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
12 人追踪
16 篇文章
豆泥

專訪逐字:Suji Yan 談網絡國家世代

〈難寶堅尼〉Podcast向來探討web3文化生態系,多討論科技與文化之間如何交纏。目前〈難〉來到第二季,由Mask Network創辦人Suji談論網絡國家(Network State)的推論,Suji以殖民史、霸權博弈與網絡空間作為論述條件,他認為我們這個世代,是網絡國家原生世代的爺爺,所以一起來做華盛頓的爺爺吧。

完顏菩薩

《抗战后的制宪与行宪》

如果不在那一年开放民权,也可能照样军事败北,那样的话,他再逃到宝岛去,就没资格宣布自己是"中国总统"了,也没法召集全国性质的制宪大会,来制订"中国宪法",那么冷战后,蒋家要开放民权,也将没有法理依据。

灰藍

臺北冬遊記:圓山飯店西密道/陽明書屋/中山樓

中華民國在臺灣。文長慎入。

T.C.LIN的旅遊日誌

【T.C.Lin的旅遊日誌】馬來西亞景點 :檳城孫中山紀念館

📝- 為孫中山在1905首次到檳城時,被招待與引薦僑領之所

大家備份

張明揚:蔣介石當年如何迅速上位

2015-04-05*從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起算,蔣介石從接班人之爭中勝出僅僅花了一年零八天。就算蔣介石是官場天才,一年零八天總歸不是一個正常的登頂速度,這其中必然有太多的政治「泡沫」。

大家備份

范泓:革命黨與洪門會黨有怎樣密切的聯繫?

2012-12-25*辛亥革命肇啓中華民國,這到底是朝代循環,還是一場革命,嘗有辯議。

大家備份

許知遠:浪人革命家

2019-08-10*驅動歷史的是情感力量、而非思想。促使人們做出選擇、開始行動的,都是那種內心無法壓抑的火焰,或僅僅是對現實生活的厭倦。

品正隨筆

隨筆:從歷史看『中國國民性』

我們常常都有一個觀點,是過去幾十年過去幾十年的經歷,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斷了我們中國人的應有傳統價值,現在種種的不堪入目的國民表現,都是過去幾十年政治運動、專制獨裁的統治所賜。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到底是我們的國民性出了問題,所以才孕育了獨裁及反文明的政權,抑或是時運不濟,偏偏某些風格的政權獨攬大權。

一個人

革命尚未成功

如果孫中山看到現在中國又回到帝制的慘況,應該會充滿無奈吧…

觀影囈語

【電影】《行動代號:孫中山》:革命是一場未完待續的青春

《行動代號:孫中山》在片名上帶著濃濃的革命氣息,背後的故事卻又被壓迫在難以顛覆的社會結構下,帶來了批判力道極強的勁度,易智言巧妙地說了一個不太可能發生的故事,卻深刻地描繪了真實存在的世界。

三民青年

变中的不变:论孙中山的民族同化思想

孙中山与“五族共和”问题真解

眾讀PopRead

國民黨如何從「聯俄融共」到基本統一中國|《末代王朝與近代中國:晚清與中華民國》|眾讀PopRead

隨著國共合作的開展,國民黨跟著改組,讓國民黨變成「有蘇聯特色」的近代政黨。當中包括政治與軍事一體化,建立中央集權。改組後,原先盤據於廣東的國民黨,逐漸向外擴展。新生的共產黨也藉機拓展勢力。雖然改組令國民黨狀大,但同時令出國民黨出現獨裁性格,排斥其他勢力,國共兩黨皆有此特色,這後來演變成為國共內戰。

竜心改組人民網絡政府cDGHGov

辛亥革命的同盟會入會儀式

入會人手寫盟書並舉手宣誓:「聯盟人某省某府某縣人某某某,當天發誓: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渝此,任眾處罰,天運乙巳年七月某日,中國同盟會會員某某某。」之後,由孫文帶入一小室,秘密傳授暗號:「問何處人,答為漢人。

竜心改組人民網絡政府cDGHGov

保皇改良派反對共和革命論,鼓吹「漸進論」,實質為本階級利益辯護

改良派從本階層的利益出發,反對共和革命論,鼓吹「漸進論」,說封建專制必須經過君主立憲階段才能實行民主共和;藉口「民智未開」,誣蔑中國人民「既乏自治之習慣,又不識團體之公益」, 根本沒有享受民主權利、當「共和國民之資格」,宣揚這種資格只有在開明專制時代和君主立憲時代才能養成。

竜心改組人民網絡政府cDGHGov

孫中山說「中國非民主不可」,那共產思想的民主專制(威權與民主結合/民主集中制/有限度民主)到底可不可行?

百年前爆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黑暗統治,結束了中國幾千年的專制制度,為中國進步打開了閘門... 「余之從事革命,以中國非民主不可,其理由有三,」一有帝王不平等,二因滿族專制統治不平等,三是歷史上的造反者都想當皇帝製造不平等。—孫文推行民權主義的主要理由 「中國非民主不可」 共產思想的民主專制,到底可不可行?

馬有史

「中央政府救救國父故居」 — — 五十年代國父故居的業權風波

位於澳門文第士街的國父紀念館早於一九一八年由孫眉興建。在一九三一年,因被附近火藥庫爆炸意外波及,及後孫科利用澳門政府的賠償和自己斥資九萬銀元,重建成今天的面貌。國父本人與其親屬如元配夫人盧慕貞和兒子孫科等人曾居於此,故居在一九五八年改為國父紀念館,開放大眾參觀。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