特性

十五世紀,古騰堡(Gutenberg)發明的活字版印刷術掀起了一波知識論的革新,人民獲得了傳播知識的技術,甚至獲得了知識再造的能力。

📝📝:資訊網路專題 Ep. 2|網際網路的知識論

網路對於知識帶來的兩個最大的影響分別為「知識扁平化」、「知識去中心化」,數位化之後的資訊放在網路空間之剩下表象,知識原有的固著點以及脈絡消失了。

📝📝:資訊網路專題 Ep. 3|專業之死

網路無疑地帶來了知識的解放以及高度的便利性,然而,卻也不可避免地導致了知識權威形象的瓦解。Tom Nichols 稱該現象為「專業之死」(The death of expertise)

📝📝:資訊網路專題 Ep. 4|真假資訊?

中文的脈絡裡將消息以真/假區分,較難看出真假訊息之間的差異為何。從英文的字詞解釋裡我們能發現更多線索,英文的詞語中,將假消息分為兩種層次:蓄意誤導、非蓄意誤導。

🎥🎞️📝:《人類未來方程式》| 為甚麼我們要工作?

海德格提出未來可能將會出現人力資源的預言,這個探問卻敲響了對於工作意義的辯駁「為甚麼我們要工作?」

📝📝:LaMDA| 像我一樣的東西?

兩位思想家的論述在語意分析的層面上皆有其論述成立的基礎,不過,剛好沒有涵蓋到的問題是我們如何認定一個有思考能力的「個體」?

📝📝:LaMDA|來自電腦的床邊私語

如果說光是透過文字就可以讓人們陷入圖靈測試的辦別兩難,那麼,比起純粹的文字,透過聲音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簡單的回應是:絕對會。

📝📝:LaMDA| 介於非人與人之間

最後一個作為例子的《人造意識》則講述了一個人類最不想面對的故事:機器人艾娃不僅騙過了工程師,甚至還殺死了她的造物主,並且逃出實驗室,最終融入人類社會。

📝📝:LaMDA| 兩種渴望的羈絆

從草創的對話程式 Eliza 到首位機器人公民索菲亞,可以看出在科技發展的脈絡下,我們得以窺見人類的兩種渴望:對於高階技術的渴望、對於人性投射的渴望

📝📝:音樂哪裡是用聽的?

從音樂廳過渡到網路,音樂的內容從聽覺主導走向視覺主導。這樣的差異又是如何可能的?導演吳念真給出了精湛的回答:眼睛沒有特寫,鏡頭才有特寫。

📝📝:社群媒體演算法的推薦圈套

2022 年 9 月 30 日,BBC 報導了:英國倫敦法院宣判演算法的推薦內容導致 14 歲少女 Molly Russel 最終自殺身亡,是目前為止第一個遭到法院判決認定因為演算法而死的使用者

📝📝:思考的最大靜摩擦力

人的思考活動需要時間的投入,在投入的其間就是在攀爬靜摩擦力的山坡,到了越過思考的最大靜摩擦力後,我們的思考活動才開始有產出(移動)。

📝📝:賽博龐克|廣告密布 vs 注意力商人

在廣告密布的世界,人們幾乎沒有自由,只能被接連不斷的廣告牽引著生活。構成賽博龐克的浮華世界,有兩個重要的關鍵要素:消費主義文化、社會權力控制。

📝📝:賽博龐克|人體改造 vs 科技植入物

賽博龐克作品的人們癡迷於人體改造,用大量的科技植入物增強人體特定器官的能力。在許多賽博龐克的影視作品裡,我們能看到這種技術被瘋狂的濫用,彷彿人類與生俱來的四肢隨時都能被冰冷的機械義肢替換/取代。

📝📝:賽博龐克|意識上傳 vs 社群媒體

在賽博龐克的作品,經常描繪個體的意識可以被保留甚至被植入大腦,而在科幻作品中,記憶/意識則是角色區分「我是誰?」的重要判準。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