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過目不忘的文學開場白(二)
想寫好小說?從你的開頭開始做起。想寫好開頭?看看這些文學大老是怎麼辦到的。
【卡夫卡逝世百年】猴子變成了人──卡夫卡筆下動物的自由與規訓
卡夫卡《變形記》的姐妹篇──〈致某科學院的報告〉,是一隻變成了人類的猿猴給科學院做報告的事。猿猴在報告中介紹自己如何用五年時間拋棄本性,從一隻猿猴變成一個人類。卡夫卡另一篇短篇小說〈一隻狗的研究〉就是一隻以人類方式去思考狗生處境的狗,這隻狗思考的其中一個問題是自由,牠說:「這種天性使我將自由看得高於一切。
【無形・同病相連】文蟑
最重要一點,張郎是雜食,藏書難免有機會遭到張郎毒口。作為文字魯蛇,我要用洪師父的口吻跟你們講:「為生活我可以忍,但侮辱我哋中國文學就唔得。」文字人擔憂書籍受損,本屬天經地義,還能博個「惜書」美名,一舉兩得。
變形記
王家衛在《2046》裡頭說過,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回憶變了形倒也在所難免。
【閱讀筆記】由人變蟲的荒誕故事 看見現代人類真實的畸形生活—《變形記》
談到卡夫卡,他的科幻小說《變形記》或許是最為人熟知的作品,一個勤勉為家奮鬥的推銷員葛雷戈,一夜之間變成了一隻蟲子,從眾人眼中的好員工、好哥哥、好兒子,淪為急欲除之而後快的災難。儘管內容荒誕,但其中的諷刺與暗喻,卻依舊適用於100多年後的現代,甚至可以說更為貼切,同時也讓人反思,在自己的生命中真正重要的到底是什麼。
【閱讀】Franz Kafka《變形記》(Die Verwandlung) 讀後感
這篇故事雖然很短,但我總覺得要評論它相當困難。不過在某天被飛天蟑螂追著跑的驚魂,而且又讀到主角的妹妹琴藝被房客嫌棄之後,我開始對主角格雷高有一些不太一樣的想法:常見的詮釋總是說格雷高的好意被人辜負、其身為人的價值被工作所異化,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讀後感《變形記》改變後的外貌與性格,誰能定義存在的價值
第一次看是在青少年時期,當時覺得好扯、搞不懂,成為所謂的大人後,比較能體會一些無奈跟疼惜,篇幅不長,一起重新閱讀這本經典,體會箇中滋味。
卡夫卡《蛻變》X 奉俊昊《寄生上流》評論:蛻變的不可能與翻身的奇幻夢
如果人們喜歡《寄生上流》這部電影,那麼在看到卡夫卡的《蛻變》時,人們或許會驚訝地發現外表大相徑庭的兩者,竟可以有類似的共鳴。卡夫卡的《蛻變》(又譯:《變形記》)發表於1915年。是卡夫卡少數當中比較好讀、篇幅也較短的小說。雖然是距今一百年前的小說了,但從那時一直到現在,卡夫卡這篇小說的價值仍然未減,值得後世一讀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