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的想像是什麼?
本來想寫一篇文章談最近編寫的文化基本教材,但不知為何寫一寫撿到一把槍⋯⋯
這篇文字後面可能會說些重話,不喜歡看批評的人可以選擇略過。
這張圖是我目前參與深崛萌與奇異果文創合作編寫的國文課本計畫中,關於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的預計架構。
說到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大家可能不會太陌生,不過若認真問起過去高中時上過的內容,很多人可能就答不太上來了。
過去的文化基本教材,教的幾乎都是儒家的經典,基本上以「四書」為主,從《論語》《孟子》開始一篇篇去節選,帶學生認識孔子的學說、孔子的學生、孔子的跟學生的小故事、孟子跟君王的對話⋯⋯等。
這些教材總告訴我們,孔子是如何的好學,如何的懂得教育,如何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總之,孔子就是偉人、是典範中的典範,是絕對值得我們學習和效法的對象。
問題在於,畢業之後,有多少人真的把孔子說過的話當成終生奉行的良言呢?
換個角度思考,就算學生把所有的文化基本教材都讀熟了,清楚知道孔子說過什麼,曾子說過什麼,顏淵又叫做顏回,子路又叫做仲由,然後呢?
這一次參與這個國文課本的編寫計畫,我和我的學長吳昌政老師,一起擔任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的主編。
在開始動手編寫教材之前,我們認真的討論了許久,決定好好面對一個過去一直被擱置的問題:
學生為什麼需要學這個?
而當我們把文化基本教材列入必修,這句話背後的意思就是:我們憑什麼要求學生要學這個?
文化基本教材的根本精神是什麼呢?
當然,在我個人看來,有一天如果能把「中國」、「中華」兩個字拿掉,能夠讓教材有更豐富的發展空間,那會是更理想的狀態。但今天既然規定上仍以中華文化為主,身為編寫者,我也願意暫時妥協,退回來想想「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有沒有更積極的發展空間。
我話說得比較直接,如果編寫者只是為編而編,那編寫的內容必然是消極的,只是把一些先秦的、古典的篇章全部丟到這個單元裡面,湊湊成堆,再告訴學生說這些是古代重要的文化資產,說一些連自己都不太相信的鬼話。
這種自欺欺人的行為我不想做,要玩就玩大一點,這次編寫文教,我打算從架構上全面突破,重新思考文化教材、經典教育的意義。
我的教育理念一直是:沒有一定要讀的文章,但有一定要學會的能力。如果再多給予一點期待,我希望這些人文教育最後能培養出來的學生,是具備對文化現象進行批判、反思的能力的。
有人認為教學生批判,是要他們揚棄傳統,最後會訓練出一群失根的孩子,一群沒有文化的人。
抱歉,我必須說句實話,會這樣說的人,才是真正不懂文化的人。
文化是怎麼來的?那是由過往的人們不斷反思生活中的種種問題,一點一點累積而來的。過往的文化基本教材,根本就只是把破碎的儒家典籍整理成教條化的思想。經典內部真正的精髓被忽略了,屬於經典的時代精神被捨棄了,還能談什麼價值呢?
編寫者粗暴的將這些思想內容生搬硬套到當代社會,孔子孟子這些距離今天幾千年的人,被做成木偶在戲台上大談忠孝仁義,失去原本的形狀。
這是我們期待的文化教育嗎?
一個不能教會學生思考的教育,憑什麼叫做文化教育?學生沒機會學會讀解經典的方法,只能硬生生吞下所有編寫者整理好的內容,這樣的教育方式能培養出什麼樣的能力?
更何況,那些內容都是簡化過後支離破碎的版本,話說白了,同樣的解釋誰敢拿去學術界發表?這些被切割得支離破碎的經典,成了大量的文字垃圾,大人自己都不吃,卻硬要餵給學生,這十分荒謬。
是以,我們認真思索許久,確立了人文思辨教育的基本方向,定出了以下的主題:
文化基本教材分成六個單元,分別為:
一、關於人文精神 二、人性與文明的演進 三、群己的衝突與妥協 四、政府的權力與責任 五、語言、知識與經典 六、通往自由與幸福的道路
會提出這樣的結構,是希望從核心的人文關懷切入各個議題層面,思考那些古往今來反覆出現的問題。因為這類問題通常有普遍性,所以可以在舊時代找到有意義的材料。
將這些材料細細整理過後,我們可以開始思考這些人們對這些議題的思索,如何影響我們現今的生活,從這一連串的討論中,我期待學生能開始用新的眼光觀看自身所處的世界,思考社會議題時能加入歷史的、哲學的甚至是經典詮釋的角度,從最基礎的語言訓練開始,慢慢的培養文化思辨能力。
是的,我們一樣希望帶學生讀經典,但不是先預設了某些經典的重要性,才將經典切割成章,編成教材。我們以各個議題思索為主軸,找尋可用的文本,希望建立一些新的面向,帶學生理解經典與時代間的互動關係。
今天這篇文章,只是預告一下接下來我們會一步一步完成的事,雖然前面有許多嚴詞批判,但無非是為了我對這一塊依然有期待。
接下來我會陸續找時間跟各位分享我們編寫的細部資訊以及心得。
我不希望在國語文教育裡面,有任何一個部分是雞肋,無法丟棄,卻又食之無味。我更不希望經典被放在那早已朽壞的神壇上,成為老師和學生的負擔。
(原文發佈於2019年3月25日)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