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icaLee
物價高漲時期,大家生活有什麼改變?
我和老公在前年一起達成生活撙節的共識,同時養成詳細記帳的習慣,追蹤資金的流入與去向,目的在於提高儲蓄率進而提高投資績效。記帳的目的在於「抓漏」生活中各種不必要、過度的開支,讓我們評估日常消費行為該如何調整。整年度結果看下來,除了無法避免的固定、必要開支,就算其他消費都已經減少,但...
關於LikeCoin,我想說的是……小綠點
別因為LikeCoin減少而失望,想想小綠點為你在生活中帶來的迷你提醒,那些都是來自他人的心意與禮物。LikeCoin減少了,但小綠點依然持續閃亮。
《安寧病房的美味大廚:讓日子多一點生命》書摘
「我常聽人說:『廚師去臨終病房能做些什麼呢?還不如一位牧師哩!』」然而,生命無法延長,卻能多些甜蜜。
《我不想當媽媽》書摘
圖片來源:Readmoo讀墨 https://readmoo.com/book/210209032000101作者訪談17位已婚無子的女性,加上自己一共18位,年齡層從27歲到41歲,職業為藝術、文字、插畫類的自由工作者、老師、律師、業務、咖啡和書店業者、IT產業上班族、公務員、化妝師。
關於烏俄衝突的一點淺見
俄羅斯出兵這個時間點有點出乎我意料,簡短記下個人看法。關於烏俄衝突,很多人認為普丁在演戲,就算如此,十萬軍人、戰車、坦克、飛機的大戲卡司成本也很高,還要面對歐盟、美國可能祭出的經濟制裁,普丁盤算這筆帳花出去就是要得到想要到好處。推測其中一個可能就是入侵烏克蘭後撿肥挑瘦,主要拿最天...
一位獨居老兵,一場沒有親人的葬禮
這事說來玄妙。去年8月15日,趁著交稿後的空檔,撥了通電話到榮民之家,問候一位曾經採訪過的獨居榮民張華福。對方告訴我,華福伯伯當天清晨在醫院過世了。民國38年,隨著國民政府軍隊來台,一輩子飄盪孤苦,老鄉陸續離世,獨居三十年,伯伯沒任何親友。
《一人公司》閱讀筆記2:文字工作實踐版
當初在寫《一人公司》的書摘時,想一併分享自己的實戰經驗,不過篇幅太長,於是拆成兩篇。「實踐版」一直拖到現在才完成。建議兩篇一起搭配閱讀,這篇文章的脈絡依循上一篇的五大重點,基於論述上的方便,第一點和第四點一起討論: 1. 「一人公司」的概念:質疑企業追求成長的必要性、 2.
奶奶、通膨小鎮與消失的味道
當初是從一個臉書地方社團知道這間麵店的,推薦人是個因工作必須在各鄉鎮四處跑的人,相較於網路上那些被部落客加油添醋的溢美之言、商家自掏腰包買來的假五星評論,在地勞工的推薦更加實在。那家麵店從我小時候早已在那,只是青少年時期從來沒踏進過。畢竟奶奶不喜歡我們外食,一來奶奶覺得當時物價貴...
二十、三十、四十、五十歲的財務思考
「最佳的種樹時機是二十年前,下個最好的時機就是現在。」——非洲諺語
《一個人的獲利模式》書摘
「夢幻工作很少是透過傳統求職方式得來的,他們更多是「創造」出來、而不是「找」到的。要有這樣的創造,需要很深入的自我認識。」——《一個人的獲利模式》作者Tim Clark, Alexander Osterwalder, Yves Pigneur
《一人公司》閱讀筆記
在我幾年的文字工作生涯中,遇過各種的質疑,有次遇到一位自稱是社會企業創業家的女士,來到這個鄉下地方,談起我的文字工作生涯,她的評論直接到像是抨擊:「你這不叫Career,因為你沒有organize, 充其量只能說是做了一些Projects而已, 因為你沒有建立一個Business...
