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test
- Trending
心之所向
傷痛之後,我仍能走入陽光。傷痛不會阻擋未來,它將轉譯成熔爐的燃料。
台湾前途议题:政治与文学
一个严肃的议题:中共对台湾磨刀霍霍,甚至默许乃至怂恿其支持者表示要以“留岛不留人”的战略拿下台湾,使台湾生灵涂炭,也使中国平民生灵涂炭(被派攻打台湾送死的人必定是平民,不可能是官家子弟)。一篇严肃的文章:“夏言聊天室:台灣的未來掌握在台灣人手裡”。

書評》走路就能抵達的美好境界:評《52種走路的方式》
在這本書中,讓人發現原來有那麼多有趣的、關於走路的點子。例如,自己不曾試過放下手機「邊走邊畫」,讓素描幫助我們看得更仔細、讓畫筆把某個場景深深刻印在大腦的記憶裡。(第33週,「走到哪裡畫到哪裡」)。還有,身為貓派,我還沒有機會享受與動物同行帶來的樂趣與好處(第18週,「帶狗狗散步」。

由张爱玲而来的戏剧性
痛恨自吹自擂,喜好陈述事实。现在我想陈述的事实是,在马特市,拙文所引发的回应就其寓教于乐的戏剧性和多样性而言是遥遥领先的。以下就是以张爱玲为话题的拙文“谈张爱玲与琼瑶:简单与复杂的问题”所引发的系列戏剧性回应。假如哪位在马特市上看到有谁的文章所引发的回应的戏剧性和多样性超过我,我…

失而復得
崩裂之時,求助之時,重構之時。非愛情的詠文,是靈魂的再相逢。
20230124
給五月天的回信。之一。

白痴
我是空虚号!

20230214
舊賬號里的诗歌筆記又落回我面前。

旅行
隨意一點,我們從郵筒開始。正式一點,我們從郵局臨櫃辦理。
評論》不在現場的人如何見證歷史的創傷?從韓國現代文學脈絡解析韓江文學的意義
歷年來韓國評論家和大眾對諾貝爾文學獎的預測中,呼聲最高的一直是幾位元老級作家。在當今文壇只能算是中生代的韓江,為何能超越前輩獲得青睞?本文將簡述此前三位呼聲最高的作家在韓國現代文學的經歷,對比韓江與他們的同與異。並以「後記憶」(post-memory)的理論觀點,說明韓江文學的特殊性。

第二人生
如果不是最後一段讓我進入了世界與角色,我恐怕不知如何回頭修補這篇創作,這是極度吃力的一次體驗。我嘗試讓世界在動態象徵下持續拆解與重構,希望各位會喜歡。
拥抱不完美的自我
每个人的一生都充满遗憾与不完美,但正是这些不完美,赋予了我们独特的生命意义。不要站在50岁的年纪,去悔恨30岁时的选择;也不要在30岁时,抱怨17岁的爱情。这种以“后来者”的视角去批判当年的自己,并不公平。因为当时的我们,只能在那样的认知和条件下,做出最好的选择。

先行者
世界的常識告訴我們,路是走出來的。
偽裝
觀察日記。
谈张爱玲与琼瑶:简单与复杂的问题
谈张爱玲与琼瑶这两位中文世界的女作家并将她们进行比较很容易陷入无聊的胡扯,八卦,无厘头的个人意见。但这样的谈论和比较也可以是货真价实的文学解读,至少是有益的思想能力操练。不妨现在就操练一下。

風味
你喜歡咖啡嗎?我喜歡,我偏愛淺焙的咖啡。喝一杯咖啡吧。
最近讀的書
《不做告別》《思想地震》《蘇州日記》《故鄉無用》《少年來了》。

當一個心態穩定的人,好嗎?
前幾個禮拜,我跟尼莫的共同好友,一對在一起應該七八年的情侶,分手了。在得知訊息的那一刻,我震驚了一下,只有一下。震驚是因為無法想像,看起來要等著結婚的他們會分手。只有一下,則是因為,成年人的世界充滿了選擇。既然這麼選了,就承擔結果,走過了他們都會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關於她
我和她之間,不必說的話比需要說的話,要多太多了。
善行
我不該答應支援分店,我錯了,在分店的時間好折磨人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