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ing.yu
煮飯
作為一個控制狂,我享受自己煮飯。將腦內所想的步驟,實際操作出來,立即有成果,可以立刻自己驗收,我覺得很爽。就算偶有失敗,也可以自我檢討,下次修正。但我超討厭備料,洗菜要耗費好多時間。我也享受逛市場、超市,看著食材、調味料,思考要做什麼料理。
裏葉
每一段時期,都會有一家非常喜歡的店家。有時是時常去,有時是想去但沒去過。裏葉是那種想去但沒去過。因為他在他方。我透過社群媒體,時常幻想有一天進得去,吃得到。一開始,只是因為喜歡的陶作家分享,後來從照片中看出這家店的店內書,都是我摯愛的漫畫們。
胃痛
作為一個吃貨,只想忘記所有難吃的回憶,還有不開心的飯局。完全不記得任何吃食的苦悶,吃,就是要帶給我愉悅!但我不爭氣的胃,時常扯我後腿。而且只要開始無法消食,腦袋就會自動開始出現想吃的慾念,清晰誘人。諸如:可樂、沙士、冰淇淋、奶油吐司、薯條。
亞洲味
小時候,很喜歡麵包、義大利麵、燉飯。這些都是家裡餐桌不會出現的洋味。每次出門有機會可以吃到,都會很開心。後來,胃變得有點孱弱。要是喝牛奶、加奶油沒有放糖,就會開始無法消化,要吃胃散或吃清淡很多天,才能好轉。去了一趟歐洲、一次美國,更加體悟自己的飲食,喜歡跟習慣適合是兩件事。
Papa John’s
我一個人去完美加tour回到摯友家。因為摯友要上學寫作業,沒辦法跟我一起去,我只好一個人出了兩倍的錢,參加了中國城旅行社的團。就算出發前,摯友對我耳提面命哪些行程不要參加,我還是掉進旅行社的陷阱裡,吃了一餐號稱法式,實則隨便又貴的晚餐。那趟旅程,被發派到聯合國小巴中,有香港人、墨…
中藥
從小身體就虛弱,小則脹氣,大則感冒。尤其每每去中藥行把脈,都會獲得各種體虛的診斷,與一些熬製後黑黑的藥湯。一直到高中畢業,才終於找到有緣的醫師,將醫師認為爺爺。爺爺每一年在我前往的時間內,都會不間斷給我各種中藥服用,水藥、粉藥、丸藥。每次進場維修完,氣色都會很好,臉龐圓滿。
座位
自從外婆沒辦法自己吃飯後,外公就換位子,坐到我小時候習慣坐的位子。我們家吃飯的位子,並沒有依照輩分邏輯,只是隨便做成自然。但一直到位子變化,我才發現,或是我才開始去思考位子的方便性。外公的新位子,其實是最方便添飯,也離廚房最近,吃飽飯可以最快把碗放進碗槽。
擦桌子
小時候很喜歡幫忙。我記得是很小的時候,主動幫忙要飯後擦桌子。飯桌很大,我的手很短,沒辦法擦拭到整個檯面,我就爬到桌上去擦。為了要全面擦到,我在桌面上移動,造成重心不穩,桌子傾斜,剩菜掉到地上,盤子破掉,我被揍了一頓。我記得那是一張白色的餐桌。
瞬間
因為我是個麻煩的人,所以我在感受到麻煩、或是不合拍的瞬間,就會結束關係。不過,與其說是結束關係,大部分的時候,我是立刻決定不要發生關係。會結束關係的,通常是友情。我以前覺得對方優柔寡斷,不好好說出真實想法,就會想要淡出。被利用,也是我的地雷。
被看見
作為朋友的朋友的地陪,我明顯感受到一整天之後氛圍的變化。但因為一對一,也是沒辦法離開,只能把預定好的行程走完。演出前的半小時,終於可以坐在有冷氣的椅子上,悠悠地慢慢回話,還可以當對方翻譯節目單殺時間。在話題與話題之間,對方問我在社群媒體上的發言,為什麼他送進google tran…
飛快消逝
在我認可的關係中,我會是主動的那一方。但是,認可的門檻很高。我大概是很怕自己不被愛,所以拼命地提供,就怕有一天被拋棄。大部分的時刻,我都不太述說自己。我認真傾聽,用心歸納,把所有資訊收納在無形的櫥櫃中。在對話的時候,很多時候,只要聽跟回應就好。
