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個人最喜歡的 10 部電影

HoraceChan
·
·
IPFS
·

速寫吧。今年看了約 110 部長片,很好,比上年的 150 部減少了,向離開電影之路成功了一步,但原來 2020 年也只看了 120 部,2019 年 130 部,其實還是差不多。2016 年應該是高峰,近 200 部,比之許多真正的影迷,相距還遠,但我不想回到那種狀態了。不是文藝人,何必那麼文藝(?)。還是喜歡看電影、享受看電影,還會繼續書寫、繼續學習,不過想看就看,隨心些吧,或者會「報復性」地狂進戲院,又或者就索性停一陣,都有可能。或許明天 1 月 1 日會在戲院過?不知道了。廢話完畢。只談自己最喜歡的 10 部長片,非常主觀,愛就愛,不愛就不愛,排名分先後︰

10、《回到戀愛終結時》(Just Remembering,松居大悟導演,2022)

這部要和土井裕泰導演的《她和他的戀愛花期》(We Made A Beautiful Bouquet,2021)配著看,更有意思。上年六月看《花期》,今年六月看《終結時》,一切都變了很多。《終結時》的前半我其實我覺得寫得、拍得一般,甚至有點看不下去的感覺,但看到最後的回憶時,嗯,終究點滴在心頭。

9、《茲山魚譜》(The Book of Fish,李濬益導演,2021)

今年少看韓國電影,洪尚秀新作未看到,朴贊郁《分手的決心》(Decision to Leave,2022)儘管有趣,我實在不喜歡,當時已撰文討論過了。《茲山魚譜》不是新片,但鮮有放映,今年能在大銀幕觀賞,別有感覺。「達官必憃愚,才者無所施」的批評,「格物致知」的狂熱,都令人深思。

寫《分手的決心》︰https://reurl.cc/OEoZE7

寫《茲山魚譜》︰https://reurl.cc/7jqGRd

8、《虛無》(Nope,dir: Jordan Peele,2022)

被奇觀吸引的,都將被奇觀吞噬。

7、《給十九歲的我》(To My 19-Year-Old Self,張婉婷導演,2022)

可能是今年最有意思的香港電影。自己做教育,更有會心。我不想解讀為甚麼照見香港未來的預言之類,那意義不大,不帶前設和機心地看幾個人年輕人的成長,沒既定命運也無人能料發展的起落,想想自己,想想他人,談笑校園生活,垂淚生命苦甜,已自有大意義。一曲《Those Were The Days》,觸動不已。

寫《給十九歲的我》︰https://reurl.cc/bGoQV3

6、《正義迴廊》(The Sparring Partner,何爵天導演,2022)

&《窄路微塵》(The Narrow Road,林森導演,2022)

今年最喜歡的兩部香港電影,一者複雜,一者善良,不是各走極端,而是喜見活水。前者某程度上算是可近距離見證其拍攝和後製,有個人感情在,但影片確實拍得甚好,若說導演好呈鋒芒,不如說近年許多新導演都未夠勇銳,想玩嘢的又極不成熟。不管是讚美抑或批評,喜歡不喜歡,都應認同這部戲的敘事、攝影、剪接、表演、場面調度,俱達到了近年新導演的新高度。後者不久前剛談過,不贅,之前未說的是,當初看完時覺得,同是有「童話」味道的新導演作品,此片甚至比《淪落人》(Still Human,2018)更令人感動——黃秋生的精彩畢竟有點自動波的感覺,張繼聰袁澧林的脫胎換骨卻不能不歸功導演和整個團隊,何況還有小朋友要指導呢。兩部新片無疑都有缺點,但比之其餘幾部四字詞語新片某些難以忍受的設定和作法(但先要說明都是有一定水準的,不是壞作品),顯然突出不少。

寫《正義迴廊》︰https://reurl.cc/bGoQeE

短評《窄路微塵》︰https://reurl.cc/85VEYR

5、《迷你孖媽》(Petite Maman,dir: Céline Sciamma,2021)

