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記|我懷疑書寫的意義:阿潑談非虛構寫作
你覺得還不夠的話,千萬不要寫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cover/7cc3b2fd-9a65-4916-b1f2-6b9ad56ae281.png/public)
你/我是(好)公民嗎? | 《為藥癡狂:烏克蘭的藥物、HIV與公民 》書評
「你讀過 Bulgakov 嗎?」在這本以烏克蘭藥物成癮者、醫療政策系統、診所及官僚人員為主要田野對象的民族誌裡,開篇就是這樣迷人清冷的一句問話。
沙漠中的骨骸與聲音:美墨邊境的《敞墳之地》
前陣子請羅易推薦書,復健的空擋我可以讀。後來他乾脆就寄來一大箱來,都是和人類學有關的書籍,收到的時候萬分感動。《敞墳之地》是我讀的第一本民族誌,揉合了我在意的那些元素,包括身體、死亡、在路上。我們會一直嘗試到成功為止針對美墨邊境的非法移民議題,已經有許多著作汗牛充棟,這本書有何特別之處?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cover/945f6732-994f-473d-8161-39350e5be242.jpeg/public)
山事采集 | 故事要從雞說起
友情提示:文中提及都是長輩年輕時的經驗,至少30-40年前,是這些保育類「被列為保育類」以前。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2c6a0953-01ed-418a-a6a0-a3c86a09de33.jpeg/public)
當民族誌鬼話連篇
《第九號民族誌》是一本難以定義的書。又或者,它可以輕易的被套上不同的名詞:它是民族誌、是鬼故事、是小說、也是自傳——端憑你如何判斷、劃界、定義真實與虛幻的界線。它可以以上皆是,也可以以上皆非。更精確地說,這是一本鬧鬼的民族誌:不只故事裡的泰北農村鬧著鬼、握著筆書寫的人類學家被附身…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c448ab68-652f-488f-bd7e-225e88b56c7f.jpeg/public)
一個奇特的研究
二○二一年即將結束,想一一回顧今年春山出版的書。先從《借土養命》開始。初看《借土養命》書稿時,覺得是一份奇特而新穎的民族誌,這本書不僅在研究一個泰北流亡社群、化名為美弘村的地方,竟然加入了近二十年來很重要的題目,山地農業以及熱帶雨林農耕的永續性問題。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cover/3c98c2bd-6363-4697-8287-aae71f109626.jpeg/public)
现代性中的迷途者,你向何处去——评《我的凉山兄弟》
我们有如橄榄,唯有被粉碎时,才释放出我们的精华。——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cover/532c14c9-1a0d-4e96-ab4b-3e120b199fbe.jpeg/public)
《卡塔莉娜:關於生命療養院,以及人們如何被遺棄的故事》
不知道怎麼的,這本書對我而言一直有種無法完整表達的意義。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2adc9fed-b0d6-4086-a92f-93522f5f2ab3.jpeg/public)
以為自己可以寫民族誌筆記 - 我想當一個殺手
‘我想當一個殺手。’ 陳凡告訴我。‘殺手這個事情吧,我可以告訴你,是真的有這麼一個行業存在的。你不要覺得這個好像很天馬行空,其中的交易,人脈,都是很複雜的。’ ‘如果不當鴨子的話,你想當個殺手?‘我問。’是的。’陳凡說。這場對話是真實存在的。
讀書筆記|當兄弟們在逃,我如何不逃?《全員在逃》
延續上篇對Alice Goffman《全員在逃》(On the Run)討論,此文從不同的立場與觀點探討此書引起的議題。前篇讀書筆記中,我已針對《全員在逃》書中質性研究的方法提出問題,主要為:一、叢林探險式的書寫手法(如「Jungle Book trope」,出自Mannin...
消失的書展・永存的經典:《求生意志:愛滋治療與存活政治》Will to Live
我的經典書目是《求生意志:愛滋治療與存活政治》 國家如何看待愛滋病患,以及制定整體的愛滋政策,一直以來並不是台灣媒體和輿論的焦點。以2003年的情況而言,台灣的HIV感染者在成年人(15-49歲)盛行率為0.07%,可謂是低盛行率的國家;而巴西卻是0.7%,因此在千禧年前後,巴西...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6feb0cb6-c940-4eb2-9502-9eed25ca7d71.jpeg/public)
三篇蘭嶼舊作
朗島部落的希瑪,也是島上出名的咖啡店「角落Bais」的老闆娘,在明信片上畫下自己母親的肖像。攝於2019年7月。朗島最近因為疫情在家,想好好整理一下之前在蘭嶼的田野筆記,寫一些新的東西。在此之前,先整理一些舊的,以下是三篇蘭嶼舊作。一、異鄉人 — — 謝福美:回到蘭嶼,一個達悟女人的兩種生活。
【合作民族誌第一篇】從越南到木柵,威哥的人生旅途
與威哥一起做手稿的最後修改,改完之後,他說這是第一次完整說出自己的人生故事,想帶威嫂回去看看。這是政大公共人類學寫作小組在matters發布的第一篇合作民族誌,由小組成員@島民與社區夥伴威哥共同完成。歡迎追蹤我們的寫作小組@政大公共人類學寫作小組,每週與你分享興隆安康的故事。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510f067c-c50b-4a72-aa28-a11be795090c.jpeg/public)
我們來了!走進興隆安康:一場合作民族誌的實驗
Matters的寫作者們,大家好!我們是一群以公共人類學精神和民族誌方法記錄身邊社區的政大(貓大!)師生,過去一年中,我們在學校周邊的木柵地區,做了一場合作民族誌的實驗。什麼是興隆安康?安康社區位於台北市文山區,緊鄰政治大學,是全台北市最早、規模最大的平宅社區,因歷史發展因素,使...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66971492-6815-4144-b519-943b8e6583ad.jpeg/public)
島嶼筆記:一場姐妹聚會,蘭嶼女人教我的事
(上週去了matters台北見面/吃喝大會,受到點撥,接下來會開始陸續把一些之前的文章放上來,還有 podcast 和詩、散文、田野筆記、合作民族誌,等等。這是第一篇,上學期末的田野筆記,關於旅北的都市原住民達悟族女性。歡迎追蹤我的medium看更多文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