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加油
12 人追踪
32 篇文章
張少貞

字畫原創 空間獨特 香港友利冰室是living art

尋常吃飯飲奶茶的地方,那個空間、在那兒吃一餐,我感覺了藝術。不過,我是門外漢,幸好遇上專家可請教,很欣喜英國大學文化藝術課程主任認同我的判斷。藝術,不一定要在剎有介事的空間哩。

張少貞

美國60mins的江湖地位

美國有多不勝數的電視新聞節目,但美國駐華大使有話想說,仍是邀請CBS出品的60mins。60mins以深入訪談、偵查報道聞名,不怕批判權貴,公信力由一代又一代的記者、編輯工作奠定。

張少貞

較外國對手優勝的港產食店

若來香港,多試本地飲食小店,即使是西式食品,本地出品毫不遜色。

張少貞

在廟街尋著慈悲

香港人的自由逐一強遭剝奪,尚有運用金錢的自由,我一個人在外覓食,只光顧三類:良心良知店、社企和街坊店,藉消費實踐信念。

張少貞

他們出來後,記掛的是善良。

王逸戰在九七年後出世,不曾經歷香港的無憂年代,年紀輕輕,較大人吃了更多苦,反倒為大人打氣,給大人力量: 保持內心善良,活得真誠,挺直腰骨企好!

張少貞

中獎的一天

活在香港,益發要懂得欣賞每一樣美好,及感激。

張少貞

菲律賓街頭藝術家憑畫畫克復焦慮症 勉勵香港人集中做可控制的事 「Keep moving!」

香港人抑鬱,若沒有大變,會繼續抑鬱。

張少貞

香港人 同路人 可做的事

疫後全面通關後大批人由香港北上,除了家庭原因和公幹,很多人因人民幣轉弱而去大陸玩樂,覺得在深圳河以北可以花小錢而換來大享受,另有眾多港人去日本、台灣或泰國,緊守香港的小店叫苦連天。北上是否有優質、高級享受我不知,我只肯定香港有眾多重視質素、不隨波逐流的店舖和餐廳,我情願支持他們。

張少貞

移民潮HONGrill請人難 主廚盼藉教煮助海外香港人

互相扶持、守護的方法多著,低調的香港人在其崗位發揮所長,希望流徙在外的香港人感到心意。

張少貞

香港叉燒 飛出香港

XG特苦打壓黃色經濟圈,不同部門的官員特別「眷顧」黃店,以不同名義巡查,本年七月拘捕介紹黃店的平台負責人。然而,有良心良知的香港人堅持信念,相濡而沫,在逆境中盡力而為。

張少貞

華叔去世十年後讀其回憶錄《大江東去》,感慨更深。

華叔全名司徒華,香港歷史必定要有的名字。我知道很多人,尤其年輕人不認同他作風和對付政權之法。沒辦法,華叔曾歷戰亂,對中國的感情與在太平盛世成長的香港人,有根本分歧,視角不同。過去十年,香港經歷幾次歷史轉折,仍在進行中,此時看華叔的回憶錄,除了感慨,就是唏噓。我只因工作和華叔見過數面,敬重他的人格和操守。

張少貞

香港受困 藝術爆發

創作,往往因有所感。香港受高壓,香港人,尤其創作人,愈有想發洩的慾望。八、九十後的香港藝術家漸漸冒起,最開心是有本地收藏家購入其作品,支持他們。

於琛琛

七月一日不只是加拿大國慶日

對香港來說,這一天也是既該慶祝又想遺忘的日子。記錄一場小活動。

張少貞

網媒的一盤數

《法庭線》和《庭刊》是後國安新香港最重要的網上新聞媒體,填補傳統傳媒的缺失,回應時代的需求;不能親身去法庭旁聽的人,能透過這兩個由記者創立、專報道法庭新聞的網媒,認識香港司法制度的運作。全球各地的中文人,趁公義完全消失前一齊目睹腐朽的過程,勿忘付費支持優秀的香港記者。

張少貞

願榮光咖啡館:記住我們曾經許下的承諾

香港人支持黃店,當初想養成習慣,習慣地有選擇下盡量幫助和自己理念相同的人,但超看見堅持的人愈來愈少。「我不奢求一日三餐去黃店,一個禮拜有七日,兩日放假時揀一餐得啩?一個月一次得啩?三個月一次好無?」香港人的權力剩下消費能力,更要善用,支持同道。

張少貞

【拾黃】西多,讓同路人看見彼此

2019年,選舉素人令香港人感覺前所未有的清新,九十後的前西貢區議員陳嘉琳是其中一人。 辭職後,她將原來的議員辦事處改為「西多」,做西貢居民的社區空間,部分居民曾每月捐助付店租,活出香港人的美麗。然而,離開香港的移民者大多是黃店支持者,她要用正職薪金補貼營運,怕無法支撐下去,明年年初租約滿,就是她決定是否忍痛結束「西多」的死線。

張少貞

我的訪寫計劃——黃色經濟圈

「黃色經濟圈」構思曾申請「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計劃,落選了,但我深信這題目的價值。在大時代,焦點往往落在觸目的大人物,但我以為,普通人不應當作歷史巨浪的泡沫,歷史沒有記下他們的名字,不代表沒有他們的份兒,他們同時構建歷史,普通人不等如是平凡人。我只懂寫,就以字為刀,刻下他們在香港歷史的軌跡。

張少貞

香港文化愛好者、社科人傷痛的2022年

六月底至七月初,尤其連受重創,短短三周內,四人去世:戲劇界的古天農、政治文化學者Suzanne Pepper、編劇導演羅啟銳和作家倪匡。去年數度撰文抒發哀思和不捨。

陳零

張婉婷導演:「普通得每人都有個歲月神偷。」

10年前,無法預示今天香港的轉變,今天也無從預估明年的今天。「就如石校長所說,每件事只是永恆中的一個片段;無論開心與否,想離開還是留下,大家隨心,由一個片段去到另一個片段,很多事都會改變。」無人是先知,未來只能一步一步走過去:「這樣很好呀,人生才不會悶,香港是個很exciting(刺激)的地方。」

張少貞

此時看M+ Sigg藏品最適時

王晉的作品《中國夢》:「鳳袍象徵皇權,只有皇后才能穿上。但透明的材質令穿著者的身體暴露人前、一覽無遺。藝術家用這種反差,揶揄已過時落伍的權威體制。」!!!體制落伍,但仍存在,而且日見橫蠻獨裁專權。一九九七年的創作,在二零二二年看見,苦笑。轉變,往往令人有所感,有要抒發的衝動。展板有一句敲動了我心頭:「即使再微不足道的改變,也能影響我們的生活。」不要問有沒有用,做了再算,做得幾多得幾多,香港人加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