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即使容易變成「習慣」,也不是創作人疏懶描寫的理由——《12 日》
《12 日》(Twelve Days,林愛華導演,2023) 當鄧麗欣在《金都》(2019)演活了莉芳,一個最後決定離開婚姻牢籠的女子,如今要在《12 日》回頭飾演處境和性格相似而發展和理念不同的 Jeanie,一個千迴百轉後明知是牢籠仍要回去的女人,也確實是難為情。

尚盧高達精簡而富童心的 Nike Air 180 廣告
原來高達也曾為 Nike 拍過廣告﹗那是 1991 年推出的 Nike Air 180,當年不太暢銷,宣傳予人 “unlike Nike” 的感覺,後來即使有米高佐敦代言,也未能熱賣,然而多年來發展出來的不同顏色配搭版本,一直有品味捧場客。

女子力的頌揚——《蟻俠與黃蜂女:量子狂熱》(Ant-Man and the Wasp: Quantumania)
《蟻俠與黃蜂女:量子狂熱》(Ant-Man and the Wasp: Quantumania,dir: Peyton Reed,2023) 一、都說Marvel的創作越來越「主題樂園化」,這次依舊是《星球大戰》的套路,片名含「量子」,其實和相關科學理論無甚關係,所謂「量子領域」...

近三十年來最可觀(而淺白)的改編金庸電影——《天龍八部之喬峯傳》
《天龍八部之喬峯傳》(Sakra,甄子丹總導演,2023) 剛好是整整一個月前看的了,坊間已有不少討論和批評,此處只揀自己感興趣的簡單講講。一、喬峰故事(電影還未正式講到他以「蕭峰」身份到遼國後的情節)之悲劇,包括英雄落難(從人所敬仰的中原第一大幫幫主到全武林追殺的弒父弒母、殺師...

沙也馬蘭的末世小品——《敲敲門》(Knock at the Cabin)
《敲敲門》(Knock at the Cabin,dir: M. Night Shyamalan,2023) 沙也馬蘭的末日「小品」。與《詭老》(Old,2021)同期開發,同樣是緊閉壓縮空間的懸疑驚悚故事,帶點超自然元素,但這次全在一間郊區小屋發展,沒有整個沙灘的大舞台,也沒有...

顧嘉煇.成長.個人回憶
不懂音樂,寫不出生涯回顧,也沒能力寫出像阿果〈經過那些年——香港流行文化的中年危機〉般的文化反思,但也想寫點個人回憶。小時候當然也是聽顧嘉煇的音樂長大的,但談不上記憶深刻,畢竟不是七、八十年代晚晚待在電視前追劇集的一代觀眾,而他九十年代的作品縱然精彩,當時的我卻沒有一聽即入耳入心。

2022 年個人最喜歡的 10 部電影
速寫吧。今年看了約 110 部長片,很好,比上年的 150 部減少了,向離開電影之路成功了一步,但原來 2020 年也只看了 120 部,2019 年 130 部,其實還是差不多。2016 年應該是高峰,近 200 部,比之許多真正的影迷,相距還遠,但我不想回到那種狀態了。

前途未卜的憂慮,中西離留的痛苦——《外國的月亮圓些?》
《外國的月亮圓些?》(They Say the Moon Is Fuller Here,羅卓瑤導演,1985) 羅卓瑤負笈英倫的畢業作品,多年來乏人談及,最近終於得到修復放映,一晃眼原來快四十年了,幾乎與我同齡。我出生的那一年,聲明簽訂,香港前途未卜,但那時我尚在襁褓,對當時的氣...

藉「表演」討論「慾念」與「真相」之間的張力。肯定是今年最出色的香港劇情長片——《正義迴廊》
《正義迴廊》(The Sparring Partner,何爵天導演,2022) 這是本年至今最出色的香港劇情長片,沒有之一。很可能是全年最佳。誠意推薦大家買票入場,不需高呼支持本地製作,不為趁墟二刷三刷,只為欣賞好電影,這已是睇戲最重要的理由。

看不見,就用心溝通——《一路瞳行》
《一路瞳行》(Sunshine Of My Life,朱鳳嫻導演,2022) 伍健雄監製新導演作品,牌面上難免有災難的預感,但原來也尚可一看,沒有驚喜但四平八穩,導演自述家庭故事與成長經歷,為視障人士求關注、討公道,能感受其誠摯,一心寫父母愛之偉大,滿是感恩之情,絕不似是借拍電影自吹自擂之徒。

寫愛情頗有飯氣,幸有林明禎攻心——《飯戲攻心》
《飯戲攻心》(Table For Six,陳詠燊導演,2022) 今年好幾部原本擬在農曆新年或情人節上映的應節電影,因為疫症關係,延後了近半年才面世,本來並非好事,但多了時間蘊釀宣傳,有些演員在劇集和網絡上積累了更多人氣,增添了話題,兼之時局變化,觀眾需要慰藉之餘更喜主動在影視作...

