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book閱讀誌

@Openbook

2023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入圍名單與評語

評審團從本屆作品中觀察到語言、文化交混,文化地域界線較以往更為延展開闊的現象。除了大量優秀創作者投入本土歷史小說的創作,今年也是散文的豐收年,競爭十分激烈;此外,各年齡層都有強悍亮眼的詩作,亦有質量兼備的非虛構書寫加入競逐。當代文學創作仍有許多屏障有待挑戰與突破,但評審也欣見創作者多方嘗試、大膽突破,選擇不同於以往的書寫策略。

安錫動畫影展2023》創意豐收之祭 ,影展暨市場展側記

安錫影展今年除了策劃多元性別單元,也於市場展同步規劃相關講座,邀請Netflix、動畫公司與社運團體等舉辦講座,探討性別多元、社會包容及性別平權對動畫產業內容的影響,積極跟上國際社會脈動。動畫可重現不存在的場景,事件當事人不需要露面,近年來逐漸成為紀錄片運用手法之一。

對談》推廣臺灣文學經典,不等於稀釋論文:朱宥勳X盛浩偉談《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一百年前,我們的冒險》

兩人分享彼此對於臺灣文學史的出版觀察:許多人對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的內容或許不盡同意,但現下並沒有更完善的版本。臺灣文學研究者人人必讀的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如今看來過於簡略,但要做出能夠容納多元性的文學史,篇幅又相當長。比如國立臺灣文學館企劃出版的《臺灣文學史長編》就是如此,一字排開共計33冊——想想,一般讀者有誰會為了理解臺灣文學,一口氣讀三十幾本書?

漫畫》從惡童到《東京日日》(下):「松本大洋蒐集計畫」幕後 feat. MaoPoPo

「松本大洋蒐集計畫」至今邁向第7年,大塊也已累積出版了松本的11部漫畫作品,以及一部繪本。林怡君認為,真正影響台漫出版生態的是幕後出版人的共同努力。「我覺得那是一個整體,因為大家一起,我們才有可能把『那個東西』打開。」細數近年來投身做非主流漫畫的出版社,從長期出版歐漫的大辣,以及慢工、臉譜、積木、遠足、獨步、鯨嶼、新經典⋯⋯,還有長年認真經營展覽和漫畫推廣的公館漫畫私倉Mangasick。

漫畫》從惡童到《東京日日》(上):松本大洋漫畫在台灣(應該)都看得到 feat.MaoPoPo

《惡童當街》電影上映當時,任職時報文化主編的林怡君,剛踏上圖像書系編輯之路不久,重出松本大洋的願望始終未果。直到2016年進入大塊文化後,她董事長郝明義的支持下,才終於正式啟動了心中工程浩大的「松本大洋蒐集計畫」。

2023臺北詩歌節》未曾立志成為詩人,創作念頭由內而生:專訪駐市詩人碧娜(Bina)

「我從10歲開始在考卷的背面寫詩,從沒想過要寫給誰看,只是覺得自己非寫不可,而且從中感到無比的快樂,就這樣直到快50歲,才第一次出版詩集。所以我認為,不管從事任何創作,最重要的就是熱情(passion)。」74歲的印度作家碧娜(Bina)應臺北詩歌節之邀來台擔任駐市作家,甫抵台第二天,9月18日便在台大外文系口譯課受訪。

書人生.韓絜光》用愛、好奇、驚喜琢磨出的作品:《向晚的飛行》譯後記

麥克唐納並不只是旁觀,她寫出自己在觀察、思考與經驗中感受到的苦惱、猶豫、傷感、掙扎。她說散文確實像聚精會神做出的嘗試,是用愛、好奇、驚喜琢磨出的東西。我想散文如此,翻譯散文更是如此。透過觀察、透過認識,片段的知識拼合到更大的知識拼圖上,迸發了意義和美,與個人的生命產生了連結。

書評》與史俱進的歷史學家:評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到不自由之路》

21世紀初一系列的動亂,沖毀了進步的假象,隨著線性政治的崩潰,「永恆迴圈政治」的時間感代之而起。按史奈德的定義,假如線性政治讓人們覺得未來必將走向美好,「迴圈政治則讓國家落入一種被害者的迴圈循環。時間不再是走向未來的一條線,而是無止境地一再面對過去的相同威脅。」

童書評》我是誰?未來的我會是什麼模樣?讀《雅希葉的倒影》

《雅希葉的倒影》裡,主角是小女孩,也是獅子的倒影。故事中,雙方都在對抗,一方設法接受自己,獲得真正的自信,一方嘗試看見自己的慾望,明白能夠控制自我才能真正無畏。

現場》死亡只是月亮又一次的盈虧:詩與坂本龍一《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講座

坂本龍一生前最後自傳《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新書講座,麥田出版邀請詩人廖偉棠擔任主講,講述坂本龍一如何用音樂承接地球的墜落,以及他眼中的世界。

報導》文化部推動優化圖書採購,加碼補助21縣市借閱電子書無上限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文化部長史哲及21縣市文化首長共同宣布,9月起讀者借閱電子書將「無上限」。文化部長史哲表示,文化部推動公共圖書館配合保障出版社獲得定價7折以上「優化圖書採購」前提,文化部加碼補助「電子書計次借閱無上限」,除了讓讀者閱讀不再受限,且每一次借閱將支付作者及出版社9元收入,期盼達成「保障實體出版永續」及「促進數位出版發展」目標。

訃聞》政治受難者、《王子》《儂儂》雜誌創辦人蔡焜霖因病辭世,享耆壽92歲

本圖擷取自國家人權博物館紀錄片《人權路上》(江志康執導)整理撰稿|Openbook編輯部 以政治受難者身分推動轉型正義不遺餘力而備受敬重的蔡焜霖, 9月3日晚間因病辭世,享耆壽92歲。由其子蔡炎龍今(9月4日)上午於臉書公告。​蔡焜霖生於1930年台中清水鎮,家中排行第八,是家中...

