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之行侧记:重读横光利一
展示/描写死亡过程的文学作品读来可以令人感觉压抑和丧气,也可以令人感觉分外励志,感觉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和珍视——生命的过程就是走向死亡的过程,这是古往今来直到永远谁都无法抗拒的规律,生命意义的有无和多少无非是事在人为,好自为之,全要看你能从你自己必然是有限的生命中获得什么。
马特市的垃圾:讨论与解析
以"垃圾"入题或许会令人感觉不适。但垃圾也是史学、科学的重要研究资料或题材。而且,垃圾研究起来也可以很有趣。拙文可谓现蒸热卖,现身说法,展示垃圾研究多么有趣。本文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针对马特市垃圾问题的一个概括的讨论,第二部分是就马特市上具体的一堆垃圾进行具体分析。
落地的麥子不死,在巴西
《約翰福音12:24》中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這首歌是對耶穌信念的巴西演繹。
《赤地之戀》版本校讀後記
我的校讀筆記已經用追本溯源的方式,對此書歷來的版本歧異之處做了逐字、逐個標點的澈底清查,並對所有問題嘗試提出修訂建議。
書評 - 董啟章《地圖集》
虛構與真實……
曹禺与方瑞:在文革时期的爱与沉默
1966年,文化大革命來了。這一年,曹禺從「人民的劇作家」變成了「毒草」。那些年,他一直處於緊張、奔潰的狀態。有一天,妻子突然問道:「你還愛我嗎?」
从一孩政策到鼓励三胎——生育真能计划?
人民不需要如此强行的干预与领导,人民自会找到出路,哪需要政客去拯救?
首届津輕海峽小說國際研討會實錄
不管人們喜不喜歡,津輕海峽小說藝術已經隨著他的小說在馬特市的發表而橫空出世。首届津輕海峽小說國際研討會日前隆重召开。參加研討會的華文小說研究者圍繞津輕海峽小說藝術,以當今世界學術通用語英語進行了話題廣泛的討論。為了普及小說藝術知識,這裡把他們的討論譯成華語,以利讀者諸賢參與后续討論。
房思琪與絕歌
原文在我的FB 寒與蜜之地。房思琪與絕歌 2018.01(修改2020.03.20)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林奕含融入生命經驗創作的,少女被愛及文學為名擺弄與哄騙的控訴。《絕歌》 則是少年A——行為被詮釋為有性虐待意義的連續殺童少年犯——的自傳告白。
我當不了小說家
我當不了小說家,因為故事太難寫了,角色只有一種樣子,模糊的臉孔,草率的場景,情節和我的生活一樣毫無波瀾,我該怎麼做呢?該讓角色因為什麼緣由離開他平時待著的地方?事件。或許可以想一個事情,促使他動起來。他穿著黑色短袖,藍色短褲,平頭,身材肥胖,中年白髮。
詩輯│透明藍
至少 至少/氣流靜靜起降的時候/腦海裡會長出浪聲/不下雨的時候/我還有一瓶透明藍
多余人日记|两次落荒而逃和一次胡思乱想
丧家经历激发灵感,可真正的流浪汉不可能写作,我拼命写作,是想和流浪汉划清界限。
死亡並沒有憾動
我的大舅婆離世了,母親說她最後的日子都在療養院渡過,「神智不清,走了都好」,年歲漸長,長輩一個個的完成人生旅程,上年是大舅公,這次是大舅婆,但對婆婆來說,是至親的接連離世,我至今還記得太婆離世時,婆婆肝腸寸斷,撕心裂肺的哭聲,甚至是早幾年我還未走近你棺木時已失去力氣,坐在地上的痛哭。
張愛玲《赤地之戀》校讀筆記(10)
能夠糾正黃絹探監那場戲的一處分段,我感到心滿意足。
[詩]愛情故事
一對平凡人的愛情
張愛玲《赤地之戀》校讀筆記(9)
1954年天風初版在周玉寶聽說丈夫死訊的傷心情狀(結束於「搥打著」)與劉荃讀報得知(開始於「罪大惡極」)的愕然反應之間空出兩行,是有意的場景切換手段,在本書多章裏多次用到。1978年慧龍版丟掉了所有這些空行——是粗心大意,抑或為了省紙?應恢復。
嘉蓮娜夫人
女僕引著一位紳士進到庭院,在開滿了繡球花的通道裡走,紳士揉了揉花瓣,確認是假的,但那質感卻也是極細緻的仿真。其實真花揉起來是甚麼樣,他也沒揉過,或者是比這仿製的還要添著柔軟和濕氣。「先生,這邊請。」女僕揚著手,道。「啊,謝謝。」 紳士走進了歐式的別墅,屋裡的時光彷彿就靜止在了1…
遠途生化旅人
晴碧藍天,燐珣的光芒散落在翠綠的湖面上,陌生古老的洋建築在岸上整齊排列,未受戰火侵擾,一如數百年的樣貌。男子從前天便坐在這裡了,身邊一個髒臭的大旅行包,他放在地上,因為這裡連長椅都是乾淨的,他就不想把椅子弄污。天色很美,風聲是那麼好聽,湖水透得能看到底下的綠藻,男人來到這裡,就不…
八月
八月八月底的燕鴴正站在樹梢細細整理羽毛他很確定從前已經過去了 可是現在這個記憶的中轉站該來的未來還不存在八月,眼前是一片陌路混沌和霧有無限的可能在坍縮並且膨脹在出發之前事實並不會有一個確定的平衡 金針花只開了一半夢只醒了一半話和詩只說一半而關於生存與生活糾結與解脫隱瞞與坦白之…
張愛玲《赤地之戀》校讀筆記(8)
小說寫展覽會上展出毛澤東繡像,一個老婦人便誇讚毛主席頷下的一顆痣「生得好」,這段文字被台灣的慧龍出版社竄改為「生得怪」。張愛玲發現後,給宋淇夫婦信上寫道:「我對它一直歧視,直到這次出版被竄改了一個字,十分痛心,才知道已經成了自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