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編輯室|編輯A ➜ 讀書會筆記|
最近兩週讀書會主題是#波赫士 小說中的時間觀。正如熵之於時間,耗散適應或許也能用於詮釋一種關於歷史與未來的時間觀:時間是混沌的,未來在一片隨機遊走的粒子(事件)的不斷碰撞中生成(像一座小徑分岔的花園);但未來總是朝向適應歷史的某些結構凝結,像一座浮橋崩塌的影像倒放,未來終將成為歷史的鏡像,通往未來的鑰匙其實藏在過去。
談波赫士《小徑分岔的花園》
我心想,一個人可以成為別人的仇敵,成為別人一個時期的仇敵,但不能成為一個地區、螢火蟲、字句、花園、水流和風的仇敵。
帝國與地圖
[水巷碑銘]正如之前提過,電影《駭客任務》三部曲的導演華高斯基姊妹(The Wachowskis)[1]頗受哲學家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啟發,不單在第一部曲亮出過布希亞的名著《擬仿物與擬像》,又要求主演奇諾里維斯熟讀同一本書,甚至邀請布希亞本尊參與製作第二部曲。
不再聖潔
英國導演賈曼(Derek Jarman)1993年拍過一部劇場式實驗電影,講述哲學家維根斯坦的生平。電影花俏亮麗,極是奪人眼目,結尾一句平平對白卻讓人印象深刻,大意是:維根斯坦窮盡畢生建立一套完美、如冰宮殿那樣無瑕的語言體系,到頭來卻發現自己無法在冰面上行走,由於冰面過於平滑無暇...
波赫士的第五維度迷宮(下)
波赫士《死於自己的迷宮的阿本哈坎-艾爾-波哈里》、《兩個國王和兩個迷宮》、後記的讀後感前文:波赫士的第五維度迷宮(上)《兩個國王和兩個迷宮》"Una leyenda arábiga (Historia de los dos reyes y los dos laberintos, ...
波赫士的第五維度迷宮(上)
波赫士《死於自己的迷宮的阿本哈坎-艾爾-波哈里》、《兩個國王和兩個迷宮》、後記的讀後感2014年5月10日火苗讀書會選讀阿根廷作家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 的《死於自己的迷宮的阿本哈坎-艾爾-波哈里》和《兩個國王和兩個迷宮》 ,如題所示是兩篇關於迷宮的短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