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風文風測試
世界是個巨大的林語堂,看到好多林語堂再世耶。
【家—七日書】 第二天
一字一句,一張一章,一書一事。
貓空鐵觀音
碧螺春屬未發酵過的綠茶,顏色較淡而清新爽口;鐵觀音則屬半發酵的烏龍茶,顏色較深而味道甘醇。——今日腦中的品茗小旅行。
逆转的观感|林语堂《朱门》读书笔记
很多年前买的书,当年翻了翻,不能入戏,扔在一旁没管了。最近整理书柜,又拿出来,试着重新进入。没想到,就还看得津津有味。林语堂的小说,多是英文写就,再翻译成中文,所以有些时候,就觉得怪怪的。他明明写的是中国人,中国事,但文字呈现出来的却是翻译腔,有些违和。
不要分數,只要讚數:以學生作文為例,解析文章吸睛關鍵
無論你作文寫得再好,分數再高,閱卷老師再喜歡,如果沒有得到讀者的賞識,那有什麼用呢?或許,對老師和家長來說,學生寫作文只要分數高,有助於升學就好。可是,學生畢竟要出社會,出了社會要面對的不是「一個閱卷老師」,而是「成千上萬的讀者」,那該如何是好呢?
許紀霖:一個活在喊痛的自由亦不得時代的文人
2017-04-21*早年的林語堂,也有怒目金剛的時候。上個世紀的二十年代中期到三十年代中期,短短十年間,他經歷了從戰士到名士、從名士到隱士的兩度變化。
我的人生轉捩點|那天午後,我決定一個人騎車上山……
明明是大熱天,我為什麼不去死黨的套房裡吹冷氣、打電動,還要頂著艷陽的曝曬騎車上山,來到這幢詭異的宅邸呢?這都要從那張書單說起--
夜市大啖蚵仔煎的阿伯--你所不知道的幽默大師林語堂
建成圓環內,一個阿伯在熙來攘往的人潮中穿梭自如,來到這一家時常光顧的小店,點了一盤蚵仔煎,不計形象地大啖起來。──這是六○年代的庶民日常。鄉間一望無際的甘蔗林旁,一個歐吉桑向小販買了一根甘蔗,然後張口大嚼起來。他的老伴牙齒不好,歐吉桑還貼心地為她咬下一段,餵進她口中。
林語堂的不亦快哉,是蕉王吳振瑞的嗚呼哀哉
什麼青果合作社辦事人送金碗、金杯以為二十年紀念,目無法紀,黑幕重重。忽然間跑出來一批青年,未經世事,卻是學過法律,依法搜查證據,提出檢舉。把這些城狐社鼠捉將官裡去,依法懲辦。不亦快哉!1969年,幽默大師林語堂寫下〈來臺後二十四快事〉一文,記錄他定居臺灣之後所遇到的令他感到暢快不已的事情,這是其中第1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