傾心、信任「想像力」的重要,收斂演繹,比導演前作更見情思細密。非常喜歡。「未來見!」

初寫《迷你孖媽》︰https://reurl.cc/oZ3k43

二寫《迷你孖媽》︰https://reurl.cc/x185AE

三談《迷你孖媽》︰https://reurl.cc/LXoyqx

4、《伊朗式英雄》(A Hero,dir: Asghar Farhadi,2021)

也許是今年看到的最厲害的首輪新片。這樣複雜的(小)人物,我們要怎樣理解他(和其他人物)的想法呢?社會批判力強,固然重要,但到最後,最重要還是在學習怎樣理解「人」的想法和感受。年尾看《聖誅》(Holy Spider,dir: Ali Abbasi,2022),主題和拍法雖然大異,兩者在探討社會和群眾的集體心態上,其實有其相通處,後者也是好戲,對照著看也甚佳。

3、《春宮.野史.大批鬥》(Bad Luck Banging or Loony Porn,dir: Radu Jude,2021)

2022 年 1 月 1 日在戲院看到這部戲時,已奉為年度至愛了。相對於顛覆性甚強的後二段,我其實最喜歡看女主角在羅馬尼亞街頭漫步(但她心境並非愉悅寫意的)一段,看社會、看情緒、看群像、看建築,都好,都重要,但有時候更重要的是感受一種時間和空間的節奏。安東尼奧尼《夜》(La Notte,1961)珍摩露遊走街頭的一段感覺很不同,但兩者也許可以比較,同樣很喜歡。漫步不易拍,但拍得好,甚麼都不必說,就已是最好的電影片段。

2、《誰和誰共母》(Parallel Mothers,dir: Pedro Almodóvar,2021)

我不特別迷艾慕杜華,但感覺上是艾慕杜華近年最佳了。是 melodrama?是扭橋奇情?也許都是,但一切就是這麼順勢自然,詭奇而合情,三個母親到眾人母親乃至歷史上的母親的離異心境,講得這樣痛心,太厲害了。

1、《法貝曼:造夢大師》(The Fabelmans,dir: Steven Spielberg,2022)

可是今年看得最觸動還是史匹堡。起初只為了看史匹堡,然而這個故事承載的絕不止於此,既是史匹堡最私密的回憶和感情,也包含了創作人對電影藝術的熱情和痛苦,但更觸動我的,是史匹堡以傳統而又嫻熟至極的技法,將最直感而不懂何以啟齒的普通人心境,寫得淋漓盡致。論思想複雜、道德困難的處境,上述《伊朗式英雄》《誰和誰共母》等作品,也許都寫得更層次豐富,批判力強,可以帶起許多知性的刺激和討論,講個三日三夜,但像一個少年發現雙親離心、母親出軌、叔輩背叛,那種驚詫、困惑、恐懼、失望、不知所措的情緒,很多作者都想講卻是極難書寫的,史匹堡就以光影寫到了極致。他的鏡頭、剪接、配樂,固然是傳統式戲劇化兼煽情的路數,但光影之道,不在理路,而在視聽印腦海、刻骨且銘心。事實上他講的成長心境也絕非泛泛,像後段他講班上萬人迷少年看到主角拍攝自己的「英姿」時,竟然瞬間崩潰了的心態,那個反差,就絕不易說明(試一試?)。史匹堡也沒有強說,就只是憶起、呈現,留給我們去感受。這是同樣講成長,紀錄真實的《給十九歲的我》也講不到的深度(這不是要低貶後者,而是想說明在敘事片於非關鍵主線的情節上像這樣簡單一筆卻能達到此境地,是極難能可貴的功力)。寫這一段時,一直聽著巴哈的 Concerto in D Minor, BWV 974 - 2. Adagio。這未必是本年度最出色的電影,卻是最值得珍重的光影體驗。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