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社運時代的農耕

後社運時代的農耕

Will Leung 梁景鴻

3 篇文章

「不是說以前做的事情沒意思,但回想起來,就會覺得好像過了一個狂歡節。」

後社運時代的農耕

後社運時代的農耕

「不是說以前做的事情沒意思,但回想起來,就會覺得好像過了一個狂歡節。」

更新

〈後社運時代的農耕——直面夕陽的香港新農〉前言

攝:Isaac Wong〈後社運時代的農耕——直面夕陽的香港新農〉是我在台大的畢業作品。「香港?」 「農夫?」 跟台灣朋友提起香港農業,不少人訝異:「香港有人種田的嗎?」 在香港這個多數人口從事服務業的金融都市,種田不論在數據上,還是在對城市的想像上,都是小眾的活動。

致命的認真:在農耕中找回自主的香港菜園「生活館」

攝:梁景鴻這是我在台大的畢業作品〈後社運時代的農耕——直面夕陽的香港新農〉系列報導的第一篇,透過跟創辦人學農、跟菜園成員一起耕種,我用了半年時間書寫八鄉謝屋村「生活館」的故事,嘗試擺脫既有「浪漫/另類生活」、「療癒」等框架,來理解社運於生活館的關係。

經營生活的香港菜檔:本地食材工作室「田嘢」

攝:梁景鴻這是我在台大的畢業作品〈後社運時代的農耕——直面夕陽的香港新農〉系列報導的第二篇。採訪了不是農夫,但用農業推廣的方法,亦嘗試復興香港農業的「田嘢」工作室;以及找出這種進路,與其中一位掌櫃過往參與反地產霸權運動的關係。香港農業不只有農夫。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