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殖民
此标签目前无人主理
12 人关注
29 篇文章
張郁婕(Chang, Yu-Chieh)

日韓徵用工・強制動員二次訴訟,韓國最高法院時隔5年再判原告勝訴

韓國最高法院時隔 5 年,再判日本企業必須賠償殖民統治時期遭強制動員的受害者。本次宣判的 2 案,都是受害者們在韓國最高法院在 2012 年首度決定將案子發回二審後,才提出的損害賠償訴訟,所以又稱為強制動員/徵用工的【二次訴訟】(2차소송)。

日新说Copernicium

俄罗斯需要走什么样非殖民化之路?

普京将入侵乌克兰视为新“非殖民化”的开始,他呼吁亚洲、非洲乃至欧洲(被“盎格鲁撒克逊人”奴役的国家)开展对西方殖民主义的抗争。

沈於淵

出走欧洲这一年

“只要我周围的世界每次都是新的,它就没有成为我的世界;我咬紧牙关生存,去抵御每一次陌生事物的袭击……只有在你可以理解的环境中,刺激才会转化为经验,行动才会拥有目的,一张脸庞才会显得亲近,一个人方能被认识。这些模式构成了意义的土壤。但这显然是移民、流亡和’极端流动性’的危险,因为你从那片意义的土壤中,被连根拔起。

王抱一

岛屿的边缘:交工乐队的系谱

这篇文章试图借助交工乐队的历史,回答一个问题:交工乐队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这个问题又可以分为两个小问题,政治经济等诸多社会结构如何为交工乐队的诞生准备条件;创作者又是如何对话历史和传统,在文化生产中和大众结合起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问题,我们都是在给后人做注脚,本文可以视作是交工乐…

相关标签

  • 基本法
    2133
    解殖
    79
    日本
    5482.4k
    寫作
    6403.7k
    政治
    6441.7k
  • 文學
    4552.8k
    攝影
    3101.7k
    中國
    5542.4k
    愛情
    6153k
    電影
    8864.8k
返回全部
阿嘎

為何如此多道牆?

這裡借用澳洲原住民藝術家Wesley Enoch在2019年國際現當代美術館專業委員會(CiMAN)振聾發聵的演說題目:《為何如此多道牆?》(Why So Many Walls?)。最近感到灰心時,常常拿出口考前一天晚上為了口考簡報寫的講稿一看再看,無非是試圖提醒自己,曾經我們也…

Openbook閱讀誌

對談》歸來的人其實未曾離去:郭強生與孫梓評談《甜蜜與卑微》

當時,創作能量最備受期待的郭強生毅然決定不再寫小說,經歷13年空白創作出中篇小說《尋琴者》,橫掃當年度5項文學大獎。去(2021)年.郭強生整理未曾出版或絕版的新舊短篇作品,推出《甜蜜與卑微》短篇小說集,爬梳自己40年來的轉折與追尋。今天,OB要分享的即是當時與木馬文化邀請郭強生與孫梓評進行的深度對談。

9樓C室

搵食以外的公共生活——讀《後殖民主義》

香港高度經濟化(而非去政治化)的社會共識,本身就是殖民時期有意為之、後殖民時期當權者樂見其成的政治操作。至於從前在冷戰格局下培育出來「不中不英」的香港人身份,換了天朝治下國族一大統念茲在茲,其與後殖民的糾纏不清更不消說。

阿嘎

南洋廳、南方想像、南進台灣

本文從「南洋」作為地理名詞的歧異出發,再談及日屬台灣攝影中的南方想像與《南進台灣》這部國策紀錄片,從中分析日本帝國迥異於西方的殖民結構。

一個人

香港英治和中治的比較

香港由英治時代的福地,變成現在中國治下的「輻」地了。

阿嘎

賤民與台灣文學

「賤民永遠面臨的毀滅陰影使他渴望生命、渴望存在,存在於這個殘酷、無意義的、荒謬的,然而又如此美麗的現世」––吳叡人

9樓C室

殖民休止符——讀《後殖民食物與愛情》

Caption from Readmoo書名︰後殖民食物與愛情作者︰梁秉鈞(也斯)出版︰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ng Kong)版次︰2012年8月ISBN︰9780193987227以往甚少涉獵散文和小說類型,多半因為自覺對於這類文體沒多大代入感,品味不了字裡行間的文學韻味。