人物》一個政治犯的《王子》夢:訪白色恐怖受難者蔡焜霖

參與《王子》半月刊的創辦夥伴,除了蔡焜霖,包括當時台灣漫畫界教父王朝基、後來創立「虹光」漫畫出版社的陳文富、被譽為「怪手」的漫畫界長老陳益男、筆名海龍的廖修傳、連載漫畫《王大吉》作者蔡吉豐、漫畫前輩呂奇與黃文松,以及六位四處碰壁的政治犯「同學」,加上妻子、弟弟、外甥等親族,人才濟濟,全員投入。為了怕警總刁難,蔡焜霖請來岳父,也是小學恩師楊明發擔任社長。1966年12月,《王子》創刊號終於問世了。

OB快報》作家陳思宏《鬼地方》登法國《世界報》文學評論版頭條,被盛讚為「成功的小說」

「作為散文、短篇小說和其他作品尚未翻譯的小說作者,陳思宏無疑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知道如何與讀者一起嬉戲。他的小說是成功的。」

編劇書簡EP9》細緻高級的小說與劇集,《八尺門的辯護人》

《八尺門》在小說階段,即能看出極高的議題性與可拍性,我想引另一位評審委員嘉世強的評語:「議題打理細緻,連對白都處理得很高級。」從小說到劇集,從文字到影像,我認為它仍緊緊抓牢了「細緻高級」四字,未因媒介改變、或因應影視特性而有所減損。

人物》不怕從零開始,KadoKado百萬小說得主官雨青與台灣IP生態圈

官雨青話聲溫和從容,但她的世界正以倍數快轉。她曾在四年內拿到台大會計、法律系雙修學位,順利考上研究所、會計師、律師。《失控的AI》獲獎後,她繼續延伸這系列故事,還自己用AI繪圖軟體推出類漫畫連載;為促成授權,也親自試寫一集劇本,與影視製作公司接洽。她以本書為起點,發下豪語:「我希望能把IP延展這條路打通,協助建立台灣的IP生態圈。」目前《失控的AI》剛售出電視劇改編版權,漫畫改編版權也正在洽談中。

現場》女性書寫的逾越異想,關於罪、欲望、禁忌和試探:葉佳怡X崔舜華X劉子華《SEVEN》新書分享會

七宗罪以芭比粉流線形拉丁文條列出:傲慢(superbia)、嫉妒(invidia)、憤怒(ira)、怠惰(acedia)、貪婪(avaritia)、暴食(gula)、色慾(luxuria)。一女子眼神如刀鋒劃破與讀者之間的空氣,右眼汩汩流出領帶狀的漆黑眼淚。右手臂橫過書封下半部,有如將彈奏悖德聖樂,亦預告讀者即將迎來飽含女性眾生相,既日常又逾越/愉悅的衝擊書寫。

人物》敲開高山植物跨時空的大門:專訪《橫斷臺灣》作者游旨价

過去3年,游旨价至少出野外8趟,每趟行程短則10天,長則一個月,一天平均開上500、600公里路,需要聘請專職駕駛(因身懷絕技,游尊稱對方「師傅」)。2019年,游旨价自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所取得博士學位,隔年隨即推出第一本著作《通往世界的植物:臺灣高山植物的時空旅史》,讓讀者驚喜有這樣橫空出世的科普作家,筆帶感情,偶爾流露一點調皮,既有登山者的豪邁,還有讀書人的氣息,更有博物學家的癡迷。

書評》生命的離開與終結,不該是未來悲傷的理由:讀繪本《一隻狗的遺囑》

歐尼爾的婚姻生活不甚平順,和子女關係也不佳。他曾有三段婚姻,有個孩子染上毒癮最終自殺,女兒烏娜(Oona O'Neill)18歲時,堅決與時年54歲的默劇演員卓別林結婚,歐尼爾極力反對,不惜斷絕往來。對照其真實人生境遇,《一隻狗的遺囑》讀來不免讓人感慨,卻又能全然同理。今(2023)年台灣出版《一隻狗的遺囑》繪本,由李瑾倫繪製配圖,筆觸輕柔寫意、用色清爽,與歐尼爾溫馨幽默的文字相得益彰。

現場》語言是記憶,也是揭開帝國暗影的究極魔法:奇幻小說《巴別塔學院》新書分享會

匡靈秀表示,學術界使用複雜語言探究知識,就像是把知識封印在特權階級或受過學術訓練的人之中,避免更多人接觸到這些知識。她撰寫《巴別塔學院》這部小說,便是希望可以打破這道牆,用更開放的心態,突破校園和真實世界的籓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