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思所]#03 人性x科技,演算法的去人類化
人性的喪失始於失去對現實的認知。
[週思所]#02 偽智 - 蔓延的混亂
豐沛的情緒,激勵的言語,狂熱的信念,絕對的『真相』。不需要思考。
[週思所]#01乾涸的思辯
"Man is only a reed, the weakest in nature, but he is a thinking reed" -Blaise Pascal
觀察識人:不擅交際
每個人身邊一定出現過印象中“不愛講話、不愛出門、宅宅、說話遲鈍”等類型的人
生活方式上沉思
昨日身體突然如來一個警號,竟然身體竟然中風,幸好發覺得早,暫時是沒有什麼後遺症,不過你我想到現有得生活方式開心嗎?
七十歲的自己,會是什麼模樣?
某天,我偶然與一位七十歲的高姐,一同前往燈會。原本只是想簡單幫她帶路,卻意外地與她聊了三個小時。她的行動力與樂觀態度,讓我開始思考——當我到了七十歲,是否還能像她一樣自由行走?是否能踏遍想去的地方?是否還保有探索世界的好奇心?現在的自己,是否真的在為未來做好準備?這場燈會之旅,不僅點亮了夜晚的風景,也點燃了一場…
关系的黑洞
当逃避成为一种习惯,那么即使有人愿意站在你身边,你也无法忍受他者的气息。

怎樣與人相處:一些思緒的碎片(一)
作為一個幾乎沒有朋友的I人+邊緣人,我究竟為什麼會對交友這件事有那麼多形而上的奇怪想法呢?
2024馬特市年度問卷|回顧、省思與展望
2024年結束了,回顧一下這一年做了什麼事情,省思什麼事情沒做好、是否要修正路線與計畫,並以展望2025與未來

30多情侶放下一切出走看世界,浪漫嗎?
出走前的心路歷程

嘗試極簡主義的慢旅行
由高壓完美主義型,轉變到慢旅行的體會。

其實。。。為什麼我會愈來愈養更多寵物?
有時候我對自己這個情況也有點懷疑?

记录几个梦
梦似乎连接着奇妙的存在,又反映着人本身未曾察觉的意识深处。

成功人生的策略:基于佛陀十五个条件的反思
怎么样的人生才算成功?如何实现?成功需要具备十五个条件,简单说,您能培养多少,就收益多少。成功的四大要素是:愿望、精进、心理力量 和智慧。努力不一定成功,还需要策略和正确的方法。成功常常是在多次失败后才获得的,所以不尝试就不会失败,也不会成功。本文是我对佛陀教义的反思,希望能对自己和大家有所启发。
上海沒有太平山
「這個家快不似家似將要遷拆傾塌改建的大廈有住客在對話要是對罵太嘈有食客捕殺烏鴉每天高唱我哋大家歌舞總要昇平配合這混世榮華要合唱亦唱完要頌讚亦讚完最後也就變啞巴」(太平山下,2014,詞:林夕)
禮崩樂壞,天地不仁?
寫在深圳日籍學童瀋航平同學通學途中路遇兇徒遭刺身亡這日,在普通市民的良善、受害人家屬的克制、極端民族主義的仇日情緒、和自上而下的言論封鎖中。
機器狗的反思
人與機器的關係,就是考驗人性與科技能否完美配合,共創美好未來。這個課題,值得深思!

觀察識人:浮躁不定的
來自前公司老闆的靈感,那段時期真的被他丟很多大餅。噢還有,我國中時期的班導師。
多多、美美、思思
童年經歷—>成年反思

戀與寵
跟伴侶的共同寵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