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貞

@cheungsc

香港叉燒 飛出香港

XG特苦打壓黃色經濟圈,不同部門的官員特別「眷顧」黃店,以不同名義巡查,本年七月拘捕介紹黃店的平台負責人。然而,有良心良知的香港人堅持信念,相濡而沫,在逆境中盡力而為。

飲匈牙利布達佩斯的泉水

已習慣外出時自攜飲品,近年香港多了提供飲用水的地方,喝光了就注滿自己的水樽或保暖瓶,不用因口渴被逼買膠樽或罐裝飲品。在布達佩斯堡壘山,欣見多處有水供人飲用,大減飲後即丟的膠樽和罐。

在匈牙利布達佩斯堡壘山住宿,選擇向多瑙河的房間

若在匈牙利布達佩斯旅遊,盡量選擇在堡壘山上的酒店及向多瑙河的房間,房租是較貴,但我入住後覺得值得。

我心恬然一瓢飲——華叔與黃少容老師高潔的愛

一般人對香港民主派先驅司徒華先生的認知絕大多數在政治方面,惟從其回憶錄《大江東去》可一窺他罕有談的愛情觀。形像嚴肅的華叔,四十年來一直惦念早逝的黃少容老師,不時夢中相見,一種久違的愛情態度;華叔在書中每提及她,均以「黃少容老師」稱呼,十分敬重。新世代即使不以為然,華叔對愛情不輕率,會否也刺激思考?

華叔去世十年後讀其回憶錄《大江東去》,感慨更深。

華叔全名司徒華,香港歷史必定要有的名字。我知道很多人,尤其年輕人不認同他作風和對付政權之法。沒辦法,華叔曾歷戰亂,對中國的感情與在太平盛世成長的香港人,有根本分歧,視角不同。過去十年,香港經歷幾次歷史轉折,仍在進行中,此時看華叔的回憶錄,除了感慨,就是唏噓。我只因工作和華叔見過數面,敬重他的人格和操守。

不用交友 app,無拖拍?

不用科技,是否要準備感情落單?透過app交的人,真是生活伴侶嗎?

哈利王子回憶錄寫手 J.R.Moehringer

著名回憶錄寫手,略述代筆感受,不失幽默,(前)記者一定莞薾。

香港受困 藝術爆發

創作,往往因有所感。香港受高壓,香港人,尤其創作人,愈有想發洩的慾望。八、九十後的香港藝術家漸漸冒起,最開心是有本地收藏家購入其作品,支持他們。

畫廊業是香港的逆市奇葩 細觀藝術界的港產初創

談初創,一般人大多即刻想起和科技公司,看似脫俗的藝術界其實也有初創,三年防武肺令很多行業和小店捱不住,忽然,由香港人辦的小畫廊在這一夬、那一方出現,內心確然欣喜,即使初創生命難料,但曾經出現,已給予我們希望。

匈牙利布達佩斯Castle Hill又見南韓人

旅行 給我最深的回憶 總是人。

歌迷令黃家駒活著

在YouTube找家駒的片時,欣喜發現台灣、馬來西亞和日本有人記得他,今年台灣有紀念音樂會,謝謝愛家駒的人。家駒把香港、把香港音樂、把香港廣東歌帶向全世界,謝謝家駒!家強的的《冷雨夜》萬聽不厭,《好好》、《他的結他》、《祝您愉快》的兄弟情深令我淚水奪眶而出。家強懂作曲、編曲、填詞、唱歌,希望他的音樂多受關注。

抗戰二十年 邊聽邊哭

遲來的樂迷。在YouTube找黃家駒的表演和訪問看,結果在眼淚中渡過。黃家駒,1962年6月10日香港出世,1993年6月24日東京出意外,1993年6月30日逝世。黃家駒的音樂和性格在他去世三十年後仍有不可抵擋的吸力。有他的香港樂隊Beyond,是絕世傳奇。

網媒的一盤數

《法庭線》和《庭刊》是後國安新香港最重要的網上新聞媒體,填補傳統傳媒的缺失,回應時代的需求;不能親身去法庭旁聽的人,能透過這兩個由記者創立、專報道法庭新聞的網媒,認識香港司法制度的運作。全球各地的中文人,趁公義完全消失前一齊目睹腐朽的過程,勿忘付費支持優秀的香港記者。

16%香港人付費看網上新聞,七年來最低

後國安年代,強烈感覺資訊自由、言論自由是公民權力的基石,黎智英先生創辦傳媒,高瞻遠矚。頑強的香港記者,明知環境惡化,仍執意逆風而行,創立獨立網媒,報道香港日漸消失的新聞。訂閱網媒不受地域限制,付費支持有質素的網媒,同時也是傳承香港人的身份。

名店櫉窗的藝術

因為旅行支票,我想起倫敦Selfridges,可能是市中心碩果僅存的兌換地方。Selfridges還有更多值得談,包括在百貨業的創新、是第一間設立女厠的百貨公司。

飛機乘客包

設計精美的乘客包,可能令人收藏,但太多時,就會變為煩惱。不想隨便丟掉,無端端製造垃圾,唯有盡量重用。近年航空公司開始研發簡單,日常生活可用的乘客包,令我大大舒一口氣。

第一次去清邁,吃了最特別的一餐

雖然食物和蔬菜免費,但本地人沒有爭先恐後,亦沒有「大手入貨」;欣見有信念的按摩店和咖啡店,我光顧它們額外開心。

應受更多注視的國家——波蘭

世人對斯拉夫(Slav)民族和國家不熟悉,大抵因為相關國家(主要位於中東歐)的經濟實力未進國際前列,但該等國家非吳下阿蒙,近期有記者細讀資料,發現屬於斯拉夫國家、毗鄰烏克蘭的波蘭,其經濟奇跡未受重視,我則深深欣賞該國接納大量烏克蘭難民,其他斯拉夫國家的文化底蘊也深厚,是時候認識她們。

不用智能手機,不能去餐廳

近期一間香港酒樓要求顧客若用點心紙落單,要付兩元服務費,雖然酒樓已取消,但絕非茶杯裏的風波,背中其實涉及數碼鴻溝、貧富懸殊、照顧老人家等問題。簡言之,設身處地,多為他人設想。

在最熱、最污染的月份遊曼谷

風景,或食買玩,是很多人的旅遊重點,惟對我來說,當地人和生活面貌才是旅行回憶,當地價值繫之所在。最近一次去曼谷,我們在巴士遇上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