意外
離開校園後,我在各種工作中兜兜轉轉,沒有感到舒適的所在。在某一次離職後,我開啟了自己的巡迴之旅,到各個不同的城市拜訪友人,住在他們家裡,好好在其他城市度假幾天。大部分讓我寄居的,都是各自因生活久未聯繫的友人。透過這樣的巡迴,再一次跟他們好好說話,也趁著他們上班的時候,跟在同一個城市的其他友人見面。
溫柔
在我短暫的教書生涯中,遇過一個女孩,安靜可愛努力,那種不會主動起義的孩子。我們花了一些時間培養信任關係,看顧著她從封閉到打開,我慢慢感受到時間的力量,與開始相信陪伴的價值。但這個女孩因為種種原因,要中途離席。種種原因,蘊含了太多的暴力,那不是我想要讓孩子在年幼時體會的。
綠
有時候會覺得綠跟緣長得蠻像的。不關乎政治,也不是環保。綠色,是我大概十年未見的人。每每想到他,我心中既充滿愛,又充滿討厭,還會淚流滿面。一開始,是全身綠色,眼鏡、衣服、褲子、襪子、鞋子、袋子,無一不綠。而且是深淺不同,搭配合宜的綠色們。剛剛成年的我,還在摸索什麼是做自己,時常撞牆。
承蒙厚愛
每個人在check list上的決勝點,應該有所不同。我當然不會知道,觸動他人的是什麼。我知道自己並沒有心動,那些讓我猶豫萬分的點,卻有幾個是放棄有點可惜的:美國人,高知識份子。詢問了我的寫作為什麼看著翻譯,直覺就是不完全。對我的好感值感覺很高。
感慨萬千
不知為何,今天的寫作提示,「感慨萬千」,揮之不去。雖然說有點離題,但我覺得是搭乘的交通工具,總讓我感慨萬千,比起任何場景。不管是回家,還是離開家,總是要搭乘交通工具。每一次望向窗外的景色,總有不同的心情。不同時間點搭乘的心情也截然不同。大學畢業後,再次返校,然後離開返家,車程上感…
歸屬感決定論
「回去」,「回來」。仔細回想使用的時機,我覺得是歸屬感的變化決定了如何使用。當對租屋生活感到滿意充滿,就會覺得是「回去家裡看看」。但是,如果是對於新生活充滿狐疑不安,就會非常期待打開門說出充滿安心的「我回來了」。雖然旅遊跳脫日常是重要的,保持對世界的好奇,持續對世界的愛。
第三個故鄉
終於擺脫考生身份,考上大學。不在外公的城市,也不在雙親的鄉里。勢必要去住宿舍。我記得,當初慢慢在住家附近的五金行,一邊想像著生活中可能會用到的器具,一邊把便宜堪用的物件放進提籃。十八歲的我,哪裡有意識到生活的美學,東西實用就好。甚至買了一把水果刀,但大學時代一次也沒有在學校切過水果。
窯仔
我不確定是不是在台語裡面通用,但是我們鄰里是這樣用的:鄰里間有人的名字跟你的名字,最後一個字同樣,就會跟對方以「窯仔」相稱。或是大家提到對方,就會說「拎窯仔」怎樣怎樣。我爸爸就有一個窯仔。對方好像跟他年紀差不多,事業有成住在新莊,重視養身,有在練氣功。
家屋的政治
家,除了人,有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居所,或稱作家屋。我從小學開始就跟祖父母一起居住,然後換成外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家,因為都更,有一陣子時常變換,到了二十年前終於底定。原本諾大的房子,切割成了幾份,舅舅們都搬到同一個社區。住在外祖父母的家屋中,理所當然認為這就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