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ll Leung 梁景鴻
遊記:基本法國安法測試
2022年8月的尖沙咀禮貌徑「歡迎嚟到應考教育局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呢到係場次X。」 寸頭、戴細框眼鏡的大叔,隔著用扣子繫起的綠色口罩,拖長每個粵語字的發音,在歡迎各位教師或教師want-to-be後,把這場考試的名字唸了至少5遍——逢講一項注意事項,都要提醒大家:你們來考的是啥。

三角錐
寫於2022年11月末最近因為同學發起讀書會,第三遍讀自己最喜歡的《拜訪革命》,看到這麼一段: 「阿拉伯語從書本裡走出來,七千年金字塔觸手可及。最大的轉變是,你成了『外國人』,走到哪裡都遭人圍觀,小孩自湧上來模擬黑而至的頭髮。與當地人交談,他們對中國的種種幻相或是誤解,最終都會變成你完善自我認知的一部分。

港人移民台灣掃雷文:從訴願書看失敗原因
這39份訴願決定書,全數遭行政院駁回。

用一支筆對抗威權的《八十年代》雜誌:作業存檔
創刊時,雜誌即強調「這是集體參與、群眾智慧的時代,不是一個敲鑼打鼓、捧拜英雄的時代」。

香港各大學消失的自由空間:策展報告存檔
原來的「空間」,現在只剩下「地方」。

無法移植的記憶?當「國殤之柱」成為「恥辱柱」
今年大部份台灣六四晚會的參與者來自香港,顯示事件在在台港人社群中引起共鳴。但這也正正是問題所在:它似乎無法觸及本地台灣人。

外媒怎麼看昨天的「612基金拘捕事件」?
《衛報》文章開首,即提及「亞洲其中一個最資深、最敢言(most senior and outspoken)的天主教神職人員」被捕,而教廷對此表達擔憂。

「新褲子」樂隊成員龐寬「自我隔離」藝術展引起中國網民共鳴
「你在看龐寬,其實龐寬的生活狀態就是當下你的狀態。」

Notes on Pillar of Shame (恥辱柱) campaign in Taiwan
Yet, without enough understanding to local context and opinion, attempts at building the Pillar, as a symbolic heritage can hardly be successful.

中國網遊版號審批「重啟」,業界前景仍不樂觀
上星期五(8號),國家新聞出版署終於復批遊戲版號,名單上獲批的有45個遊戲。自去年7月,中國大陸政府有近260天未批出任何「遊戲版號」;網絡遊戲業界巨頭如騰訊和網易股價大幅受創,更有14,000間網遊相關公司倒閉。

桃煉四十五年:公害與兩難
政府、廠房的持續缺席與互相推諉,讓四十五年的爭議成爲無盡的等待,失望一點一滴地纍積在居民心中。

桑普和蝸篆居引起的港人訴求爭議
台灣香港協會理事長「桑普」本月18日,在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管中祥的Podcast對談節目「燦爛時光會客室」中談在台港人遇上的困難。原在台南開港式料理店「蝸篆居」主理人鍾慧沁,19日透過蝸篆居臉書發文(https://www.facebook.com/Swirl8Swirl/po...
不同的洪福居民
Published by Will Leung · 29 April 2021攝於洪福邨洪福有大片的綠化帶,也是不同小動物的家園和活動範圍。在邨時,可多觀察牠們的蹤跡,畢竟大家都是洪福居民。上星期有街坊敲門,告知一隻麻雀幼鳥,跌了在洪欣旁邊車道上。

香港民主終章:立法會投票率史上最低
梁景鴻、陳槿蓉、巫敏慧 / 臺北報導 香港民主派為爭取民主,先後提出全民普選行政長官、增加立法會直選比例等訴求。在公民社會壓力下,香港政府於2012年,將立法會直選席位從30席增加至35席。隨著社會運動在香港自由展開,香港選舉的投票率提升,民主派在立法會、區議會的席位,均隨之增加。

中美疫苗外交:公衛與政治的角力
陳槿蓉、巫敏慧、梁景鴻 / 臺北報導 自新冠肺炎全球流行以來,已影響世界權力分配局勢。公共衛生專家指出,若疫苗無法普及,將加深經濟惡化等不平等現象。因此呼籲高收入國家承擔責任,提供疫苗給需要的國家。全球兩大強權中國和美國,已分別捐贈數以千萬劑的疫苗,捐贈對象超過一百個國家。

女性與低薪勞工:疫情製造的脆弱群體
巫敏慧、梁景鴻、陳槿蓉 / 臺北報導 2020年初,COVID-19風暴席捲全球。同年1月21日,臺灣出現首名確診案例,至今未能解除與病毒的長期抗戰。2021年5月中,更造成確診人數飆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很快宣布,全臺升級為三級警戒。直至7月下旬才調降為二級警戒,放寬部分限制。

港生如何報讀台灣的大學(網頁版)
先前寫了一篇港生升讀研究所掃盲,發現當中稍有不準確的資訊,因此修改了一遍,並製作成網頁版。且此網頁也適用於想升讀大學本科的朋友。網址:https://willtopaint.wixsite.com/gotw 如有意見,歡迎留言提出~
港生如何報讀台灣研究所
對,是有點麻煩。

我們踩沒有煞掣的梗牙(二)
上篇的結尾不夠好。發佈後才記起K的一句精警語錄:「Loser(失敗者)先用brake架!」 若用逼的梗牙車友是失敗者,那五月一號參加繞圈賽,在馬路上競逐名次的,可能就都是贏家了。一位師兄衝刺這場梗牙繞圈賽在某公路的某段舉行。這不近大部份車友的居所,也沒有大眾交通工具可供運載單車。

去台灣讀研究所
上月十九日,台灣海外聯招放榜,我有幸獲一間研究所錄取了。好開心,自在大陸渡過童年,在香港成長後,現在還有到對岸生活的機會。聽説,以前香港人到台灣讀書,好像大多因為未能在香港的大學錄取。二零一九年以後,應該不同了吧。在理大校長懶理學校被警察包圍、城大設立校歌法、中大報警抓學生、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