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頌華

@ChungWahChow852

漫遊京都廢墟

這是今年5月在疫情後首次出關的日本廢墟之旅。當時沒想過時間那麼緊迫,光華寮在到訪不久後就拆卸了;而吉田寮仍生死未卜。本文刊出2023年9月《信報月刊》。

始於銅鑼灣的香港聖約翰救傷隊

《銅鑼灣企鵝》這篇文中拿戰時有功獎章的陳桂珍,是我的祖母。祖母已去世十多年,她仍在世時有一回我在加拿大找住她問一些往事,但當時仍不太懂口述歷史是什麼一點事,只問到一些零碎片段,不過也很珍貴。有幸十多年後友人鄺智文教授幫助我把碎片還原一部份,而且仍有很多線索值得再深入調查下去。故事還有下集的,祖母因香港淪陷而前往韶關,後來成了國民政府的准尉,這個將來有機會再談。

銅鑼灣有個咖啡園

本文早前載於香港地區網媒《銅鑼灣企鵝》。沒錯又是我,「銅鑼灣企鵝」的朋友。咖啡園是一條我很喜歡的散步路線之一,在疫情的三年間已走過無數次,由最初因為它的荒蕪而有點膽戰心驚,到後來連清潔步道的食環署工友也認出我來,而我也認得守住馬棚公墓的保安。本文2022年11月己完成,不過一直未有好時機刊出,直到今年的清明節,終於出版。

大隱隱於市的銅鑼灣基督君王小堂

本文早前載於香港地區網媒《銅鑼灣企鵝》。沒錯我就是「銅鑼灣企鵝」的其中一個朋友。許多年前發現基督君王小堂時,有點驚為天人,當時教堂四面也被高樓大廈包圍,外人難以知道銅鑼灣鬧市中竟有如此宏偉出塵的建築。小堂其實是chapel(即不是church)的意思,甚喜歡看教堂門外的告示板,許多時很有驚喜,有回看到原來天主教會也有為失婚教友舉辦類似speed dating的聚會,好有愛。

銅鑼灣有廢村,還有三條那麼多

為香港網上地區報《銅鑼灣企鵝》撰寫這篇文章有很多樂趣,一來可重遊一些之前已去過的廢村,二來得到邢福增教授賜其關於香港基督教村研究的絕版作品作參考資料,不勝感激。本來想把馬山村旁的芽菜坑村也寫進去,唯芽菜坑較靠近北角,已不算銅鑼灣範圍,故作罷。

在防空洞內,我想到一件學校沒教的事:遇到戰爭怎麼辦?

走進香港島一個廢棄防空洞之中,我們關了手上所有的照明,感受一下久違了的pitch dark。城市的夜空被光污染,「黑夜」已永遠逝去,因此我非常珍惜這片只有幾秒的漆黑。不過,現實世界總比防空洞內的環境黑暗。 我腦內第一個閃過的念頭就是學校沒教的事:遇到戰爭怎麼辦?

參觀皇者仁風校史館 記香港首間官校皇仁書院

在今年7月時,因要為香港一份網上地區報《銅鑼灣企鵝》寫一些銅鑼灣地標而參觀了皇仁書院的校史館。這家博物館我幾年前去過一次,當時正值皇仁的開放日;今次更有老師和榮譽館長的講解,知道很多小故事。再翻看校友黃振威的著作《番書與黃龍》,更對於香港在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影響非常感興趣。博物館雖小,卻反映了香港百多年的教育和社會變遷。尤喜歡皇仁名稱和校徽的轉變,相當有趣。

死場不死 英皇中心商場

繼續我這個胎死腹中作品系列。本文於2020年底完成,是一部關於北角區死場的書中的一個章節。本書原準備於2021年3月出版,卻因為一些荒謬的原因難產。皇都戲院商場是北角最古老的「死場」,而英皇中心商場,名字和皇都一樣帶有殖民地色彩。因為要寫這個場,夜訪了森記書局好幾次。這商場也是陪伴我成長的商場,好記得小時候會去森記看海豹叢書,當時過了期的漫畫,也可到書店的「海豹加油站」補購。

死場不死 皇都戲院商場

這是我其中一部胎死腹中的作品。早在香港的傳媒廣泛報導死場(門庭冷落的商場)之前,其實我和幾位朋友在2020年底時已寫好一部關於北角區死場的書,並取得某個撥款,準備赴印於2021年3月出版。可惜因為一些很荒謬的原因最後難產而死。制度的崩潰不只是影響政治經濟民生,連文化歷史的紀錄也無一倖免。大概,他們就是不想你留有任何紀錄。實在不想自己的心血就這樣淹沒在一埋檔案中,現分批上載,立此存照。

