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灣有廢村,還有三條那麼多
講到廢墟 ,總會令人聯想一些荒廢大宅或廢棄村落,刻板印象是廢墟通常在市郊或偏遠地區,因路途不便或人口遷移而廢掉。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其實在香港島最旺的銅鑼灣 ,就有三條鮮為人知的廢村,近年更成為廢探界的best-kept secret,分別是衛斯理村 、正民村 和馬山村 。
這三條村各有特色,但亦有共通之處。其中衛斯理村和正民村曾是平房區 ,即徙置區 ,前者由教會經營,後者則由政府管理;而馬山村則是木屋區,即寮屋 ,由居民隨便在山邊搭建,基本上沒有規劃。無論是平房還是木屋,三條村最終也消失在地圖上,現在只成為一個路標,或歷史檔案中的名詞。然而,如果細心觀察,在銅鑼灣的後山,仍可依稀找到當年的村落肌理。
啟發倪匡創作的衛斯理村
位於大坑道山坡下的衛斯理村雖然已荒廢了二十多年,今年卻忽然熱鬧起來。2022年7月,作家倪匡逝世,不少人到衛斯理村的門牌打卡憑弔,皆因倪匡曾說過當年他乘車經過衛斯理村,靈機一觸,就以這個村名為其科幻小說主角命名。
衛斯理是誰?何以大坑道上有這樣一條村?又何以如今村落重門深鎖,大家只能隔著鐵絲網和密林,隱約遙望拆剩的營舍?
難民湧港 聚居木屋、平房區
故事要從1950年代的香港說起。1949年後,中國大陸難民湧港,香港人口急增,至1956年,香港人口已破250萬,當中有100萬是來自中國的難民,因而形成了許多臨時搭建的木屋區,多建在市區的外圍、尚未開發的土地,包括大坑 、掃桿埔、銅鑼灣山邊。
當時不論是香港政府還是難民本身,都只視香港為難民的短期居留地,待中國政局穩定後,就離港回鄉。然而,這個估計完全失誤,百多萬的滯港難民最後大多沒有離開,變成社會問題。1950年代的港府沒有承擔這批難民的房屋、福利需求,依賴宗教或志願團體救濟。衛斯理村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形成的。
香港首條基督教新村
衛斯理村於1955年落成,由循道、衛理公會合作興建,當時入住的居民,多為受1953年石硤尾大火 影響的災民。然而,其實早在大火前數月,教會目睹難民的困苦,已希望為難民建一條「基督化村莊」。自衛斯理村落成後,的確也成了銅鑼灣三條村之中最具規模的村落,除了有住屋,還有教會、學校、家庭式工作坊。
衛斯理村的名字取自該會會祖John Wesley,據香港宗教史學者邢福增的研究結集《願祢的國降臨 —— 戰後香港『基督教新村』的個案研究》,衛斯理村全村有80個單位,每單位室內面積為235平方呎,合共可安置500人。按照政府規定,成人需要35平方呎為居住之所,十歲以下之兒童則以兩名為一成人計算。可見該村的居住環境,較政府興建的徙置區房屋更為闊落。
教會除了建房屋外,亦為村民提供醫療和教育,惠及附近木屋區如馬山村的居民。比如村內曾設有衛斯理堂小學 ,為適齡學童提供讀書機會;至於木屋區居民,由於無法負擔學費和書簿費,有見及此,衛斯理村為他們開辦識字班,如在識字班成績良好,就可獲助學金入讀衛斯理堂小學。此外,村內亦設有註冊西醫駐診的診所,提供廉價醫療服務。
衛斯理村的沒落,始於1966年的大雨災。暴雨令村內31間村屋成為危房,衛斯理堂小學周圍也成了危險地帶,校方惟有忍痛停辦。村中人口在1970年代開始銳減,不少村民或遷離或移民,至1980年幾乎已成空村,村內的教堂亦在1988年正式閉堂。
如今的衛斯理村,幾乎只剩下設有教堂的營舍大樓和八角形的小學校長辦公室,平房區上房屋已全數於2001年拆卸。早幾年灣仔區議會 曾討論如何活化剩下來的建築,畢竟這些建築物不僅印證了是教會在港建村的貢獻,還有難民與房屋政策息息相關的歷史。惟目前一切又歸於沉寂,昔日服務社區的村落,變成廢墟後已歸地政總署管理,閒人免進 。
正民村 平房區的遺跡ㅤㅤ
