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
133 are following
617 articles
黃昏

好仔唔當差?

警察身為一個政權的執法者。理應順應上級指示,執行上級的命令。就如秦始王要求焚書坑儒、統一度量衡、製造長生不老藥等。那時的衙差官爺們難道說:不……毛魔說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一齊大煉鋼、文化大革命好…..難道問過執法者?人民好不好?說不好又會被誰怎樣對待?

草右羊

這是我在台北過的第五年生日。

最親近的朋友、家人都在遠處,獨自一人過的生日孤單嗎?那年生日被「朋友」放鳥,現在的我回頭看,意識到付出應是雙向的...

raychair

比人更像人的《克拉拉與太陽》

《克拉拉與太陽》的故事發生在一個遙遠的未來,書中的克拉拉,是一種被名為愛芙(AF, Artificial Friend)的AI機器人

草右羊

居台五年・我眼中的台灣

入鄉隨俗,是融入一個環境必要的心態。聽過為數不少的人,覺得在台灣生活很辛苦,或許因為語言不通,或許是文化差異,理由千百種,反正就是格格不入。

小新

香港由乱到定,香港人作何想!!

谁不喜欢和平安定的社会啊。

raychair

假醫療,真呃人! 不過John Kramer唔駛報「東張」的《恐懼鬥室 Saw X》

經過多年的嘗試,加上《漩渦:恐懼鬥室新遊戲》的慘淡收場。《恐懼鬥室 Saw X》終於找回恐懼鬥室系列的「流量密碼」,那就是John Kramer.

草右羊

台灣生活好容易?留台港生經驗談!打破你的迷思

自2019年,香港又一波移民潮,恰好編者是那年的應屆DSE畢業生,小時候受台劇、綜藝影響,對台灣莫名充滿嚮往,想出走世界的我,就這樣赴台升學了。說實話,在台生活5年,即便其中3年因疫情沒回港,我除了錢以外,都沒太多壓力(半工半讀的悲哀QQ)。

東加豆

微微微故事: 粉紅色的指環 (東加豆)

這是一個群體寫作遊戲. “主題: 刻骨銘心的愛情”那麼, 我便寫了這個微故事, 希望大家喜歡。https://www.penana.com/story/130299/如果-愛/issue/34

苏子华

香港争抢内地精英:一场错位的奔赴

最近半年,拿到中国香港身份的内地人才数量,超过过去10年之和。

下花山人

來台灣一年 記事

不經不覺,來台一年了,記下一些經歷與反省。

窗邊的小鳥

移加旅程 (一)|序

本來想「輕輕的我走了」,但最近正在閱讀前香港總督彭定康的《香港日記》,所以想學他一樣為自己留下某種痕跡,讓日後的自己可以如《糖果屋》童話故事中,一邊走一邊沿路佈置小石頭,在迷路之時可以有點點的回憶回家。

下花山人

歐遊心影錄 ‧ 波羅的海篇 「十七」 立陶宛 維爾紐斯

沒有預計,波羅的海三國的首都中,維爾紐斯(Vilnius)最美麗。

raychair

《我們與惡的距離》是多遠?

「他可能是一個罪人,但他是一個壞人嗎?到底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有標準答案嗎?」或許沒有標準答案,但一直去問這個問題才是重要。

黃昏

2023香港---赤化跡象己見。

市面上: 先從維多利亞港海旁兩邊的商業大廈外牆巨幕廣告講起。從以前外資公司創意多變且引人注目的有趣廣告,演變成以紅色為主題,紅色大字宣傳祖國揚威國際的所謂知名品牌。當然少不了旺角,尖沙嘴等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的市區橫街大巷。從前,行人頭頂上七彩的霓虹招牌,具有店鋪特色的民營公司企業,掛飾招牌等。

raychair

每個人都面對著一場戰爭,一場與自己的戰爭:《社交恐懼症:不孤單生存指南》上

很想對所有社恐的人說:「有我的陪伴,你再也不孤單」

黃昏

社運後,疫情後,新香港社會架構重組與塑造之我見。

2020年頭。疫情燃燒的很徹底,數百萬求生的武漢人民逃離已變成煉獄的家鄉。眨眼間,全球疫情大流行。世界各國相繼封關封國。疫情於英國蔓延期間,首相約翰遜提出前衛且驚人聽聞的與病毒共存政策。以群體免疫為論調,再逐步放鬆強檢隔離與社交距離等政策。

下花山人

歐遊心影錄 ‧ 波羅的海篇 「十六」 立陶宛 十字架山

離開拉脫維亞,剛過立陶宛邊境,在這處偏鄉地區有一處朝聖地。在車站等待開往朝聖地的公車,只有我和另一位亞裔少女。原來她是日本人,美雪曾在上海生活所以會說國語,聊起中國的經歷,不經不覺公車就停在了一處公路邊。我們沿指示走了約五分鐘,一個個十字架立在眼前,這是世界文化遺產十字架山。

下花山人

歐遊心影錄 ‧ 波羅的海篇 「十五」拉脫維亞 里加

肥貓離開塔林,天色漸變灰。來到拉脫維亞首都里加,在城中馬上發現一間很有親切感的店 - Drogas,它就是香港的屈臣氏,招牌顏色亦一模一樣,走進店內看看,這裡物價比塔林便宜。可能李嘉誠也看重里加自中世紀便是貿易中心,當時由維京人發展起來,後來也入漢薩同盟,作為德國和俄國之間的貿易路線。

下花山人

挑戰 AI的立場

為了參加這次活動「今天我跟AI聊了什麼」,我試試挑戰AI,看看它對科技的立場,我從懷疑科技破壞了很多人的生活開始。

下花山人

一個香港人的政治啟蒙

但我的政治啟蒙,並不是某一件事件,而是個漫長的過程,剛好對照香港這十多年來的歷史。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