社區活動 │ 30後文字工作人生
踏入自由文字工作是三十階段裡的意外。我從小並不排斥寫作,拿過幾次作文比賽第一名,國中畢業時,級任老師在最後一篇周記評語中寫著我適合當作家,但僅此而已,我從沒想過把寫作當成職業。會靠文字吃飯,是從三十的某年開始,我一搬回台灣就直接回到鄉下老家,沒有在學術圈就業的意思。
大年初二隨筆
初二正午,媽媽娘家的餐桌上共12道菜,掌廚的是大舅媽,其他人當助手。或許是上一輩私下約好,「有沒有男女友」、「哪時結婚」、「在哪工作」、「薪水多少」、「怎麼不(多)生」這些被晚輩討厭的話題,絕對不會出現在餐桌上。取而代之的是菜園、食材料理、退休計畫、網路笑話這種毫無尊卑色彩的日常閒聊。
《無知者:漫畫家與釀酒師為彼此啟蒙的故事》書摘與讀後感
前年年底開始,經過幾次徹底又帶點狠心的斷捨離後,至今留在我書架上的漫畫只剩三本(套):哆啦A夢第一集,一套戰爭紀實漫畫赤腳阿元,還有這本《無知者》。我喜愛職人故事,這類故事透過具象的勞動展現抽象的價值,在細節處處能發現其背後的奧妙運作機制,就像個小蟻窩底下接連著的分工繁複的城堡,每個小房間都訴說著一個細節與它的由來。
一夜病房
大自然再怎麼美都無法阻止人的衰老。四輪電動車、輪椅、拐杖、與外籍看護,是這個美麗鄉鎮的日常 人們對鄉村的寒冬是什麼印象?對我這個生活在高齡鄉鎮的人而言,對寒冬的印象是救護車的鳴笛聲。那年,那個霸王級寒流,爺爺起床時摔倒了,髖關節骨折,很典型的高齡意外。
五十字寫一個故事|能想起對話都是永恆
昨晚夢到奶奶,醒來翻開舊日記: 2015年2月11日, 阿嬤跟我說,家裡的貓這幾天見人就叭, 我說,阿嬤牠又不是龍貓公車。
《兒童的雜誌》,舊時代新啟發
我童年時的家鄉尚未有圖書館,兒童刊物來源除了學校、書局、家裡的訂報、就是流動攤販上的各類盜版書籍。偶爾有書商來到鄉下,跟小學借了活動中心擺起長達十天的大型書展,那些書籍比流動攤販的書還高檔,還有很多套書,這實在是最令鄉下小孩興奮的時刻。班上同學一下課就往活動中心衝,籃球、排球拋一...
《房東阿嬤與我》讀後感與小故事兩則
當青銀共居成為未來的其中一種可能,《房東阿嬤與我》提供了一種幽默的想像。作者矢部太郎的職業是接通告的搞笑藝人,先前總是住在公寓,習慣過著和其他居民無交集的日子。自從搬到一棟透天的二樓,樓下住著獨居的87歲房東阿嬤,開始從與老太太的互動中發現日常的興味。
從地方(邊緣)視角出發,談書、閱讀與我
踏入文字工作領域這幾年,我從來不是主流出版體制內的人。我在鄉下搞獨立出版、當自由撰稿人,運用在地資源、寫地方人地方事,盡可能地探索書寫、傳播、靠文字活下去的各種可能。在出版這個產業,我算是生產者(自己收集素材自己寫作)、是編輯者(鄉下很難找到專業編輯,為節省預算,外包前自己要先負...
衰弱的心臟持續跳動(5)美女阿姨服飾攤
美女阿姨的服飾攤看起來彷彿定格在二十年前,農用袖套、勞工防曬帽、廚工圍裙,各類鄉村風男女服飾、從小孩到大嬸都可穿的防蚊褲,內衣褲衛生衣,其中還有原以為已經從市面上消失的子彈內褲。全部排開,就是一幅典型的農村百姓生活圖景。踏進這裡,彷彿發現一座沒被現代文明侵襲的孤島,保持著沒被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