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未曾了解過的華人傳統藝術——布袋戏
年輕的我們一定要對小眾文藝有耐心,積極參與到瞭解傳統藝術的行列中去。
超譯《尚氣》
《尚氣》不是辱華,而是 against the Chinese diaspora。直接點說,這是一套敘述 Overseas Chinese 如何抵抗 Mainland China 的電影。
武俠小說大亂鬥
閱讀武俠小說是一種樂趣,在書本劇情中,可以讓人發揮想像力,徜徉於無限的多重宇宙,故事說得好,人生無煩惱。
“万柳书院”爆火,炸出了多少奴才?
支那人的鄙视链:高学历看不起低学历,城镇看不起农村,一线看不起二线,二线看不起三线,三线看不起县城,漂亮看不起丑的,高的看不起矮的,瘦的看不起胖的,有钱看不起没钱,真是淳朴善良的支人
從倪匡談話的一點領悟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笑着離去,不少人都惋惜。在各方的貼文中,倒有一點值得大家細思。
人之初,性本「渣」,性相近,習相遠。
相信大家從小都有學習三字經,其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數句膾灸人口,原意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因順從後天養成的習性而令善惡相差甚遠。可是,當你在這個世代流連相當歲月,尤其在情愛之間,你會發現人性本渣,哪來甚麼的善,只是行出來由得你我,亦由不得你我。
我們對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的想像是什麼?
有人認為教學生批判,是要他們揚棄傳統,最後會訓練出一群失根的孩子,一群沒有文化的人。抱歉,我必須說句實話,會這樣說的人,才是真正不懂文化的人。
荒誕中的生存寶典——《道德經》
春秋距今已二千多年,戰爭從未真正消停,世界未曾有一刻真正安寧。但我們的心仍把持於自己手中。心安便消遙自在,晴空萬里。
婉約為美德,緣何?為何?
禮貌是我最愛的假面
「不生小孩」難道錯了嗎? 從探討傳統價值觀的崩壞 學習跟【結婚生子】相關的英文單字
去年台灣人口首度呈現負成長,結婚率也是11年來新低。多數人認為台灣少子化問題癥結點在於已婚夫妻「生太少」,應該致力提高生育率減緩高齡化速度,但專家指出,要延緩人口老化,更該回頭關注「結婚率下降」的原因。那麼,到底為什麼要生小孩?很愛一個人,一定要結婚嗎?
朱家角古鎮:我,下錯公交站
剛開始到上海工作時,對於偌大土地陌生至極,也帶了厚重的防備心。由於隻身一人,沒有勇氣到處走訪未知之地。啟程去朱家角古鎮,竟是因為地鐵廣告但工作關係,需要在上海到處洽公,漸漸對於未知之地帶入了旅行時的心態-好奇。某次在搭乘地鐵,除了耳機裡的有聲書外,剛巧眼睛沒事做的我,盯上了門邊的廣告電視。
“支性”的根源--如何推倒大陆人心中那堵墙(2. 支性是什么)
1.前言在2020年初夏,中国大陆的人正与全世界越走越远。过去几年里中美贸易战、香港反送中、武汉肺炎全球大流行,以及伴随着这一个个历史拐点级别事件背后的一场场战争级别的信息战、舆论战、动员战。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仿佛全世界都在与自己为敌。而在大陆以外的人眼里,中国人阴险邪恶、越来...
“支性”的根源--如何推倒大陆人心中那堵墙(3. 高语境中的羞涩)
小二虽然不是网评员或自干五,但无疑活在高语境文化中,因此他的交流习惯下意识的体现高语境文化的特征,而这让他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在交流中,小二也会下意识自动假设对方跟自己共享许多常识,尤其是对方看似和自己有一定默契的时候。比如小二切身体会到墙内网络环境的恶劣和大众翻墙的日益困难,相信这也是小二周围所有人的共识。
我们的教育在向反智的道路上狂奔
昨日,也即是2020年5月15日。我与【凌于深渊】先生在【Telgram】上的讨论中,初步涉及了关于【教育制度】所创造的【权威信仰】这一话题。而于今日,我看到了【深渊】先生早些时候所发起的【学科分化是否让交流的距离更远?】这一讨论。恰逢话题,且容我整理思绪,从而表达我的看法与想法。
觀察Mattars兩個月,泰國華裔決定拿來當做練習華文的平台
觀察Matters這個平台其實有兩個月了,近期在Matters上開始練習寫一寫文章,發現大家其實都很可愛友善和熱情,但是一直以來還沒和社區的大家打招呼,在這邊謝謝 @映昕 的邀請我寫一篇自我介紹和分享為什麼選擇台灣繼續學習中文,與社區的大家打招呼👋。
[Traditional Chinese Clothes] The Misunderstanding about Traditional Han Clothing |【汉服】汉服就是汉代的衣服?谈谈那些你对汉服的误解
图片自己做的,素材来源:千库网前段时间@tanlikming陈力名 跟我说让我可以写一下关于汉服的分享。今天瑶光就来和大家盘点和分享一下目前我遇到的身边人关于汉服的误解。Hello, every, I am Alkaid, a hantastic promoters.
為什麼這時候說更想聽「武漢加油」既蠢且壞?
大家好!繼上一個寫理解漢語的文章之後,由於疫情的發生,每天的新聞和噩耗讓我情緒一直比較低落,也一直沒想動筆寫什麼東西。這兩日見到因為日本捐款留言的新聞和爭論,就乾脆把我想說的漢語的詞語篇跟這件事情一起寫一下我對漢語的理解。就從最近的新聞說起吧。
《聲旅漂流:印度尼西亞》祖父的姓氏
在日惹入住的青旅前台,有一位年輕的印尼女孩,戴著大大的粗黑框眼鏡。除了接待旅人,協助大家辦理入住之外,我總是看見她在空閒時翻閱著一本厚厚的紅書。有一天下午,我待在青旅大廳書寫旅行日記時,這位女孩鼓起了勇氣找我搭話。「我會打擾到你嗎?我好想學中文,我的爺爺是華人。
有個學生在課堂上問我,「中國既然那麼強,為什麼它的文化傳播和影響力在歷史上還是侷限在東亞?」
有個學生在課堂上問我,「中國既然那麼強,為什麼它的文化傳播和影響力在歷史上還是侷限在東亞?」大哉問。如果只讀中國史書,「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史家們講得非常英明神武,文化穿透力無遠弗屆似的。事實上,漢字文化圈的小弟就那幾個輪著換:朝鮮、日本、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