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主之作》找不到能认同的影评,所以自己来写
导演展现了所有的虚假、所有的迷狂、所有的无能,让我们恶心、让我们难受,换句话来说,其实是想让我们思考真诚。

當故事從地平線升起——《法貝爾曼》
《法貝爾曼》(The Fabelmans)由史蒂芬史匹柏導演,是一部關於自傳性的成長電影,由加布里埃爾·拉貝爾、蜜雪兒威廉絲、保羅迪諾主演,入圍本屆奧斯卡7項大獎。不僅讓人一窺名導少年的電影之路,也在私人傾訴式的敘事裡,深深共鳴於那股對藝術的狂熱。

「萊茵金」生命的污點變成人生的亮點
我們不能忘的是,我們本來所擁有的天賦,再靠著一些時間的沉澱與努力,我想有朝一日,也能夠像「哈塔」這樣,充滿黑歷史,卻能由黑轉白,成為更好的人。

風和也可以不日麗,終於我們承認不快樂——《日麗》
《日麗》(Aftersun)由夏洛特·威爾斯執導、編劇,保羅·麥斯卡、法蘭琪·柯芮主演。本片入選美國國家評論協會2022年年度十佳電影,保羅麥斯卡亦獲得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提名。

寶兒影評 -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
每一個人的出現,不論是傷害過我們讓我們成長、還是守候了我們讓我們覺得溫暖,他們都讓我們的生命更加完整,這也是生命最美好的部份。

你存在就是我的救贖—— 《我的鯨魚老爸》
《我的鯨魚老爸》(the whale)改編自山繆·D·杭特的同名劇本。由戴倫·艾洛諾夫斯基執導和監製,布蘭登費雪主演,並贏得2023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May 18th看May 18-华丽的假期(胡乱影评和日记)
“就像对待一只安安静静正熟睡的狗一样,如果踹它的话,它肯定要吠叫,那时就用棍棒打它,再关住它。这狗就知道了,原来不让叫,以后再叫的话就要挨打。

今天看了分手的决心!(胡乱影评加日记
“你说爱我的瞬间,你的爱就结束了;你的爱结束的瞬间,我的爱就开始了。”
電影觀後筆記:《東京小屋的回憶》/《小小的家》
電影:《東京小屋的回憶》(日語:小さいおうち、英語:The Little House )

愛情美樂地:男人 女人 第三性
對於父權製的反思鞭辟入裡,與其他批判父權製電影稍顯不同的是,它更聚焦在:父權「強勢」的外表下,孱弱可悲的真實的內裡。「對不起,我做不到答應了你的事。」

倉促的領悟與錯位的情緒氛圍——《 我推的孩子》第一集評價
它的絢爛應該是在極其殘酷的血下逼出的生命的光輝,現在的演出方式倒呈現得像是某個結局的高潮,那樣的結局是作為解答觀眾所有疑惑,收回所有伏筆,將所有情感的未完成予以補完的演出。

直到妳成為妳自己
《史賓賽》(Spencer),由帕布羅·拉瑞恩執導,克莉絲汀史都華主演,詮釋威爾斯王妃黛安娜在英國王室的困境。

《隐入尘烟》到底好在哪里
不要赞美苦难,苦难从来都不是好东西

驀然回首,那城卻在燈火闌珊處
五月一日假期,我和未婚夫去了看《燈火闌珊》。之前在看wiki page的時候已經開始哭了,而入場亦最好了哭一個多小時的準備。

[再看又想] 人造意識 Ex Machina
過與加勒的圖靈測試和與納森的白老鼠測試,由這兩位人類驅動並創造的意識,這便是名符其實,真正意義上的“人造意識”。

愛情即使容易變成「習慣」,也不是創作人疏懶描寫的理由——《12 日》
《12 日》(Twelve Days,林愛華導演,2023) 當鄧麗欣在《金都》(2019)演活了莉芳,一個最後決定離開婚姻牢籠的女子,如今要在《12 日》回頭飾演處境和性格相似而發展和理念不同的 Jeanie,一個千迴百轉後明知是牢籠仍要回去的女人,也確實是難為情。

是否你也曾如此做夢——《巴比倫》
《巴比倫》(babylon)由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導演,布萊德彼特、瑪格羅比及迪亞哥卡爾瓦主演,以三個不同的角色敘說電影百年來的變遷與變化。

對不起,我愛你——《離不開你的依賴》
《離不開你的依賴》(生きててごめんなさい)由《餘命10年》藤井道人監製企劃,日劇《Avalanche雪崩》山口健人執導,詮釋現代青年百般無奈之下的純愛與心痛。

影評《龍馬精神》
此篇文章包含部分劇透劇情,還未觀影卻想觀看者請迴避!!!

愛與遺忘的辯證—— 《王牌冤家》
《王牌冤家》(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片名取自英國詩人Alexander Pope的詩句,意指 「無瑕心靈散發永恆陽光」,也隱喻愛戀初始的璨光與純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