流傘Lausan

「無大台」與香港極右翼的崛起

2019年運動促進了極右翼的崛起;香港人需要集體嚴肅地警惕及省思。圖:spf.pdf/流傘英文原文見此。詳情請聯絡流傘義務翻譯團隊。美國大選期間,香港再次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而這次更牽涉到極右翼的虛假消息事件。《蘋果日報》涉嫌捏造並大肆宣傳了亨特·拜登(Hunter Biden)受中國共產黨操控的不實指控。

流傘Lausan

回顧:從解殖角度分析《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可能會被美國外交政策計劃(包括違反香港人民利益的政策)來取代香港人的自決抗爭。攝:Alex Yun/流傘編按:這篇分析講述了「流傘」成員對《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反復思辨後的集體成果。主要作者為三藩市刑事辯護律師及「流傘」成員Kasie Lee。

流傘Lausan

陳雲帶頭的右翼本土思想對香港的未來構成威脅

尋求西方干預和將香港經濟不景歸咎內地人,是香港右翼本土派的慣常策略。一名示威者於上水高舉親美標誌。2020年1月5日。圖:Alex Yun/流傘英文原文見此。詳情請聯絡流傘義務翻譯團隊。作者特別鳴謝JS、yehua、Wilfred Chan、Sophia Chan、Hung X.

流傘Lausan

香港自決,豈可假手於人?

英國今昔的不公不義警醒我們,這個國度救不了我們的家園。圖:Hilda Wong/流傘譯按:本文是流傘的原創文章,英文原文見此。如果有意跟我們一同翻譯,請聯絡流傘義務翻譯團隊。英國內政部在二月中就香港民運的情況發佈指引,基本上斷定了抗爭者無權以人權被侵犯為由向英國尋求庇護。

流傘Lausan

農業與全球瘟疫:如何在動蕩中找到團結?

這個夏天會是實踐雙重權力策略的成熟時機嗎?圖:spf.pdf/流傘英文原文見此。詳情請聯絡流傘義務翻譯團隊。自從持續的全球瘟疫和各國強制性禁閉(非監獄式的「封鎖」)開始以來,我一直在一個網上文檔裡列出與全球農業和冠狀病毒相關的文章和參考資料,與我的朋友、家人和一個我最近在網上參加的閱讀小組共享。

流傘Lausan

香港與身份認同的毒害

身份主導的政治往往淪為暴力這個現象絕非偶然。戴面具的示威者在金鐘慶祝雨傘運動週年。2019年9月28日。圖:Alex Yun/流傘本文原刊於《Ragazine》;流傘授權自行發布。身份是一個很矛盾的概念。我們用它來指一個人客觀的、可證實的特徵,也用它來指一種主觀的、將個人與群體連接起來的歸屬感。

流傘Lausan

《70年代雙週刊》的浮與沉

曾短暫存在的香港激進左翼雜誌為我們今天的政治行動奠定了基礎。編按:本文原刊於美國左翼雜誌《國家》;流傘獲授權自行發布。以下發表的版本已由作者修訂並擴充。作者按:本文特別鳴謝楊凱文、Gina Marchetti、羅永生、楊慧儀的研究工作,以及與莫昭如、區龍宇、「長毛」梁國雄的訪談,...

流傘Lausan

燒毀警局怎樣改寫歷史?

騷亂者奪取警察基地,藉以表示「執法」並沒有凌架歷史的力量。圖:spf.pdf/流傘譯按:本文原刊於美國左翼雜誌《國家》;流傘獲授權翻譯。詳情請聯絡流傘義務翻譯團隊。廢除警隊之聲正在全美蔓延。當數十個城市正考慮著削減警隊預算之際,全國各地也有警察相繼請辭。

流傘Lausan

「生存政治」之外 改變新加坡的外傭制度

新加坡資本主義的成功建基於各種不公義──是時候改變了。移工於新加坡芽籠休息。圖:UN Women/Staton Winter (CC BY 2.0)。改圖:spf.pdf/流傘英文原文見此。詳情請聯絡流傘義務翻譯團隊。2019新冠肺炎一記當頭棒喝,促使我們反思工作以及勞工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