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影視將走向精準打擊
隨著科技的飛躍進步,各行各業再次地站在新一波工業革命的門檻上:從人工智慧驅動的創意過程到區塊鏈技術重新定義的集資方式,再到虛擬實境和數位建模為視覺設計帶來的無限可能,影視製作也將徹底改頭換面。本次就來深入探索這些變革如何重新塑造了從創意走到觀眾的每一步,並預視未來影視作品怎樣通過…
究竟一件藝術品的「邊界」在哪裡?
他把藝術詮釋的問題比喻成語言詮釋的問題。假設我們要理解白水的語言行為,而我們注意到白水講話的時候,有時候會配上鬼臉去說。這時候類似的麻煩便出現了,究竟那個鬼臉屬不屬於他的語言行為的一部分呢?當我們想理解白水的的語言行為時,需不需要把那個表情納入我們的解釋對象呢?
2022台北國際書展》匯集台灣精彩原創圖像 書展三十特展Visual Fanzine華山開跑
Visual Fanzine展覽主視覺(台北書展基金會提供)作者|蔡曼尼(文字工作者)台北國際書展今年迎向第30屆,開展前於華山文創園區舉辦「Visual Fanzine:台灣創作者交疊的圖像風景」特展,為書展暖身。展覽由視覺藝術家鄒駿昇擔任策展人,匯聚15位跨世代的台灣插畫家共同參展。
展覽|棄景與存在—塩田千春展
那些絲線連向的遠方,那些污穢受創的皮膚之下,那些妳沒看到的、不在場的,其實才是真正存在的。
現代觀察者的誕生
19 世紀初歐洲人對視覺的興趣,早已不再是「如何透過眼睛觀看現實之物」,而是「如何利用眼球的生理特性,製造出原本不存在的幻象」。
解讀藝術 : 新手上路之點樣可以「睇得明?」
日常生活展覽很多,作品很多。如果唔係只想打完卡就算,睇展覽嘅時候我哋又可以點樣入手呢?點樣先可以「睇得明?」
Selfie 自攝像 (下)
當討論人像攝影時,我們必定會觸及「身份」(Identity)這個概念,在互聯網時代,這一切,當中有幾多是我們要刻意建構的?我們怎樣通過相片展示自己,要建立一個怎樣的「公眾形象」?
【視藝】【採訪】楊東龍 就在畫之中
每個人,每一天,都有屬於自己的課題,藉而練習、鍛煉、修行,日日如是,持之以恆,總有成果。對1975年開始繪畫創作的楊東龍來說,最好的日課,當然是繪畫。走進於刺點畫廊舉行的展覽《日課》中,他憑着高超筆法,一幅幅看似具象的大型畫作中,竟有時間的游移、視覺的錯置,甚至幻象的指涉,像極了...
做手工
喬寶寶由一歲半開始,喬老師就和她一起做手工了。特別在疫情停課期間,喬老師每星期會帶喬寶寶到朋友家,和其他小朋友一齊做手工。做手工看似只是做手工,但對小朋友而言,做手工可以: 1)提升專注力:每次做手工都需要30-45分鐘,是訓練專注力的好方法 喬寶寶用麻繩、廁紙筒和顏色製成的手…
受傷的鳥
Illustration by Etta ChanIllustration by Etta ChanIllustration by Etta ChanIllustration by Etta Chan我已是受傷的鳥,請勿剪斷我的翅膀。。。
【畢業季看日本設計系畢展#4】東京造形大学 — ZOKEI展(視覺設計)
2019年度ZOKEI展POSTER / 高瀬 太一今天繼續來向大家分享東京造形大学ZOKEI展的展出內容。每年的ZOKEI展海報是東京造形大学向校內學生應募競賽出來的成果,今年的這個藍色系的海報就是由視覺設計專攻(GRAPHIC DESIGN)的四年生高瀬 太一所設計製作。
基督教信仰的視覺性
想以「可見的信」(Visible Faith)為筆者未來幾次〈牧者心聲〉的主題,可能因為過去中大藝術系的學術基礎,自然多思考視覺藝術與信仰之間的關係。當我深入思想,就發現一個很嚴峻的信仰問題:我們正失落一個認識神的重要途徑,就是靠「睇」。作為首篇,筆者只簡單陳述一些理念,盼望引發弟兄姊妹的思考。
淺談日本印花設計與平面設計的差異
上週末以翻譯身份參與了第二屆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行的台北布博,也趁這個機會和台灣朋友聚首,談到了布博內展出作者們製作印花設計的特色,也看到台灣的布面料市場的活力。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日本的設計師在做的印花設計跟我們常見的平面設計、插畫設計有哪些不同之處。
談視覺藝術領域裡,「風格」的定義?
一.風格的意義: 風格一詞源於希臘,最初的意思為棍子、柱子,後來把寫字的棍子引出另一種含義:語言風格,在中國風格也有神韻、體勢、興味、韻味、格調等概念。二.藝術風格: 1.藝術風格,格是一個作家或是詩人在創作過程中所表達的藝術特性、個性。2.藝術風格所表現內容如表現的手法、修辭技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