懂得說故事的,都是浪漫的人——《三千年的渴望》(Three Thousand Years of Longing)
《三千年的渴望》(Three Thousand Years of Longing,dir: George Miller,2022) 撇除神話元素和時代差異,看佐治米拿導演這部新作,純講感覺,最教我聯想到的是《寡婦情深結鬼緣》(The Ghost and Mrs.

一切都失於失敗的凝視——《分手的決心》
《分手的決心》(Decision to Leave,朴贊郁導演,2022) 一切都失於失敗的凝視。《分手的決心》載譽上映,觀乎輿論,華語圈觀眾普遍盛讚,朴贊郁的創作當然不會沒有爭議,他也樂於挑戰觀眾,但暫時所見,確以讚賞為主。湯唯參演固然令影迷雀躍,華語圈觀眾更感親切,她在末段的...

墮落的偶像,失控的英雄——《雷神奇俠 4:愛與雷霆》(Thor: Love and Thunder)
《雷神奇俠 4:愛與雷霆》(Thor: Love and Thunder,dir: Taika Waititi,2022) Marvel Phase 4 的電影主題是舊英雄中二病發作嗎?蜘蛛俠搞出個大頭佛,奇異博士陪著癲狂隨便施咒,緋紅女巫忽然(又)黑化殺盡英雄,全都到結局才後悔...

淺談倪匡的早期影評
圖右︰倪匡《觀影隨筆》這本小書不是正式出版的著作,而是有書迷整理倪匡在香港《真報》連載的影評,重新排版,配上相關的電影海報,製成口袋書尺寸以銅版紙彩色列印的自印品。封面設計用的是原專欄的欄目刊頭,作者名字也是原簽字。雖是非公開發售的自印品,但製作非常認真,單是要搜集這系列從 19...

蒼白淺薄的「謝謝你出生」——《孩子轉運站》(Broker)
《孩子轉運站》(Broker,是枝裕和導演,2022) 一、如果不說破此乃是枝裕和的電影,有誰猜到這是他導演的作品;入場看到了是枝裕和拍出這般懨悶冗贅的作品,感覺是憤怒更多於失望——自從拍出佳作《橫山家之味》(2008)以後,一部比一部差,十多年了,還能有甚麼「感情分」?

《茲山魚譜》電影引用的幾首詩
淺談《茲山魚譜》裡的幾首詩︰ 電影開段不久講到朝鮮王朝全面鎮壓天主教運動,辛酉迫害(1801)事件後丁氏三兄弟被捕,二哥丁若鍾斬首,大哥丁若銓和三弟丁若鏞分別被判流放。丁若銓與丁若鏞離別當日,丁若鏞賦詩︰ 茅店曉燈青欲滅,起視明星慘將別。脈脈嘿嘿兩無言,強欲轉喉成嗚咽。

達官必憃愚,才者無所施——《茲山魚譜》
《茲山魚譜》(The Book of Fish,李濬益導演,2021) 昨晚「駐香港韓國文化院」包場放映《茲山魚譜》,初以為會頗「文藝」,原來劇本比想像中「大路」,出身迥異的兩師徒因命運而相遇,互相啟發,終又因理念分歧而走向殊途的故事,是典型荷里活三/四幕劇的寫法,絕不曲高和寡,...

羅拔迪尼路憶老羅拔迪尼路——《The Past Goes Fast》
相信不少影迷都看過法國藝術家 JR 和華妲合作的電影《眼睛相旅行》(Visages Villages,2017)。JR 的最新影片《The Past Goes Fast》,是與服裝品牌 Aimé Leon Dore 合作,拍攝老羅拔迪尼路(Robert De Niro, Sr.,...

哥斯拉與珍寶海鮮舫
「珍寶海鮮舫」告別香港,不少人想起其在電影世界裡的種種。我小時候沒去過珍寶海鮮舫,是兩年前才與朋友們初次品嚐、參觀。初認識珍寶,其實正是因為《哥斯拉之世紀必殺陣》(Godzilla vs. Destoroyah,1995),平成哥斯拉的最後一集,也是「哥斯拉之父」田中友幸最後的系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