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登半岛地震周年 3:历史地震的遗迹

大规模地震约每隔1000至2000年发生一次,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过去的地震导致了1至4米不等的地壳隆起,表明地震规模可能达到7级以上。与当前的地震活动类似,历史上的地震同样与逆断层活动有关,可能受到地下流体的影响。

能登半岛地震周年 2:地质地貌的剧变

2024年1月1日,能登半岛发生了7.6级地震,其影响波及志贺核电站,导致1号和2号机组遭受了多处损坏。

能登半岛地震周年 1:异常为何发生?

2024年1月1日16时10分,一场震级为7.6级的强烈地震袭击了能登半岛。这些地震活动究竟有何异常之处?研究者们又发现了哪些值得深思的现象?

照我以往

我还在电车上静静坐着,窗外没有鸽子,也没有阳光,远处的灯火被甩开,带我驶向黑暗。

地图背面

地图可以沿着时间展开,再折叠进我的记忆中。

邂逅里昂

那是一次没有预设、没有计划、没有期待的旅程。我甚至不知道这趟列车会带我去一个怎样的城市。

出差伦敦

新疆的火、郑州的厂、上海的乌鲁木齐路,德黑兰的街、基辅的停电、硅谷的模型、伦敦的广场。它们不在同一纬度,不同宗教、不讲同一种语言,但它们在那一个月、那个冬天、那个时间断层上,同时撞进了我的生活。

浅草流年

传说当年两位渔夫兄弟在隅田川撒网时打捞起一尊观音像,于是村长在现址建立庙宇供奉,自此香火不绝。经历数次战火与重建,如今的本堂为战后重建,雷门、宝藏门则成为今日游客最熟悉的地标。

上野公园

明治维新后战火摧毁了寺院大半,后来改建为公园,成了日本第一批“近代公园”之一。战后的年代,上野也曾是漂泊者聚集的地方,生活艰难的人在这里栖身,如今却再难看见背着全部家当的流浪者。

银座役所

银座原来是江户时代的铸银地——名字就叫“银座役所”。以前全是艺伎、剧场、文人活动的地方。所以难怪这里哪怕最角落的巷子,都透着一点精致。

利根川边

几百年前,它原本是流向东京湾的,是德川家康亲自下令改道的。为了防洪,也为了让江户城能拥有更安全的水路。于是整条大河,花了几十年,改成了如今注入太平洋的模样。

告别之地

一杯白开水,胜过过去的咖啡与啤酒。

我的书房

妻子总是调笑我,说科学的背后是神学,我对此深以为然——信仰和理性,并不冲突,甚至相互成就。

看着窗外

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钟摆的声音回荡在屋里,仿佛记录着她的一生,也记录着我与她的短暂相逢。她的目光依旧停留在窗外,鸽子仍然在天上飞。

有心无力

让我难以面对的,是对她的晚年生活始终存有遗憾。

借喻自照

我的怯懦,在于从来没有过付出,甚至不想写出自己的亲身故事。

残阳荒歌

这片土地曾经承载着无数人的生活,如今却像被时间抛弃了一般,连风都懒得吹起一丝尘埃。

时光之门

而我,也将在这样的回忆交错中,感受到时光如流水,带走了一切,却也悄然回赠了一切。

家族痕迹

这些照片,保留了家族的痕迹,也是我自己的故事。

我是樂ちゃん

「樂」是我的名字,是爸爸妈妈送给我的礼物。他们只希望我快乐,仅此而已。而我每天的笑声,就像风,像阳光,像会飞的种子,会飘到弟弟那里,飘到妈妈疲惫的脸上,飘到こども園的朋友心里,让世界变得更柔软,更有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