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
94 are following
197 articles
Openbook閱讀誌

報導》地方書店田野調查:青年世代如何看待地方書店?

店家皆有與顧客維繫關係的獨到看法,然而,最大的共同點則是在日常生活中與顧客(讀者)建立長久、極為個人化的「閱讀陪伴關係」,印證著小型實體書店經常保持與人的緊密互動。地方書店藉由提供商品銷售以外的無形服務、籌備舉辦的各種書店限定活動,對於維繫地方的文化社群,顯得格外具有重要性。有趣的是,青年採訪者關注書店經營策略的同時,也投影出採訪者對於自身所處的社會困境與生存方式的焦慮。

小白的嬉隱肆

臆想實體書店的的意義所在:「逃逸線書室」

我珍惜實體書店也不僅是一份空間氛圍帶來的安心感,更希望能從人們之間的交流交會發現所謂「實體」真正的價值,那才是最道地的沉香。

小乙

香港书店散步

今年3月匆匆去了趟香港,在旺角的西洋菜南街,我花了大半天时间和朋友小葛一口气逛了4家书店,回来写下了这篇文章。开在香港闹市区的二楼书店是香港独特的文化现象,也是爱书人们苦苦的坚守。祝你阅读愉快,也希望我们可以去更远地方、更多书店!

正宜

京都和大阪的四間書店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可以稱為「書店中心論」,跟地心說或日心說一樣在天文物理學有一席之地。但是書店的確在我的生命當中佔有無法擺脫的重要性,即使是在脫離日常軌道的旅程,仍然不自覺地繞著書店旋轉。

Gem Wu

閱讀作為一種煉成

今天參加左轉有書的「閱讀即抵抗:中國威脅下台灣書店、出版與社會韌性」座壇,席間提到在捷運上讀紙本書以推展「閱讀作為一種抵抗」這個概念,讓我不禁會心莞爾。

無人尼莫

[书店日记]9月13日 晴

10:44 很久没去书店兼职了,昨晚翻来覆去很久没有睡着,包里还装上了一块抹茶味小月饼,想今天和朋友分享。还在地铁上,开心的心情就像小朋友要去秋游~ 11:38 到了之后穿上围裙就开始装忙。以顾客视角开始闲逛,辅以店员视角开始稍稍整理。这是折扣书店,看到了前段时间买了还没开始看的书在这里更便宜,难免会有点郁闷。

瘋人院院長

獨立書店實體書評 - Black Bond Books

今天去 Black Bond Books 這間書店看到書架有些書下面有這個實體書評,這個做法還蠻有巧思的,更加吸引人去翻翻看這本書。

小白的嬉隱肆

讀書你還讀到了什麼?

讀書不只是讀書

Chin

當你發現自己終究是個機會主義份子

《碎片》中有一段讓我特別在意的是埃琳娜提到沒有人是絕對的「無辜」或「有罪」

小白的嬉隱肆

書、酒、咖哩、搖滾樂,「現流冊店」讓你全都要

把我所有的興趣全部結合一網打盡,一次滿足,讚啦!

小白的嬉隱肆

來去匆匆卻印象深刻的嘉義書店「渺渺」

公司 team building 來到嘉義,check in 飯店後查到附近有騎腳踏車十分鐘就可以到的獨立書店「渺渺」。但傍晚有公司排的按摩行程,結束後回到飯店都 6:45,然後我們晚餐時間訂在 7:30。這點時間是讓你回房暫時休息的,但我心想這麼近就有美麗的獨立書店,不去真的對...

何補齋

【昨日書店】人胖了,就老了。

這是2006年的舊文,迄今(2023)恍恍忽17年矣!連青山洋服在台灣都收攤了。

Openbook閱讀誌

報導》實體書店營運困境!政大書城用40天做賭注,金石堂新營店原訂6月熄燈現努力中、宜蘭舊書櫃7月14日關門清倉

Openbook去電採訪李銘輝,他形容自己是困獸猶鬥,指出現在的書市「交易方式不是很公平,銷售方式需要約束」。電話裡李銘輝忽然語氣激昂:「電商跟實體書店的經營是不可比擬的,電商不用處理庫存倉儲、回頭書的壓力。」他將書店事業視為對社會善的循環,希望掀起輿論,讓更多社會大眾正視出版業的問題,研擬合理規約,讓同業共同遵守。短短幾分鐘的訪談間,李銘輝反覆提到「公平」。

Openbook閱讀誌

話題》飛地書店降落西門町滿週年!打造世界性的社群據點,使離散者有處可聚

今(2023)年423世界閱讀日,由《Matters》創辦人張潔平開設的獨立書店「飛地nowhere」歡慶週歲。Openbook特派員分享「飛地解壓縮」導覽精華內容,帶領讀者們進一步了解飛地選書特色,同時一探飛地nowhere的前世今生。最後還有學者梁啟智為飛地打造的「香港50書系」全書單與策展理念,歡迎一同閱讀。

lessons_from_books

閱讀心得:《在森崎書店的日子》一 八木澤里志

「我們不斷地圍繞著那本書東聊西聊。那是一種過去沒有銜接點的人,突然因為某件事而連結在一起的喜悅。」

Yiling

關於《二手書店店員日記》《二手書店店員告白》

翻譯此書的重點是要把作者冷面笑匠的風格轉譯出來,有些地方我讀的時候快笑到打滾,又幽默又溫暖。歡迎大家購買這兩本書,而且一定要去獨立書店購買,還要跟店長聊聊天喔!

Sunline

北投有河書店

我記得我曾經這麼對686說:「每天看你推書這樣認真,我都會告訴自己也要繼續努力。」

lessons_from_books

書評:《最糟也最棒的書店》一 松浦彌太郎

「這裡面有各式各樣的道路,那條路可能很長、很痛苦,但一天之中,一定會有一刻令你覺得幸福,這個選擇就是正確的。只有你才做到,他人無法取代你的𣊬間,一定會來臨。」

何補齋

書店不死

三民書局與我的小小緣份。

Sunline

大稻埕郭怡美書店

我雖也同意在與友人飯局上聊到的:「說穿了,這年頭的書就是有錢人的娛樂。」但在迪化街有著豐富台灣歷史的街道上,書店的存在應該算是完整了這個地方從歷史面上所擁有的想像。(至少我是這麼想的。)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