銅鑼灣的善樂施大廈 記在香港落地生根的巴斯人

這是一篇在2022年6月時為香港一份網上地區報《銅鑼灣企鵝》所寫的文章 ,是關於銅鑼灣禮頓道上一棟地標善樂施大廈。其實很多資料都是來自施其樂牧師(Carl Smith)早期的香港研究,以及一家位於印度的瑣羅亞斯德教出版社為該社群出版的雜誌《Parsiana》的資料。這個宗教的信徒比許多華裔港人更早視香港為家,完全打破華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偏見。

探索廢墟 尋找都市的靈魂

這篇是把早前在Matters上寫有關廢墟的文章,以「心理地理學」(psychogeography)的角度再寫一篇給《信報月刊》。探廢不只是「物理」活動,「心理」也有很多活動和變化。那種緊張、刺激、好奇、徬徨、興奮、成就解鎖、或是感懷憂傷,包含了對一個城市、一個地方的愛恨情仇。我沒有誇張,探廢時,總有個感覺,就是恨這麼好的地方被糟蹋,但也暗裡慶幸它雖「死掉」了,但還沒有拆掉。

In Loving Memory of Buck Buck

I feel better to express my emotions in English when it comes to writing an obituary. My dearest cat Buck Buck left this world on the eve of 4 June 2022. He has died of pneumothorax at age 13. 

我在廢墟的窗戶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探索廢墟是一件很禪的事。看到這道真正從「破窗」而入的光,再加上廢墟的寧靜環境本身就有種近乎「神聖靜默」的狀態,令人有遠離江湖的出世感覺。這所教堂雖已荒廢,但它曾安撫過許多難民的身心靈,也證實了在危難的時候,真正的基督徒對最弱勢的人不離不棄,直到他們離開險地。

探索廢墟時,我看到隱藏的都市吶喊聲

這上半年間,每到城中廢墟探索,也能看到一個城市的躁動和暗湧。這些呼叫聲,在強調「由亂入治」的主旋律下不會被聽到或被看到,卻在自生自滅的廢墟中光明正大地呈現出來。

沒事找事幹,探索香港的都市廢墟

這兩年被困在香港這座愁城太久,發展出「探廢」的興趣。我對Urban Ruins(都市中的廢墟)一直情有獨鍾,但真正密集地去探廢卻是最近的事。我個人認為,探廢是釋放內在野性能量的方式,人太被馴化、生活在太舒適的環境,會慚慚失去生存和面對邪惡的能力。而闖進充滿未知的場域,甚至爬過重門深鎖的大閘,也是我對極權中的香港的一點點反抗。

用紀錄片讓香港繼續爭氣

不經不覺在Matters上貼舊文已有一年,這回在這個低處未算低的時刻,想貼一篇舊文,是關於一齣感人的紀錄片《繼續爭氣》,那是楊紫燁導演的《爭氣》續集。從前有一個香港,就算在逆境中仍可看到希望。原文載於2020年12月號《信報月刊》。

紀錄片《戲棚》— 神聖與世俗如何共存

我還記得,在2019年夏天,香港政治和社會環境正燒得烈火熊熊的時候,我和卓翔、茹國烈在咖啡店Brewnote見面,就是在談當時卓翔最新的紀錄片《戲棚》。一直都很喜歡卓翔的紀錄片,他很會記下不同空間內一些快要無聲消逝的痕跡。孟蘭習俗雖然近年在香港「復活」,但與神功戲關係密切的戲棚卻快要絕跡香江。這篇文章本來刊於2019年12月4日的《立場新聞》,但原文已經404了,那在此留個記錄吧。

集中營的盛宴

一直想在和平紀念日(Remembrance Day)重貼這篇文章,結果還是忘記了。這是寫在2011年的一篇書介,也是我讀過印象最深的傳記和「美食指南」,當時還因為這部書而想去煙台走走。戰火與美食,本來大纜都扯唔埋,但一位廚藝高手,卻在危難之中變出種種精神食糧。

【超舊文重貼】一個甲子的等待

這是一篇刊登於2006年7月28《明報》世紀版的舊文,當時正值二戰後第61年,有一個大型的全球慰安婦向日本索償的示威活動。我當時在一個人權組織工作,接觸到一位生於印尼的荷蘭女子,她是較少有的、曾當上慰安婦的白臉孔,她的名字叫Jan Ruff O'Herne,終其一生也抱著「我原諒,但不能忘記」去面對這道深深的傷痕。今天我在清理陳年電子郵件時,找到這篇舊文,原來她已於2019年8月19日去世了。

【文化籽】跳出大和之美 日本舞踊 心與技的修行

雖然已有人把許多蘋果日報的內容在網上backup,不過自己寫過的文章在有空時還是想自己backup多一次。這是2018年2月10日在果籽的文章,當時日本的舞踊流派若柳流在香港有大型公演,地點是在理大,而翌年理大的表演場地已變得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