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泓:革命黨與洪門會黨有怎樣密切的聯繫?
在某些史學家眼中的"辛亥革命",不僅為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首義,還包括自清末民初以來一系列"革命義舉"的全過程。以甲午之戰敗後,割地賠款、八國聯軍入京等一系列事件,致使"民心激憤",朝野人士紛紛要求政制變革,以及立憲派與革命黨對立與衝突等等,作這樣的理解未嘗不可。但在事實上,所謂"革命成功",決非一蹴而就,唾手可得,往往是一個長期醖釀和發酵的結果。而當時的"革命",在清廷看來,不過是一次次烏合之眾的"造反"行為,手段為傳統的暴力。清廷對此防範甚嚴,其中有一重要原因,就是革命黨人頻仍"起事"所依靠的基本力量,正是秘密社會的一系——會黨,即所謂的"洪門",亦稱天地會,或三點會、三合會。秘密社會的另一系在北方,即白蓮教,"白蓮之教盛於北,而洪門之會遍於南"。
革命黨與秘密社會江湖會黨結盟,最主要原因就是"政治目標"相近,彼此互為利用。洪門會黨的宗旨是"反清復明",秘密口號為"明大復心一",反過來讀就是"一心復大明";革命黨志在"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對洪門"一心復大明"不以為然,然在推翻"異族的統治",則以為"與吾黨無殊"。孫文在《建國方略·有志竟成》中述道:"洪門者,創設於明末遺老,起於康熙時代。蓋康熙以前,明朝之忠臣烈士,多欲力圖恢復,誓不臣清,捨生起義,屢起屢蹶,與虜拼命。然卒不救明朝之亡……"所謂明末遺老"誓不臣清",實際上,就是不願與征服漢人的"韃虜"為伍,滿漢勢不兩立。至康熙年代,清勢漸盛,反抗屢起屢蹶,"而明朝之忠臣亦死亡殆盡,二三遺老,見大勢已去,無可輓回,乃欲以民族主義之根苗流傳後代,故以反清復明之宗旨,結為團體,以待後有起者,可藉為資助也……"
及至清末革命,興中會主要骨幹陳少白、尤列、程奎光、朱貴全、丘四、謝纘泰等人,都為會黨中重要分子,"當時孫中山的左右手,可以說多半是會黨中人"。孫文本人於1903年在檀香山加入洪門組織,被封為"洪棍"(首領)。旅美華僑之洪門團體,號稱"致公堂",總部設於舊金山大埠,其他城市,皆有分堂;在日本,稱"三點會"、"三合會",革命黨人"拜正"者,即入會,在當時,就有馮自由、劉道一、秋瑾等人。洪門弟兄加入興中會者也不在少數,另有一部分人,則加入光復會;"光復會"陶成章等人意在浙江起事,首先聯繫就是洪門九龍山。洪門組織十分嚴密,開山立堂,結拜兄弟,向待盟外人為"風仔",凡未加盟者,概以風馬牛視之。
從馮自由《革命逸史》 中可以知道,洪門口號暗語"多以鄙俚粗俗之言表之",殺人曰洗身,割耳曰取順風,發誓曰斬雞頭,參謀曰紙扇,幹事曰草鞋,等等,不一而足。洪門仿效梁山,但也有改進,只留三十六"天罡",不要七十二"地煞";結義時燒三把半香,"頭把香,效法羊角哀、左伯桃結成生死之交;二把香,效法桃園三結義,不願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三把香,效法梁山一百零八將;半把香,義氣不尋常,單雄信不投唐,秦瓊泣血哭留半把香"。洪門由"漢留"組織演進而為反清的"秘密團體",一直被清廷視為夙敵,"如發覺即抄家滅門",故在城中難以插足,往往於窮鄉僻壤佔山立寨,招兵買馬。1905年孫文等人成立同盟會時,同樣設有聯繫暗號。
問:何處人?答:漢人。何物?答:中國物。
何事?答:天下事!仿若洪門,毫無二致。
問:你來做什麼?答:投奔梁山。問:來梁山做什麼?
答:行仁結義。問:有咒無咒?答:有咒!