雖然一般人無法參觀衛斯理村,但毗鄰而立的另一個平房區正民村,喜愛健行人士仍可以沿山路和石級一睹同期建成的徙置區痕跡。前往正民村有幾條路徑,孔聖堂中學附近的大球場 路口,仍有一個指向正民村的路牌,可沿小路一直上山。較省氣力的可從大坑道兒童遊樂場 後方的小徑下山,沿路處處是遺跡。
正民村於1954年落成,分四個區,全部是石屋,現時雖已全數拆毀,但仍能明顯看到廚房和廁所部份。村內有梯級的地方,旁邊仍可見到人工搭建的坑渠,渠邊的地台有當時流行的廚房或廁所花磚,現在已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要辨別何處才是廚房,明顯印記就是石磨,當時通常用作製作石磨腸粉 。如果細心觀察,村中有不少果樹如黃皮 、龍眼 、大樹菠蘿 ,今天仍然會開花結果,相信是當年的居民在自家門前種下的。
正民村是政府經營的平房區,如今仍可見到有些地台非常寬廣,後欄非常深。可以想像當時能夠由木屋區upgrade入住平房區,生活質素得到全面提升。然而,跟衛斯理村一樣,正民村地處陡峭的山坡上,1966年的雨災,沖毀了村中不少房屋,災民需要搬去慈雲山徙置區 。
跟衛斯理村一樣,正民村因香港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在1997年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承諾,要在2001年清拆尚存的平房區而消失,平房徙置區正式走進歷史。
豪宅旁的木屋區馬山村
平房區的出現,源於木屋區大火;在1950年代,木屋區遍佈全港山邊,馬山村就是其中一條木屋村,因座落在小馬山 的山腰上而得名,具體地點在現今的勵德邨 後面。
在勵德邨興建之前,那一段的大坑道 非常之魔幻,貧與富literally一線之隔——早在1935年,胡文虎耗巨資在大坑建造虎豹別墅及萬金油花園 ,雄據一個山頭;不久,這個超級豪宅的旁邊,聚居了1949年抵港難民,即在山邊搭建的木屋區馬山村。豪宅和貧民區對比鮮明的影像,可以在1965年美劇《I Spy》其中來港取景的一集看到,劇中一對男主角間諜(其中一位是後來走紅的 Bill Cosby),在馬山村展開追逐戰,虎豹別墅的亭台樓閣,就在雜亂無章的木屋之間若隱若現。可惜的是,無論是萬金油花園還是馬山村,也幾乎在2000年初拆卸,前者只剩下通往花園的大閘和部份別墅建築,其中大閘跟豪宅「名門」入口相連,後者則只餘昔日的階梯可尋跡。
木屋區的規劃不如平房區,甚至可說沒規劃可言,光是從村內的梯級就可清楚看到。前述的正民村雖已廢村,但村落的通道和石級,即使受了幾十年風吹雨打,仍相當工整,可見當年是有悉心規劃和建設的。但馬山村內的梯級,非常不規則,有些甚至細小得無法容下一個成年人的腳掌,或陡峭得稍一不慎也會仆倒,實在難以想像當年的木屋居民如何擔水上山。
翻看舊報紙,不難發現跟馬山村有關的報導,不少是負面新聞,如成為毒窟而引起火災等事件,不時見報。如此髒亂的情況,可說是拜當年港府的不干預政策所賜。在1952年之前,政府沒有直接承擔社會福利事宜;1953年至1970年,政府才開始理會徙置木屋區的居民。馬山村一直至1990年代清拆之前,仍有零星居民居住,即使今天所有房子已拆掉,並變成茂林的叢林,但走進村中,仍不時可看到幾十年前的雪櫃、電視機、水壺、電話、啤酒樽,這些「古董」被雨水沖上地面而成了「出土文物」,散落整個山頭。
雖然馬山村現在猶如傳說中的一條村,並不如上述兩條村至少留有路牌或門牌作存在過的證明,但記性好的銅鑼灣街坊大概仍會記得,現時在怡景道上的巴士站,其實一直至2014年,仍稱為「馬山村」站,巴士站旁的山坡階梯,就是通往馬山村的要道。
原文載於2022年11月3日《銅鑼灣企鵝》
請支持我的寫作NFT: Writing NFT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