其聲其勢,何其相似乃爾,可見淵藪於此。
孫文立志革命,加入洪門,一部分原因是少年時代受太平天國革命的啓發;另一部分原因"知非列籍洪門,不足以聯絡多數之同志"(馮自由語),就是擴充勢力範圍。不論當年的洪門會黨,還是後來的革命黨,在"反清"這一問題上志同道合,聲氣相通,正如孫文在自傳中所說:"民族思想實吾先民所遺留……余之民族主義,特就先民所遺留者,發揚而光大之。"這裡所謂的先民,"自然包括了深受明末先賢行誼影響的會黨中人",而洪秀全起義或國民革命運動"于思想啓發上多受其賜",革命黨與洪門會黨之間的淵源,成了一種歷史的必然。兩者手段相同,以所謂的"行仁結義"來策動推翻異族的統治,或用革命黨人的話來說,就是"第一步使武力與國民結合,第二步使武力為國民的武力……中國革命的情形,和歐洲革命,有絕不相同的地方,便是中國自有革命以來,都是一面喚起革命的民眾,一面組織革命的軍隊",此話出自汪精衛1927年6月30日的一次演講,核心觀點卻是孫文的。
洪門會黨的勢力,以山堂為中心,清代的山堂,前後有四十七個。自1673年至1909年,洪門會黨策動或參與起事八十五次,其勢力主要在中國南部及中部某些地方,"它的觸角實已伸展到全國各地",有外國學者甚至認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洪門"。畢竟是民間秘密結社,其性質相當於謀反,必遭清廷派兵剿辦,"會黨雖是從反清復明開始的,但發展至清末已經變了質;甚至變成橫行‘地下’的黑社會,為正當人士所不取,而興中會諸公卻以他們為主力,因此就沒有真正的革命群眾和‘倚靠階級’了"(唐德剛語)。正因為如此,無論是1895年的廣州之役,還是1900年的惠州起義,均以失敗而告終,足見革命黨與烏合之眾的會黨相合流的弊端。
1905年,孫文領導的同盟會在日本秘密成立,開始重視與留日學生的接觸,孫文在布魯塞爾時就說過"奔走革命則將先用留日學生"。但事實上,重要的起事,仍多運用會黨的力量。以台灣學者張玉法的統計,1906年至1911年間,重要的起事凡二十四次,確知利用洪門會黨力量的,最少有十二次,然無一成功者。辛亥革命發生前,在清廷而言,慈禧死後,宣統皇帝溥儀三歲登基,一切政務均由其父攝政王載灃主持,而載灃是一個缺乏政治經驗和能力的親王,如此一個非正常的"魚爛"王朝,控制能力自然日漸式微,再加上民間的覺醒,甚至可以笑談一枚炸彈在漢口俄租界意外發生爆炸,釀成重大事端,歷史才被改寫,千年帝國"一躍而躋共和"。
辛亥革命的社會參與者是廣泛的,其中有知識分子,有工商界人物,有軍人,有官僚,有立憲派人士,有華僑,"軍人和會黨則為革命所借助的主要武力",如通信聯絡、偵諜暗刺、籌款劫殺以及敢死隊等,"均由洪門會友擔任"(梁崧甫語)。有論者認為"在革命被視為大逆不道的時代,從秘密社會中吸收革命的群眾是一種不得已的手段",同盟會成立前,革命黨人發動的重要起事先後有五次,"均曾藉用會黨的力量",這自是革命黨人精心策動的結果,但利用洪門長期的反滿意識,並透過會黨組織建立起自己的群眾基礎,以實現推翻清廷、建立共和"目標",才是他們"革命方略"之真正所在。
晚清有立憲與革命之爭(當然亦有互動),"改革派主君主立憲,用上書或請願的和平方法;革命派主推翻滿清,建立民主共和,用暴力或暗殺的方法"(張玉法語)。太平天國初起時,洪秀全、林鳳翔、石達開、楊秀清等皆為會黨中人,後因教義上的衝突,洪秀全才開始清除太平軍中會黨分子。而孫文所領導的"革命運動",可以說,即脫胎於前此二百年前的會黨反滿活動。孫文在"民族主義第三講"中特別介紹洪門,稱贊洪門會黨那幫人"眼光是很遠大的,思想是很透徹的,觀察社會情形也是很清楚的……"洪門中一些人,被稱為"老革命黨人",可見革命黨人"始決傾覆清廷"的"壯志"其來有自,不同的只是,他們不以"復明"為夙願,而意在創建"共和";然以事實歸,民國締造之初,事變迭出,紛爭大起,民無寧日,歷十餘年而未已,"共和"不幸成為民國之後的一個亂源所在,正如香港學者許行所說:"辛亥革命只是去掉皇朝軀殼,聚積數千年的封建意識仍殘留在中國人的骨髓里,以致民國之後出現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和軍閥混戰……"
辛亥革命後,清廷被推翻,洪門失去反清的意義,"其群眾又為烏合,不為正統社會所容",遭到新政府壓制,洪門會黨遂退為幕後勢力,成為其他政治和社會運動的群眾基礎。惟革命黨人的"會黨意識"至此未絕,打打殺殺,及至"二次革命",以武力手段為解決政爭之開端(梁漱溟語),竟至影響了近代中國的方向。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